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注重言语实践 提升语文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可见,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4-0069-02
  引 言
  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启蒙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与提高的重要责任,因此,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水平。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正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1]。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一、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语言本身就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通过持续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要注重学生词语、语句及方法的积累,以夯实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2]。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加强语言运用训练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进行各种思维活动、交流活动的重要工具,是学习与生活必备能力之一。小学是学生语言能力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的训练,促进学生语言积累和应用的有效连接,为学生构建运用语言知识的平台,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言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
  例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胡萝卜先生有一根不断变长的胡子,胡子被吹到了身体后面,被小男孩当作风筝线,而后鸟太太又是如何处置绳子的,胡萝卜先生还会遇到哪些小动物,胡子又会被如何处置的故事内容。这一童话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使学生积累很多词语,如“飘动”“濃密”“继续”等。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词汇使用技巧。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词语进行故事创编,如有的学生说道:“胡萝卜先生看到小鸭子拿着很多书,但是绳子断了,书全都掉在了地上,胡萝卜先生就把胡子借给小鸭子,小鸭子跟胡萝卜先生道谢。”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能对学生的语言进行有效训练,促进学生进行语言迁移,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品读赏析,夯实语言运用基础
  语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相关字词、理解课文主旨大意外,还要让学生体会文章中语言运用的技巧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会更多的语言表达手法,夯实自身的语言运用基础[4]。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品读赏析,可促使学生对文中语言特点较强的语句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理解作者语言运用的意图,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方法,进而将其运用到自身语言表达中,提高自我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为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品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笔者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赏析并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让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一句中的“清鲜”能不能换成“清新”?“明朗”能不能换成“晴朗”?为什么?从而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认识到作者用“清鲜”和“明朗”更能表达草原高远辽阔的意境。这时,笔者设计了赏析问题:“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请大家认真分析这一句的写作手法,并学着用“既……又……既……又……”说一句话。这样的赏析训练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处于活跃状态,还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掌握文章语言的表达手法,从而提高自身语言运用能力。
  3.巧用场景,培养语言运用技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外,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技巧的培养,否则耗费大量的时间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场景,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欲望,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技巧的指导,从而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曹冲称象》这篇课文中,作者在描述大象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教师可由此切入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如“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一只大象,笔者引导学生:“其实我们在描述一样物体时,也可以运用这种修辞手法,如‘宽阔的足球场就像草原一样。’你们还能想到什么样的句子呢?”有的学生说:“学校的后花园就像一片小森林,有很多树木。”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既能有效训练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还能使学生学会语言表达技巧,积累语言表达方法,为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4.随文练笔,进行语言运用实践
  随文练笔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随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想,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又能让学生在仿写、改写、续写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文章的领悟,实现知识迁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练笔过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随读、随记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随文练笔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积极动笔,在学习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是一篇生动的科普文章,紧扣环保主题,深入浅出,发人深省。为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笔者先给学生展示了地球上美丽景色的图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然后展示了具有震撼力的环境污染图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强烈愿望,接着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采用多种写作手法,表达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要采取什么行动才能保护地球?”让学生在认真思考后尝试写出自己的保护建议。这样的随文练笔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还能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运用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5.课外阅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阅读量较小,仅靠课本上的内容无法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可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拓展阅读范围,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体会阅读的乐趣,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例如,教师可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有趣的寓言故事、读好诗好文等,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让学生体会故事的内涵;还可给学生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书籍,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材料;还可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或优秀文章诵读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小学生报》等各类报刊书籍,并鼓励学生摘抄好词好句,撰写读书感想;还可在教室设立图书角,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或愿意与同学分享的书籍带到班级来,在图书角与同学交换阅读。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相互交流阅读感想,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结 语
  总而言之,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小学生正处在语言学习、语言积累及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实践,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获得语言运用的成就感,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武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60+62.
  任慧芳.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学生语言運用能力训练[J].甘肃教育,2017(15):95.
  吴丽珍.让语言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含苞怒放[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08):39-40.
  吕圣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5(04):105.
  作者简介:沈霞(1975.1—),女,江苏如东人,中小学高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178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