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唐致伍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变得十分重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以及爱国主义等等,同时还能够使得小学语文教育更加丰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教学策略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0-0034-02
  【本文著录格式】唐致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外语文,2020,19(30):34-35.
  前言
  小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并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重视传授学生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不仅如此,还要注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但是由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十分有限,这就意味着单单凭借着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渗透一直以来都是典型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渗透传统文化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一、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
  新课导入阶段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学环节,同时也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个教学环节,不仅如此,新课导入教学环节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环节。在新课导入教学环节中其本质就是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新课导入教学环节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严重的影响。故而,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通过互动游戏的方式进行,借助互动游戏来实现新课导入本质教学效果。例如:为了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培养学生文化素养,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引导学生针对传统文化进行朗读以及背诵学习,具体内容可以为:《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不仅如此,当学生朗读过后,教师还要根据具体内容为学生讲解背后的故事,例如:在朗读《百家姓》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个姓氏的由来等等内容。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之下真正认知到传统文化其中的内涵以及价值。这种情况下能够促使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得到提升,进而在朗读、了解以及背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目的。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渗透传统文化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值得教师注意的是,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应确保与教学内容或者是教学目标紧密相关。不仅如此,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古诗以及寓言故事等都是传统文化的主体,是较为典型的传统文化内容,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在进行古诗或者是寓言故事等传统文化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用刻意去渗透传统文化。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探索最为合适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渗透传统文化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现代文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黄继光》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做到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黄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还应通过引导学生针对黄继光进行评价来渗透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总结黄继光的精神叫作舍生忘死,就是指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可以不顾到自己的生死。紧接着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舍生忘死这一个词语出自《哭存孝》,《哭存孝》是元朝关汉卿的著作,然后为学生讲解《哭存孝》的故事内容,并注重让学生明白,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许多的词语以及成语都是古人所创造,这种情况下不仅仅能够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认知。
  三、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
  汉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汉字演变的过程可以称之为一个文化的进程。众所周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教学是基础教学,是学生学习汉字的一个重要教育环节,学生应该在小学语文汉字教学过程中对汉字具有充分了解。这不仅仅体现在汉字学习上,同时也体现在汉字的认知上,也就是说汉字的形成过程,这种情况下还能够促使学生对于汉字的印象更加深刻。在进行小学语文低年级汉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的形成过程进行汉字教学。如:在进行手、日、口、人、月等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呈现出这些汉字的初始形象,然后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演示汉字的形成过程。另外,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备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而许许多多的汉字的背后都存在一些小故事,教師可以在汉字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汉字背后的故事,或者是汉字的背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在汉字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同时学生也会对汉字的认知更加深刻。
  四、在课堂讨论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是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在现如今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堂讨论的重要性越加明显,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不仅如此,课堂讨论教学环节也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维交流的教学环节。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讨论环节,在此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这种情况下能够促使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更加深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常情况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都是以小学合作的形式进行,这种情况下就意味着教师在进行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分配小组,使得课堂讨论的作用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两小儿辩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合理分配成两大组,进而展开辩论讨论活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在完成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辩论讨论活动,并且给予两大小组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以“早上的太阳大,还是中午的太阳大”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在进行辩论的过程中,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且学生能够在辩论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思维能力。在完成辩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孔子在文章中的回答进行思考,进而让学生感受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精神,进而达到渗透传统文化的目的。   五、在渗透传统文化时注重情感体验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新鲜有趣的事物感到好奇,这是天性,但是由于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发展特点,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很难能够理解,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太过于深奥,理论性较强,思维性较强,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一定要建立在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情况下才能够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真正达到目的。另外,人文素养以及道德水平的养成单单凭借着说教不可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自我感悟、自我体会,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一定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从精神深处深化传统文化。
  六、在课后复习阶段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后复习阶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最佳教学环节,但是也是渗透传统文化难度最大的教学环节,其主要原因是课后复习需要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自主深化知识,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到传统文化中,以此是最佳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环节。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因此很难能够实现自主学习,所以说也是渗透传统文化难度最大的教学环节。基于此,在课后复习阶段中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推荐传统文化作品,如:《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内容。由于故事本身具备趣味性,因此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此达到在阅读故事的同时获得传统文化的熏陶。值得注意的是,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阅读作业的过程中告诉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简述阅读的故事内容,这种情况下能够达到督促学生的效果,使得传统文化渗透效果有效提高。
  七、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促使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使得学生获得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重视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策略,将传统文化渗透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何守勤.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下),2020(6).
  [2]王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黑河教育,2020(6).
  [3]赵映固.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文学教育(上),202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54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