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调查和法律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网络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大学生网络行为违规、侵权、暴力以及犯罪等问题日益严峻。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现状的调查,比较分析,从网络本身、大学生本身、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以及国家网络安全法治体系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安全意识 法律对策 防范能力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也在高速发展中形成了比现实社会更新更复杂的关系,在与道德、法律拉开距离的同时滋生着各种问题甚至犯罪。步入十八岁不久的大学生群体,生活在网络大数据包裹着的信息化围墙里,复杂的社会关系对他们围追堵截,让他们手脚无措,往往因为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自我保护能力的弱小,更容易陷入网络迷潭、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或者加害者。因此,针对目前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低下所引发的网络违规、网络侵权、网络暴力以及网络犯罪等诸多问题,寻找相应的法律对策迫在眉睫。
  2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防范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2.1网络自身特点
  网络自身特点隔离现实道德法律,形成失范的网络“道德”,網络法律缺席,引发网络环境安全隐患。网络伴着高速的经济发展迅速成长,有点早熟,实则年纪不大,它的行为规范、准则即网络“道德”还在形成之中,并且由于网络本身虚拟、自由、容易沉迷的特点,加上具体网络法律的缺位,相对于经过千万年历史沉淀的现实社会道德,网络“道德”在隔离现实社会道德的网络主体的失范行为下走向失范,又反过来引诱出网民进一步的网络失范行为,两者相互作用,恶性影响循环加持,形成充满网络安全隐患的网络环境。
  2.2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导致网络迷失,降低道德、法律意识,放纵心理导致网络失范行为。当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加在一起,又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大学生往往会选择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实现自我诉求。无论是多方的机会,还是大学生本身情绪宣泄、人际沟通、猎奇好胜等心理的需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作为网络主体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虽然偏属于积极向上的范畴,但是发展上并不均衡,又在成熟的关键期,心理的自负加上放纵,往往更容易受外物诱导走向偏差。
  2.3高校教育和和管理缺位
  高校教育与管理缺位等于最近管理缺位,造成大学生网络安全法律意识淡薄,网络失范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出现大规模网络安全问题的后果。大学是大学生的小社会,最贴近大学生也是最容易有具体作为的管理点,但高校网络安全法律教育和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高校大学生得不到最近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网络安全问题也得不到最快的解决,造成后果后往往令人痛惜。
  2.4网络安全法律保障不力
  网络安全法律保障不力导致网络安全事件在发生前不能及时预警、消灭源头,发生进行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阻止、解决,发生之后往往只能任事件发酵,由网络延伸到现实,由现有的网络法律辅助现实法律在最后收拾残局。网络安全法律保障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法制体系的完善,它要顾及网络安全事件的前中后,不亚于一套现实的法制体系,同时还要链接现实法律,求同存异,可以便捷高效、可行地提供给网民及时的网络法律救济。现行的网络安全法律在网络事件处理方面已经有所建树,但在网络救助方面确是空白一片。
  3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法律对策
  3.1健全网络安全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立法保障。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问题的基本法是《网络安全法》。这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是依法管理网络和解决网络风险的法定砝码。法治是互联网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但作为基础性法律,只为网络安全法律保障提供了原则性规定,相关部门在进行网络监管的时候,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定和依据,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需要我们不停地更新与完善,不仅要追上网络发展的势头,还要能反过来压过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法律体系,使得在网络方面有法可依。只有整个社会的网络立法体系完善了,大学生处在网络中才会有基础的法律道德制约,网络行为才不至于没有限制,走向失范。
  二是执法保障。相关部门在进行网络执法的时候,往往面对法律条文不知所措,复杂的网络关系使得网络事件更为复杂,对于网络犯罪权限的管辖、取证等等问题,出台相关具体的司法解释对与网络立法至关重要,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尽快推出,执法的第一步是有法可依。网络执法除了过程严,结果也要严,这是执法的第三个问题,违法必究。法律之下人人平等,重拿轻放不仅仅是对法律的亵渎,更会使网络安全执法保障成为一个笑话,一个公正的执法结果才能树立令民众心底信服的威信,才能打击网络犯罪的滋生,才能真正保障人民的网络安全。
