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的“直接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我国当前的学院素描教学体系主要是建国初引进的“契斯恰克夫体系”,其较严谨而“科学”的方法,垄断了我国几十年的学院素描教学。其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的非直接性。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80年代以来。人们对这套体系的质疑,带来了新思想与变革,“触摸式”素描教学法,以其观察及表现的直接性,基础课程与创作的有效结合,改变了我们的素描思维,也在教学方法上带来一股新风。
  [关键词]:素描 教学法 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近距离” 直接性“触摸式”素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9-0070-01
  
  当前学画的人都这样的认识或体会,即学美术首先学习素描。这几乎成了“金科玉律”,不管是大学的升学考试或是各级美术院校的基础教学中,素描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素描成了升学考试的敲门砖,而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中,素描成了基础课的代名词,占有大量的课时。这说明素描作为训练造型能力的基础课得到高度重视,也说明素描在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自上世纪初李叔同等留洋学生带回西方素描教学体系,再加上当时美术救国思想的影响,源自西方的素描教学体系被移植到了中国,影响了一代代从艺中国人。建国初期,由于当时中国美术体系极不完善,这时以徐悲鸿等引入了源自苏联的“契斯恰克夫体系”,成为了中央美院素描教学的主要教学体系。当时也的确给中国美术界带来了活力,红红火火了好一阵子,并席卷全国,直至影响到现在。今天,我们身边的很多人还一直奉为素描“正统”进行训练或传授。
  但是,这套体系随着年代的变迁与时代的发展,以及其体系自身存在的问题,已逐渐显得漏洞百出,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美术的前进步伐。其弊端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契斯恰克夫体系”的重要特征体现画法的整体推进,实现这一要求需要整体进行观察,随时保持画面的完整性。层层推进,无数空间透视面的明暗深入,显得繁琐而枯燥。极易使人迷失与对象而不得要领。
  其次,由于过于重视明暗“三大面五大调”,观察中极易陷于表面明暗的认识与感受,表现时往往停留在表面明暗现象的描摹。而失去对物体形体结构的深入认识,容易表面化,艺术处理非常被动。
  再次,“契斯恰克夫体系”素描是全因素素描,往往很需长时间才能完成。学生在固定光源的状态下,在整整齐齐的排线条过程中,在“宁方勿圆”的清规戒律面前,在长时间的疲劳战术中磨去了学生的锐气与灵性。其结果是在“步步贴近对象”的“科学”方法面前反而使得大多数学生越来越贴不近对象。
  我曾经见一个大学老教授在给学生示范一幅石膏素描头像,从画形起步开始层层推进,整整画了六个课时,只画了石膏头像的黑、白、灰三个层次的色调,连石膏头像五官的基本形体都没有能塑造出来。我们来分析这种素描方法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作画过程中,作画人观察的重点很容易落在明暗深浅的无数微妙变化中,表现时往往停留在表面明暗现象的描摹,实现造型目的的途径严重依赖明暗调子。这时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到实现造型之间出现了一个问题,既“间接性”,也就是作画者在表现对象的形体结构时,并不是直接观察感受的对象的形体结构,而是在特定的光源环境下对象的明暗调子。作画被动就难以避免了。由于没有能主动把握对象的形体结构,当光线改变时,往往无所适从,特别是离开了模特或照片,“契”式素描体系训练出来的人甚至无法下笔。“契斯恰克夫体系”的弊端由此可见一斑。
  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有见识之士,对于这种垄断了全国大江南北各大美术院校的、千人一面的素描方法提出了质疑。特别是随着国门的开放,人们眼界开阔了,人们的审美观念趋于多层次、多元化。人们的不同精神需求,带来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我国的学院素描教学也开始了“变法”的尝试。其中,中央美术学院王华祥是其领军人物之一。
