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与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因此高校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与创新在现阶举足轻重,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培养优秀的实践教学团队,从而带动整体教学水平的上升,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动力,科学合理的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建立起完善精良的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适合发展的课程目标,努力做好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
  [关键词]高校教师;实践能力;跨校修学分;创新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教师理论教学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是大学教育发展主旋律,而实践能力和创新的主要推动者是大学教师,大学引领了时代的发展,大学教师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始终是引领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原始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高校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开始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时就需要高校教师们首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要进行创新研究。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更透彻的学习知识,才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
  目前高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来说课程运行质量不高,课堂对学生普遍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效果不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不强,学科专业能力及职业技能水平不高。并且,由于教学效果不好导致办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效益不高,毕业生不能让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甚至直接影响有效就业。
  高校教学总体上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其根源和主因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课堂操作能力,也在于教师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果教师对课程的把握不当,则可能是因为对专业的实践能力不够或者是教学的创新力不够。如果教师对专业的实践能力不够或者是教学的创新力不够,则可能对课程性质及目标的把握不到位,进而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取舍及体系构建失当,课程效果不明显。这样,即使教师的基本教学素质比较好、课堂操作能力比较强,该门课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可能不高,最终效果也不会好。
  近年来,为了提升课程质量与教学效益,各高校从有关师资及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到教师个人,在教学发展及师能培训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金钱可谓很多,但收效一般。原因是,常见教师培训有如下主要问题:一是培训过程过于”散”:培训单位往往只是根据一个大致的培训主题来“拼凑”培训课程及其实施方案。总的来说培训内容往往是“拼盘”式的,缺乏系统。二是培训内容过于空洞,理论培训抽象浮泛,不切实际,缺乏可操作性:实践培训流于”经验”,即使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及可行性,但是缺乏创新和实践。培训内容往往停留于散点式、表面化的一些技巧及策略,所以导致可推广性不足,可迁移性差,可借鉴性不强。所以要想真正的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研究仅仅依靠培训是不够的。根据现在现实情况来看,现在需要的是各位高校教师真真正正的去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比如学生跨校修学分,跨校修学分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性的举动,这不仅是对各个高校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对各大高校教师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考验。可以说在教育体制不断创新和变革的今天,跨校修学分也是一大趋势。可以说跨校修学分有着诸多的优势。首先,在教学资源共享中深入推进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跨校修读与学分互认是各高校之间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其本质是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它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与平台优势,以第三方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依托,在前期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高校间的协议选择课程完成学习并修得学分,在本校审核后给予认可。可以说用互联网思维的教学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校际壁垒,能有效缓解高校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最重要的是,跨校修学分需要双方教师在课程大纲、学习进度以及考核方式等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能够促进教师跨校交流与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各大高校教师实际的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创新研究针对的对象自然是各大高校的学生,高校教师的创新研究主要指的就是创新教育,那么创新教育是什么呢?其实创新教育指的就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现在的创新教育不仅仅指的是教育方法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更新,而是教育观念、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改革。当然要想做到教育创新,首先要做到是教育方法的创新。有以下几个方法:
  1.系统学习与持续跟进指导相结合,一体化持续推进。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多途径开展团体性或个别性的线下现场或线上网络等多种方式的研讨、评析、咨询、辅导、答疑等活动,给予及时不间断的持续跟进指导,确保课程学习质量,并切實促进教学能力的有效生成及持续提升。
  2.探究式与讲授式相结合,优势互补,以体验式、参与式、研讨式培训为主,促进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注重互动、启发,确保学习质量及实效。
  3.课程与教学设计、实施、评价与研究能力发展“四位一体”,一体化全面发展、系统性整体提升。
  4.理论研析、技艺分析、案例评析,“三位一体”,理论解析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以应用性的操作训练为重,促进教学思想理念及理论知识向教学实践运用能力的转化,切实促进教师教学技艺水平的持续提高。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结构,其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高质量的教师代表了学校的水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全球信息化的浪潮推动下,更要身先士卒,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不断通过学术交流和工程实践工程来完善自己,全方位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教授学生。
  高校教师只有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促进各高校的成功转型,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全面型人才。因此,教师就要利用好这个教育平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面型人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564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