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管理类高校教师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针对管理类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虽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管理实践以及大多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只是流于形式这些方面,从教师自身和校方支持两方面提出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建立教学目标,树立合作意识,寻求校企合作,搭建教学网络平台,引进模拟系统以及信息化教学的使用等,更好的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管理类高校教师; 教学能力; 发展策略;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8.042
  1 引言
  面对人才紧缺的市场环境,尤其是高校人才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的情况,很多企业存在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这样的困扰,同时诸多高校毕业生也存在就业困难等的问题。根据诸多省市2018年度人才市场分析报告可以看出,在人员供求方面很多专业存在着不小的缺口,具体以吉林省2018第一季度供求信息分析结果来看,相较之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市场需求大于市场供给,尤其在销售,娱乐餐饮,业务员等方面缺口较大,在管理类专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缺口。人才的输出与企业所需不相符甚至是人才的缺失等问题,这与高校的培育质量是分不开的,也反映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本科学历、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求职者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很多用人单位变得更加务实,对学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实用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资料显示2015—2017年管理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3.6%,93.5%,93.5%,从这个数据来看就业情况比较乐观,但是高校毕业生大部分从事的是基层管理,甚至是作为基层员工,中高层管理者缺乏,而企业恰恰最需要的是拥有中高层管理能力的人才。这一方面原因是学生自身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教师教学能力或者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管理类人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管理是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学科,需要从业者根据具体环境运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因此在校期间需要更多的实践训练,需与实践更为紧密的结合。管理类高校相教于其他学科类大学,在理论知识上学习范围宽泛,需要大量的实训练习,更加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管理学也是与现代商业企业结合较为紧密的学科。因此,管理类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其中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关乎高校的教学质量、名声,更加关系到学生的发展,以及企业的用人等等。
  2 教学能力的定义与构成
  对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余承海,姚本先指出组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七要素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更新能力;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哲学思辨能力;熟练的操作计算机能力以及有效获取外文资料及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曾晓进,魏飞跃,周曦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几个基本方面包括: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教学技巧的能力同时要具备教师效能感和“传道”的能力。李朝将教学能力分为基础性教学能力和发展性教学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基础性教学能力是由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设计的实施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等因素构成,发展性教学能力是由掌握和传递时代前沿信息的能力、协调处理科研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教学监控和发展的能力。
  对于很多高校教师而言,尤其是从教时间长的教师这些方面大多已经具备,本文在此基础上将教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及运用新型教学方式的能力加上来进一步解释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影响到学子的将来。
  3 研究现状和不足
  当下我国教师教学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姚则会在其文中指出高校教师在教学时间投入和研究力度方面不够大;双语或全外语教学应用能力弱,国际化有待提高;实践操作性教学示范演示能力薄弱;课堂教学组织设计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方式不断被应用到课堂,但很多高校教师仅仅是将 “PPT代替板书”,这种不恰当的使用反而让教学质量适得其反。卢倩倩提出从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机制、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体制研究、改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及激励教师自我提升等四方面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
  共性问题的研究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探究分析,然而分学科类别来进行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文章不多。管理类學科因其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更加需要学生去实际模拟管控,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都不能对学生做到很深入的培训。基于这种问题,很多企业迫于形势,提前去学校招聘管理类学生,作为企业的管理培训生培养,使得企业耗费大量的成本在学生培训上,在企期间学生因能力不足同样较长时间从事基层事务。哈静,吴珍梅指出企业对管理类毕业生的一些素质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探索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的结合,同样依赖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高校教师学历资历很高,理论全面而系统,对于从教时间长的教师而言教学手段也比较丰富。但是很多管理类高校教师都未曾真正的在企业工作过,没有真正的做过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因此虽然这些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不乏教学手段,但是缺乏真正管理经验,不能深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践性进行培养,很难有针对性的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教学平台等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对投影仪、计算机等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只是流于形式,甚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产生厌学心理。
  尽管研究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文章不少,但是很少从培养人才实用性方面进行研究的,本文着力从培养人才实用性方面进行分析。高校如同培养人才的一个“加工厂”,学生就是输入对象,社会、企业就是接受人才输出的对象,教师教学能力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卷面成绩,更具实践意义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否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的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的难题。   4 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可以分别从教师自身和校方支持两方面采取措施,提升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
  4.1 教师自身