  作为从正规的学院教学中走出来的王华祥,对于当前正统的学院素描教学体系即“契斯恰克夫体系”的缺点,具有深刻的体会。再经过对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素描进行研究过后,他提出这样的质疑“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画出了令后人瞠目结舌的恢弘巨制,有的人不光画画,还搞雕塑和建筑。他们是超人吗?或者他们有什么绝招,而这些绝招已经失传?按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一个人要想学到较为全面的写实本领,超码得上七、八年学,而且还不一定能弄好,创作的高度就更谈不上了。”经过许多年的实践和思考,他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简要来说,现代写实教学的原则和文艺复兴时期是基本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学院主义却发展了繁琐和教条,完整鲜活的形象被分解成许多因素,并将这些因素分解后又复原成一体的工作过程,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也使画者的精神疲惫不堪。“直接性”是文艺复兴的方法特点,艺术大师们的工作效率无疑验证了此种方法的科学性。
  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总结,加上对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丢勒、凡,爱克等人的作品及言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王华祥创立了“触摸式索描”教学法。这种方法首先在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采用典型的“直接性”方式,也就是在进行素描练习时,切入点不是明暗解剖,不像一般画家那样去看,而是有些像雕塑家的眼光。在面对对象时,按“契”式方法画的人的第一反应是明暗、深浅,而“触摸式素描”方法的第一反应是形体或高低。这里的“触摸”,并不是真正用手去摸,而是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的比喻,“触摸”在此作为动词用是不恰当的。在此实际上当作形容词用,即“像触摸一样”地感觉对象。在意识活动当中,两种方法的活动和顺序是不相同的,“契”式方法是:轮廓――明暗――形体一空间,“触摸式”是:形状――结构――形体一明暗。前者是通过光影去看形体,后者是通过形体看明暗,明暗在意识活动当中处于后面的从属地位,触摸式素描方法明暗不是作为认识形体的手段和途径,而是作为形体在绘画中的制幻因素被利用。我认为这一变化具有革命性意义,从而产生了当前最人性化、最直观化、最接近事物本质、同时也是最富有表现力与创造力的素描方法。
  “触摸式素描”方法的两个最基本步骤。
  第一:观察方法。
  “触摸式素描”方法的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是直接感受对象的形体起伏,像雕塑家或更像一个普通人,当面对物体的时候,脑子里不是明暗反应,不是色彩反应,而是一种形体反应、质感反应和量感反应。在认识物体的当下,不需要通过明暗与色调的来“翻译”物体的形体起伏。而是直接犀利地直扑对象的形体、质感和量感。为了实现直接性感受,王华祥提出了“近距离”“近视眼”的观点,即尽可能地接近描绘对象,因为距离远的话,看到的就只能是光影、明暗等表面现象,只有近距离观察审视对象时,才能真正明白物体形体、结构这些本质要素,才能穿透光影、明暗的迷雾,看到物体形体状态的本来面目。
  第二:操作方法。
  触摸式素描在作画时,其常用方法如下:
  A、确定构图; B、直接用线条起轮廓;
  C、将轮廓深化为结构。
  D、从某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局部开始塑造;E、最后稍作调整。
  在A、B阶段一定要具备整体观念,整体把握构图与大轮廓。在C、D阶段要直接观察对象的形块特征和外形的凸凹起伏,用眼睛去“触摸”对象形体的“高低”,在此基础上深入了解明暗关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接着,运用手中的铅笔等工具直接对对象进行塑造,在此阶段,明暗是我们为了塑造形体而主动利用的工具,而不是描摹的主体。除了明暗因素,我们还可以运用曲线、交叉线等视觉元素顺着物体外形的凸凹起伏“裹着形体画”、“绕着疙瘩画”、“象蚂蚁一样爬着画”等方式进行形体塑造。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在“虚实处理”的借口下,把暗部一“虚”,就虚得一塌糊涂,没有形体。应该像丢勒一样,把暗部画得与亮部一样结实。
  这种方法从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人手,能有效改变“契斯恰克夫体系”素描对表面现象的依赖,又不同于80年代从德国流行起来的结构素描太过于观念化与概念化,较好地接纳了视觉感受的真实性与主动把握两方面要素。
  可见,在素描练习及教学之中,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的直接性,很可能是改变我们所谓传统“契式”素描弊端的有效良方。我们不妨回过头来,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素描作品及艺术言论之中作一番研究,抛开以成“八股”样式的素描方式,以观察方法与感受方式为突破口,容忍学生进行多种尝试,回归最直接的、最人性的、最接近事物本质、同时也是最富有表现力与创造力的,但并不一定“最科学”的素描方法。
  
  参考文献
  [1]《触摸现实》名师讲座系列丛书,王华祥著,河北美术出版社。
  [2]《王华祥说素描》编著王华祥,湖南美术出版社。
  [3]《美术文献》素描专集(1),湖北美术m版社。
  [4]《素描一独立语言》隋丞、张澎编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