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局面,很少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学习热情减退。提高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快速解决自身疑难知识点,增加发现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问能力;教学
  学生主动提问能够说出自己的疑惑,有利于学生快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的效率。目前初中教学对学生主动提问不够重视,大多还是老师全篇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遇到问题时,没有想着主动解决,大多数都是翻阅参考资料进行解决,导致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由此可见,提高学生主动提问能力对学生影响重大,下面是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一些看法。
  一、学生不主动提问的原因
  1.对知识的理解模糊,不能准确提出问题
  数学课堂上的提问需要准确问出疑难点,表达出自身的疑惑,如果学生疑惑比较多或者听不懂的知识点太多,会使学生一时不知道怎么提问。再加上初中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口头表达跟不上思维活动,会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有效准确地说出来,从而错失提问的时机。现在大多数教师在讲课时,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意识,课堂上没有给学生预留提问的时间,学生缺乏了自身对问题的思考,结合学生自身表达能力弱,导致学生心中有问题却不能及时提出来,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2.缺乏课堂主人翁的意识,不敢提出问题
  初中学生处于正在发育的青春期,心理状态不够成熟,往往存在一些好面子、怕出丑的群体心理。学生内心中课堂的主人还是教师,自身只是被动的听讲人。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提问不当的情况,会出现尴尬的情景,反而会让自己难为情。在这种心理的促使下,学生就算心中有疑惑,但是却不敢提出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把自己当成课堂中的主体,没有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人翁。从教师层面来讲,课堂教学氛围不够轻松愉快,学生没有形成畅所欲言,活泼好问的气氛。教师更多地采取全盘教授,相对枯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丧失了自身的课堂主体的感觉,久而久之变得只知道被动聽讲,缺乏自主思考的习惯,从最开始想提出问题却不敢提出,到后来慢慢地也不想提出问题,只是被动的学习。
  二、提升学生提问能力的途径
  1.课前充分预习,为主动提问做好准备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好习惯,学生自己预习过程中,会主动地独立思考,去理解吸收知识。预习的都是新的知识点,学生肯定会遇到看不懂的知识点和步骤。这是一个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预习中自己理解的知识点,教师在讲课中学生可以加深印象;自身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在听课时重点关注,重点领会。如果预习时看不懂的知识点,在上课时也没有听懂,这时就是最好的提问时机。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更清楚自己的疑惑在哪里,从而更精确地提问。课前预习也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深,从而使学生提问时可以更流利顺畅地表达。例如学习《直线与圆的关系》时,学生在课前预习中了解到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叫作直线与圆相切,但是对切线的性质却掌握不够全面,就在教师讲完切线的定义后对切线的相关知识进行提问,从而更快地掌握知识点。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提问
  数学学科相对比较抽象,数字图形符号多,趣味性不足,学习起来相对枯燥。公式定理和大量的运算,让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主动提出问题更是难上加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教学思路,鼓励学生积极融入教学当中,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来带动学生,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课堂主人翁的地位,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克服不愿意提问的心理,更多地主动提出问题,获得进步。
  教师要建立与学生平等和谐的关系,让学生消除心理隔阂,让学生放松地进行数学学习。如在学习初中较难的二次函数时,在布置完习题后,可以挑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习题讲解。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才,增加了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能意识到自身时课堂的主体。
  3.教授方法,提高学生提问能力
  学生不主动提问的很大原因之一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除了书本知识以外不能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看到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多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时常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这样自然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如何快速的计算楼梯上地毯长度的问题。还有修铁路穿山洞是不是验证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我们用的杯子为什么是圆柱形的?多引导学生提问这些跟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会让学生利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中问题,从而让学生多发现、多提问,增加主动提问的能力。
  数学学习需要大量的习题练习,但是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考验学生对原理和公式的掌握情况。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加强对原理的理解,进而灵活运用,熟练掌握原理之后,学生就会加深对习题的思考,从原理本身来看待习题,而不是单纯的为了解题。在对原理概念理解透之后,学生对同类问题的掌握更熟练,更利于学生发现不同的问题,进而主动提问。
  结语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需要长久的努力,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学生不敢提问的特有心理,教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熟练掌握数学原理、勇于发现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增强发散思维,鼓励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学生提问得多了,得到的成果多了,享受到独立解决问题的乐趣之后,肯定会更加主动地提问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2]陈新.例谈初中数学课堂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01).
  [3]马丽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J].创新教育,2015(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83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