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不能继续使用传统的教学交流方式,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语言,才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对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和谐教学环境也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既关键又重要。下面本文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就如何转变课堂教学语言做如下分析,以期总结出有效地课堂教学语言方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二年级;语言转变
  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较为单一,语言运用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甚至脱离了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不利于学生真正体会课文的情感,同时也会让学生产生麻木感,并渐渐失去课程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推进,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改进传统课堂语言千篇一律的问题,还需要增加课堂语言的创新性和趣味性,以促使小学语文课堂语言的有效转变,才能真正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用,使得学生愿意听取老师的教导。为此,本文结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有关内容,对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有助于改善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环境。对于如何实现语文课堂语言的有效转变,前人已经提出了比较多的意见和建议,接下来笔者主要结合自己的一些看法,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对策
  (一)增加课堂教学语言的互动性,实现讲解语言向互动语言的转变
  小学二年级语文属于基础阶段的教学,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同时,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理解能力也不高,如果老师采用单一的讲解性语言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压力,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不愿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因此,老师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让课程教学由讲解转变到互动,并适当增加课堂教学语言的互动性,使得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的交流,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学习能力。
  比如说,识字课程是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基础学习内容。但是,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直接讲解识字课程的内容,反复带领学生朗读和听写相关的生词,这样单调而重复的课程教学语言极易让学生对课程产生麻木感,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1]。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转变传统的课程教学语言讲解方式,利用一些具有互动性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交流和讨论,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学习地位,以激发他们的探讨和学习积极性。如老师可以利用“哪位同学可以正确发出这些生字的读音?”“同学们可以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生词进行简单的造句吗?”通过适当增加课程教学语言的互动性,让学生可以拥有比较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也能够提高他们自身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所以,我们应该实现讲解语言向互动语言的转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探讨气氛。
  (二)利用有趣的引导式语言,以转变传统教学语言无趣的问题
  在小学二年级阶段,学生都比较天真活泼,他们极易被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如果老师还在使用传统的课程教学语言,强迫学生学习课程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语文课程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就告诉我们,有趣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因此,我们想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适当增加课堂语文的互动性,还可以促进传统灌输式教学语言向有趣的引导式教学语言转变,从而让学生从有趣的教学语言中感受到语文课程的魅力,进而快速地投入到具体的课程学习之中。
  我们还是以识字课程教学为例,在教导学生认识新的生字生词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谜语作为课程导入的内容,并结合适当的引导式语言,来协助学生一起拆解谜语。同时,老师还可以结合适当的奖励措施,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哪位同学可以帮助我们猜出谜底啊!那么他就可以得到精美的礼品哦!”“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谜语世界吧!”通过结合有趣的引导内容及语言,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不知不觉的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和讨论之中,最终从学习中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重视课堂导入语以及结语的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由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所以很多老师都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了课程知识点的讲授。但是,对于课堂导入语以及结束语的设计,很多老师都没有太多的重视。比如说,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很多老師都只是对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没有系统的指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于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导入语以及结束语是教学的开始和结束,如果一开始不能通过有效地导入语言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将很难进一步推进语文教学工作;同时,在课程结束之后,如果老师的结束语过于简单,也是很难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不利于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2]。所以,老师必须重视课堂导入语以及结束语的设计工作,从而通过有效地课堂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说,在学习一些写景类的课文内容时,老师可以结合课程的有关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语,并结合一些景物的特征及特点,运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同时老师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自然风光影片进行深入的讲解,从而运用有效地课堂导入语做好教学的开场白。对于课堂教学结束语言的设计,老师设计的语言必须简明扼要、升华课程的教学主题,同时也有对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内容予以指出,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问题,并及时地改进自己的不足。
  二、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需要教师具备语言转变的意识和素养,并认识到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转变课堂教学语言,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文敏.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转变的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6(12):302-302.
  [2]国庆栋.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J]. 新校园(中旬), 2017,20(1):82-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366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