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学校已经逐渐意识到学校德育的重要意义。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德育贯穿于教学始终,并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对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德育素质终会增强。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德育的教育教学水平,各地学校在实践中总结运用新型理念和信息。家校合作主要是指家庭与学校结合,共同提高,如果运用效果良好,就会取得更加优质的效果。本文对家校合作下的初中德育教学进行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的对策。
  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20世纪80年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便已经日益凸显出来。美国、日本等相关国家已经联合学校广泛地开展了大量的家庭教育活动,美国联合会成立时间相对更早。在我国,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家长对在学生教育中的渗透程度日益提高。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生和家长之间必须广泛交流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教育是不断进步的过程,但是,现阶段我国有很多教师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到学校任教,没有社会实践的锻炼,相对缺乏实践效果。教育中的社会性作用巨大,德育建设关乎学生自身的成长,对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社会经验等,效果良好。
  家校合作模式实施建议
  注重运用方法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家校合作都应该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例如,现阶段的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时会产生较大的矛盾。这时,教师就应当尽可能通过微信方式,与家长沟通,或进行家访,请家长来协助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在笔者的实际教育教学中,有一位学生较为活泼,经常在课间与其他学生争吵打架。作为教师,必须予以制止,并给予正确的教育;但是,这位同学往往不聽劝阻。之后,笔者考虑与家长进行微信沟通,家长非常理解,与家长协商时间之后,进行家访,共同对孩子进行教育,学生的不良习惯逐渐改正,笔者与家长的沟通也更加密切。微信给现阶段家校合作提供了有效便捷的平台。
  基于上面的案例,如果笔者不断严厉地批评学生,学生的行为即使不会恶化,也会对笔者所教的科目逐渐缺乏兴趣,学习水平会不断下降。家长与教师的良好沟通,换位思考,将会更高效解决学习问题。
  挖掘家长资源 对于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非仅仅是教师自己的任务,而是家长和教师的共同任务,但是现阶段对于家长资源的挖掘不够,缺少一些家校合作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挖掘家长资源进行了探索,还在工作中设计了表格,其中认真整理了所有家长的资料,并对家长的职业,居家情况,联系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整体比对分析。其中,一对学生家长,父母都是公职人员,平时业务繁忙,难以兼顾家庭教育;孩子中午在爷爷家吃饭,父母对其关注度不够;该生虽然懂事,但是性格较为孤僻,朋友较少。了解到该情况之后,笔者与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积极做学生的品德工作,但是学生不够配合。笔者通过约谈孩子的家长,并从家长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也着重说明了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意义,学生家长表示配合。笔者与家长约好家访时间,在实地家访之后,共同商议出家校合作策略;家长在家庭给学生温暖,笔者在教学中积极给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此后,学生的心态逐渐转好,主动交朋友,更加合群,其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升。
  提高家校合作模式的专业性 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的素质高低,以及对于家校合作重要性的认知,直接影响着家校合作的效率。很多家长都缺乏家校合作的意识,教师作为牵头人,必须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在笔者的经历中,曾遇到过一位素质相对较低的家长,我们在辅导过程给予他孩子一定的惩罚,但是家长却不理解,甚至与我们任课老师发生了矛盾。在协商无果后,我们选择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笔者耐心与学生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告知家长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意义;笔者也向家长承认老师责罚方式有待思量。在与学生家长多次沟通之后,最终理解了我们的教育行为;该学生的行为习惯也逐渐转好,家校合作效果更佳。笔者最后制作了教育宣传手册,分发给家长,家长们更加理解学校老师的工作,更加理解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笔者在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专业化教学手段,组织进行各类家校联合活动,学生家长反应较为良好,学校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结束语
  学校德育是初中教育的首要内容,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校人才培养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教学受到了愈来愈高的重视。在中学教育中,强调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必须找到影响学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必须看到深层次的问题。家校合作符合当代教育的特点,是我国初中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学校也应该鼓励教师展开家校合作,通过新的模式、平台等,积极开展协作活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东部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