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史顺福

  【摘要】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好,国家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渐变高。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教育的普及,国家提出了新课改的要求,要求各大院校要积极展开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当前的小学教育来看,语文教育十分重要,它关系着学生对完整世界观的树立。针对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从当前教学来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语言需要进行规范,从而使整体的语言体系更加完善,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0-0090-02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越完善和规范,就能使得整体的学习效果更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运用并不好,使得学生学起来十分枯燥,无法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新课改的提出,要求教师必须要以发展学生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为目标来展开教学。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对当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语言进行改革完善,从而完成对教学活动的安排,并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必然性分析
  新课改背景下在过去的教学中,老师作为课堂上的掌控者,灌输式的教学是最常见的场景,用枯燥乏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内容教育,然而在新课改下并不可行,也并不符合现今社会的需求。教师对教学方式的理解是处于传统陈旧的阶段,带给学生的也同样是老旧的教学思想,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认真听并安静地记录好相关的笔记内容即可,其他的不需要去做,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通常都会有着希望课堂节奏和思路不被打断和影响的思维,如果班级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进行源源不断的提问就会对课堂质量和效果造成影响,同时对教师的讲课思路也会造成混乱,导致课堂内容出现缺陷,因此,通常教师都不愿意和学生有太多的交流和互动,这样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
  从另一个角度看,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教师工作做得不够好的表现,因为在备课上没有充足的准备,导致了在课堂上只能局限在本課文的知识,甚至也没有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就如同教师在念自白一样,这也导致了上课的方式得不到认可,甚至在教学效果方面也出现了问题。在新课改的要求中,课堂上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应该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教师只需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和示范工作,传授相关科目的知识,如此一来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就变得更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也十分重要,教师对学生的认可是激发出学生勇敢表达自身想法的方式。
  (一)顺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
  为了能够改善当前众多教育院校以高考为最终目标的应试教育现状,国家提出了新课程目标的改革要求,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多让学生参与实践,从而实现综合素质的培养[1]。而在整个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使用的教学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能够影响学生的素质教育发展。所以,教师在贯彻新课改要求时,必须要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实践,完成教学语言的改变,使得课文能够尽可能的丰富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教学语言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整体压抑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完成思维能力的拓展,实现基础与能力的有效提高,进而促进整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以及心理特点,使得整个教学异常压抑,教学效果不佳,这也体现在了教师教学语言运用上的不完美。教师需要针对这个现状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完善,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富有内涵,可以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也能够学习到教师的优点。同时,教师将这种语言合理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的时候,就能够让整个课堂一改以往的混乱情况,使得整体课堂规范,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使得教学十分有效。最为重要的是,这样的教学语言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引导,自己完成学习。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路径
  在新课改背景下除了教学方式的问题以外,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教育方式、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也是课堂中的影响因素,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必须对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做出更透彻的理解;教学是重要的指导式工作,如果没有严谨的态度,就难以对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也会出现问题。在教学工作上要取得成效,教师除了自身的专业知识要过硬,教育科学知识与专业素质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工作过程中教师自身也需要学习教育科学知识,才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这对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也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语文老师也要调整好自身的教学语言,对于不同的学生,就要有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也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素质,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与素质才能取得进步。
  首先改变的是教学方式从灌输式教学语言变为引导式教学语言。这是新课改的重点,教师自身的职能也有所不同了,在教学中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由传授知识变为了有效的学习指导,从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成了学习上的推动者。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适当目标的设立,构建学习的桥梁,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学习方法,这有助于学生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小学生学习上最需要注重的问题。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轻松,提高学习方面的兴趣,这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有帮助的。因此,教学语言的习惯和方式要进行根本性的改变,鼓励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应用引导式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究和思考,不再呆板接受教师的灌输。   其次,演员式教学语言转变为导演式教学语言,用表演的形式来表现课堂形式,也可以概括为,教师是演员,而学生是观众。因为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是主角,大部分课堂中都是教师在台上不停地讲解,而课堂下面的学生不发表见解和言论,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学习,教师说什么是什么,学生基本没有自主思考的想法,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模式,将演员式教学转变为导演式的教学,由教师来导演,学生当主角,真正地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来,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中,直接问题已经很少了,更多的情况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因为教师的水准与学生具有一定的差距,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会更容易去理解,在探究时会更投入,取得的效果也会更显著。
  (一)加强教学语言转变思想重视
  基于国家提出的新课改要求下,教师要想在语文的教学中完成素质教育的培养,就必须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从思想上寻求改革和创新,要求所有教师都能够重视思想改革的重要性。要对教学语言进行改革,基于思想改观的背景下,可以从语言的趣味性和表达方式上进行改革,将原本枯燥的教学转变为活泼的教学,让学生全部都能够轻松地参与进来,改变了以往枯燥无聊的教学气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总的来说,教师必须要认识到教学语言改革的重要性,它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进行改革时,需要从课程内容出发,设置好教学目标,在这些基础上合理地规划教学,从而保证语文课堂的更加高效。
  (二)重视互动型教学语言使用
  就当前来看,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师生之间很少会有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究其原因,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特别少,所以,教师要拉近师生距离,实现教学互动,就必须要重视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互动型的教学语言[2]。首先,教师需要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观察学生个性是活泼还是安静,观察学生学习情况是好还是差。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特點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语言来开展互动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课堂之外,教师还需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重视情感教育,主动关心在学习上和生活中有问题的同学,拉近师生的距离,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比如说,在学习《幸福是什么》这一课中,教师首先可以围绕课题中心来设置幸福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由于学生的特点,对幸福的理解不高,教师可以先举例,从而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也能纷纷利用身边的例子说明。通过这种互动方式的教学,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三)重视情境性教学语言使用
  从以往的教学上来看,很多教师在对一些比较困难的语文课文进行教学时,采用的教学语言也十分复杂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3]。所以,教师必须要避免这一问题的方式,可以在教学中选择情境性的教学语言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老师的描绘从简单的角度去理解课文。而且,教师选择的这种情境性的教学语言还能够贯穿整个课堂,不管是课文之前的了解,还是课文中课文后的学习,都能够让学生一直保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说,在教学《挑山工》时,教师可以对挑山工的状况,从挑山工所挑的担子上描述时,描述绳子被勒得很紧,只有一个扁担支撑这些重物;从挑山工所在的山和阶梯进行描述时,描述阶梯的陡峭以及山的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挑山工的艰苦,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四)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性教学语言的使用
  传统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通常都是以领导者的态度来教学,使得学生在整个语文的学习中十分被动。基于新课改要求的提出,要求教师必须要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引导性的教学语言,从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上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自己学会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说,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教学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选择四季中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季节描述片段,然后阐述自己为什么喜欢。教师引导后,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并通过大家的回答完善对文章的学习,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语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需要贯彻课改要求,转变自己的教学语言。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让语言更加有趣,从而转变教学氛围;可以在教学中增强互动型的语言教学,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比较复杂的课文,教师还可以展开情境性的语言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可以运用灵活的引导性语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总之,教学语言的转变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江俊萱.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中国高新区,2018(14):135.
  [2]陈颖群.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12).
  [3]韩文敏.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03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