  三是社会治理保障。社会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健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也只有整个社会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形成,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干净”的网络虚拟世界。首先,要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就要网络技术的更新与运用,提高网络监管水平,网络分散式的结构对网络主体的控制有点先天不足,为了更加全面地监督网上大量的信息,规范网民的网络行为,解决网络的诸多问题,新技术的研发将后天弥补原来网络的本的缺陷。其次,社会网络安全治理体系的关键点之一是净化网络的源头,我们除了研发信息过滤技术,从源头上及时辨识和过滤不良信息,还可以寻找新的管理方法提高信息过滤的效力,对污染网络的源头共同抵制。最后,社会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建立网上行为指导规范,要大家彼此的监督,主导网络舆情的导向、引导网民网络行为是政府的责任,而作为公民的我们,互相监督彼此的言行,对违反规范者提出制止甚至举报,让法律与道德清晰地跟着每一个人心。
  3.2健全高校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管理制度
  大学是一个环境较单纯的小社会,大学生是这个社会的主要组成,大学生的网络安全主要从学校人手,健全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健全高校网络安全法治教育制度。网络安全法治教育除了改良各种各样的授课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等种种专门课程,还可以開设各种各样的网络课程,规定选课的种种例如让学生每学期从中选出至少一门的网络课程,对实际案例剖析发现,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律法规理解认识,可以有效增强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此外,可以将其他课程与网络结合,当我们无法与网络剥离,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是对网络安全法制教育的实践,让每个教师参与进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可以及时发现解决安全问题,加强大学生对网络安全法制教育的认知。
  健全高校网络安全法治管理制度。完善高校网络安全管理规章。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目前大学校规上关于网络的规定不是一纸空谈就是缺乏可执行性,以大学原本章程为基础,分别出台各自领域的校园网管理规章制度,具体到校园网的使用规定、大学生校园论坛贴吧的管理办法等等,具体到每一种行为。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违反法律,远离大学生、给大学生生活带了不便,反而使新的规则遭到大学生的抵触,产生逆反心理。
  加强校园网建设。学校网站是学校根据学生人数或教师的工作人数建立的一对一的网站平台。由于身份直接对应于现实,教师和学生的网络行为与现实相对一致,监督也不是很难。相比而言,校园网站的软件和硬件的完善则重要得多,好的校园网站安全软件和便捷方便的网站管理可以给学生更好的使用体验和安全保护。此外,校园网是大学生在校上网的重要硬件设施,加强对校园网的建设,有利于对大学生上网的监督与管理,有利于校园网络环境的净化。
  3.3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
  所有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根源还是在于大学生自己网络安全意识的薄弱和防范能力的低下,俗话说靠人不如靠己,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自我网络安全意识,加大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才算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首先要端正网络态度,反思网络言行,道德自律,严守法律。其次,不盲从、不偏信,时刻保持理性的逻辑思维。在参与网络热点事件时,要理性思考,时刻谨慎,努力提升自身的分析、批判、沟通能力,同时要培养成熟理性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不要沦落为“小人”的帮凶甚至网络受害者的主要凶手。再者,提高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自觉学习有关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以及最新技能,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以及防范能力。最后,不贪方便、不贪便宜、不贪感情。网络已经给我们大开方便之门,不能为了一时的“便捷”随意登录网站,使用一些网络信息,不经甄别的错误信息、网络流言会造成不可挽留的后果;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网络陷阱的背后都离不开贪图小便宜的心理;网络中有很多犯罪都是朝熟人或者假借熟人下手,当你发现不对,虚假的“感情”不值得留恋,联系警察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否则不是沦为受害者就是成为帮凶沦落深渊。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现状的分析,从网络本身、大学生本身、学校网络教育管理以及国家网络安全法治体系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一是健全网络安全法律保障体系;二是健全高校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管理制度;三是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法治意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119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