  4.1.1 建立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深深的明白,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尤其是对管理类高校的学生更加具有针对性,管理类高校学生毕业后很多进入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管理不仅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更加需要丰富的经验来引导,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一次次的锻炼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教师应该树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将学生培养成理论与实践都具备的综合型人才,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确定了正确的方向,之后的努力才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到提升。
  4.1.2 树立合作意识
  合作是最快、最有效提升自己能力的一个途径,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在我们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寻找良好的合作伙伴,各自发挥自己擅长的东西,团队的合作往往能达到1+1>2的效果。因此高校教师要在相互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取长补短,或者形成合作的小团体,可以多个教师合作讲授一堂课,这样既能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质量。
  4.2 校方支持
  4.2.1 寻求校企合作
  现代社会讲求合作,在教育领域也可以应用,对于管理类高校这种方式更为有效,在教学上也可以寻求与企业合作,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携手共同培养学生,高校教师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企业高管负责实训环节的安排及实践环节的展示。可以采取案例式的教学,企业高管将自己在企业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讲述,并将解决方法告知学生,教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既能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可以与实际处理情况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更加有助于培养高质量的管理类人才。将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作为一个教学主体,可以彰显各自的优势,这样这个组合整体的教学能力在无形中得到加强。
  相互的学习,营造共赢的局面,高校教师可以向企业高管学习了解到更多的企业实际的情形,将理论理解的更加深入,可以了解到教学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为学生们授课,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无疑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升的重要表现,这也是一大趋势。将高校教师塑造成既知理论又懂实践的综合型教师。企业高管也可以从高校教师那获取更多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论的支持工作更加有逻辑有条理。
  高校教师与企业高管合作教學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上述提到的案例式教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论坛式教学,情节演示模拟再现,辩论式教学等等。同时课程检验不拘泥于试卷的理论背诵、理解,不限于试卷的成绩,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可以模拟现实中出现的情况让学生进行处理,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判。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的合理性也是一位教师高超教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将各种方式进行合理的搭配,甚至创新。
  4.2.2 搭建教学网路平台
  计算机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诸多便利,计无形中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同时虚拟空间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益处,利用计算机在学校和企业间搭建网络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很方便的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企业进行沟通,企业可以通过该平台给教师提供现实中的案例包括解决的和未解决的。同时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相互的学习讨论,合作的学习才能快速的提升教学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该平台与学生进行匿名互动,这样有助于将教学成果更好的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从而使得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去学习。
  4.2.3 引进模拟系统
  针对管理类教师在实践方面的不足,学校可以引进安装一些模拟系统,这种系统可以模拟现实中的企业,仿照现实中真实的企业业务进行,就如同汽车类专业有模拟维修,故障检测,汽车美容等等内容的系统软件一样。教师可以作为企业最高的管理者处理企业实际发生的种种事务,甚至系统中可以加入实际案例处理等内容,这样教师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学习,利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体验完成整个企业运营发展,日常事务等等内容,弥补自己在实际经验方面的不足。这样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大大提升了管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在后期的教学中,可以将这套系统让学生使用,从而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等的能力,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 的人才。
  4.2.4 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也可以称为电子化教学,诸如多媒体,计算机,互联网等的利用,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应用能力,学校可以聘请这方面的专业人员给高校教师定期的做培训,首先让高校教师可以熟练的运用这些多媒体软件,懂得如何操作。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可以如何做得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最后需要教师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制定适合本课程的方式。试用阶段,可以与所授课程相同或相近的教师互相进行试讲并进行互评,改善后,运用到课堂,通过与学生的磨合形成自己独有的授课方式。这样不仅有效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5 结论
  本文分析得出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加务实,岗位缺口大,找不到满意人才,而且管理类高校培养的管理人才很多都难以胜任中高层管理工作。人才的培养一大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培养指导,毕业生能否胜任相应岗位的工作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最直观最现实的体现。本文分析了管理类高校学生及教师的不足,学生学的东西广泛但比较浅显,缺乏实践,教师虽有深厚的理论储备但也未曾真正做过企业管理层。针对此,从教师自身和校方支持两方面,提出管理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策略:建立教学目标,树立合作意识,寻求校企合作,搭建教学网络平台,引进模拟系统以及信息化教学的使用等。提升管理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使之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的综合型人才,既能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也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余承海,姚本先.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53-56.
  [2]曾晓进,魏飞跃,周曦.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74-75.
  [3]李朝.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03-105.
  [4]姚则会.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反思与提升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3):108-113.
  [5]卢倩倩.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0):235-238.
  [6]哈静,吴珍梅.基于企业需求视角的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类人才胜任力培养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7):22-2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70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