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 CiteSpace 的雇主品牌图谱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大部分企业越来越注重对企业产品品牌、形象品牌之后的诞生的第三种品牌“雇主品牌”的建设,希望以此吸引、保留更多企业关键人才。本文通过对雇主品牌相关概念的发展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了雇主品牌的价值,基于CiteSpace软件,通过对雇主品牌相关关键词进行相应分析,梳理并总结了雇主品牌发展研究脉络,针对性地指出雇主品牌存在的问题及指明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雇主品牌、雇主品牌价值、人力资源管理、CiteSpace
  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许多企业许以高位、提供高薪的方式已经难以保证关键人才长期为企业做出持续贡献。雇主品牌作为继企业产品品牌、形象品牌之后的第三种品牌,具有良好吸引力和口碑的雇主形象和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品牌形象一样,能为企业带来极大的潜在价值。
  雇主品牌于1984年美国《财富》杂志举办的“最佳雇主”评选活动上首次提出。HERMAN[1]等发现“最佳雇主”形象能为企业带来直接效益,包括降低招聘及营销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员工忠诚度等。“最佳雇主”企业其市场价值明显高于未被评选上的其他企业。
  Barrow和 Ambler(1996)借鉴市场营销学中品牌相关理论,率先提出“雇主品牌”(employer brand)概念,总结出“雇主品牌”是由雇主向雇员提供并与雇主相联系的功能利益、经济利益和心理利益的组合。经济利益最容易理解,即雇主能为雇员提供的薪酬福利等经济来源;功能利益则指是雇主能为雇员提供的可以对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等产生帮助促进的机会;心理利益指的是雇员在工作中产生的归属感以及对自身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体验。
  “雇主品牌”在人才竞争化、工作人性化、知识资本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会产生巨大的价值,分析归纳出以下雇主品牌价值:
  (1)提升企业整体竞争优势。“最佳雇主”的产生对求职者的职业选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雇主品牌必将成为人力资源竞争市场上的一种旗帜,吸引到更多优秀人才到其理想企业中应聘加盟。同时,雇主品牌也能间接反映雇主与雇员的情感关系,这将影响员工对雇主企业的忠诚度、工作满意度和文化认同感,从而影响到企业整体的运作和发展。
  (2)减少雇佣双方适配风险,降低企业用人风险。通过雇主品牌的建设可以向潜在的应聘者传递全方位的求职信息,如企业价值观、个人发展空间等,减少信息不对称,能够吸引到更为认同企业的员工,从而减少双方适配的风险。有吸引力雇主品牌能够挽留更多的人才,降低雇佣双方适配风险。
  (3)帮助提升企业绩效,带来丰厚的财务回报。Hewitt通过长期研究证明:最佳绩效=最佳雇主=最佳员工,即最佳雇主拥有最敬业、的员工,而这些员工能为企业带来卓越的发展成果。通过对于员工满意度和组织绩效关系的相关理论可以看出,当员工具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受到较高的组织承诺时,他们会对企业发展带来更高的组织绩效。
  “雇主品牌”的提出给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产生了极大的意义,推动人力资源领域不断改革完善。但是以往研究没有系统地分析雇主品牌的研究脉络和发展轨迹及相互关系,从而缺少系统性、针对性。本研究弥补了这些不足并提出结论与展望,为今后研究指明方向。
  2.研究的方法与工具
  CiteSpace软件是由陈超美开发的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的软件,可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关键文献和前沿方向[2]。
  CiteSpace可以呈现四类可视化图谱,第一类是作者、研究机构、国别;第二类是关键词和术语;第三类是被引作者之间、参引文献之间的共引关系;最后是研究基金。
  其中,关键词共现视图可以展现聚类的位置和聚类之间的关联性,可以清楚地看见相关领域的知识结构,;时区视图是侧重于从时间维度上来反映相关领域知识演进的视图。
  总之,CiteSpace能够显示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在一定时期里发展的趋势与动向,可以清晰直观地了解到相关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机构等,为研究带来诸多优势。
  3.基于CiteSpace对雇主品牌的图谱分析
  3.1雇主品牌关键词共现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获取平台,以“雇主品牌”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得到文献100篇。“关键词共现分析”是以雇主品牌为关键词进行文章检索,基于CiteSpace得到的出现频次排名前50%的关键词聚类图谱。圆圈大小和位置分别表示研究多少和核心程度,连线表示相关程度。
  由图1可以看出雇主品牌、最佳雇主、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几个词较为核心并且相关程度较高。当企业拥有最佳雇主品牌时更能有效降低成本,并能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产生一系列竞争优势。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8年全球最佳雇主排行榜》中,谷歌母公司Alphabet连续第二年蝉联福布斯全球2000强全球最佳雇主榜首,是该榜单上唯一一个获得满分的公司。前500名最佳雇主中,有185家企业来自美国,中国的企业仅占到了80家,唯一一家挤进榜单前十的是香港的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国的科技公司中,网易排在第80名、京东131名、腾讯165名、阿里巴巴332名、唯品会414名。
  在最佳雇主品牌的建设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又需要我们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以组织战略为依据,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雇主品牌应该以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信任、关怀、尊重、民主等企业文化,企业领导者能够真正地承诺并履行该企业雇员与其他企业有差别化的工作体验,并且能夠给予雇员工作支持、职业培训等方式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协调发展。   因此,基于雇主品牌理念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够克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不相匹配或者匹配程度未知的问题,还能够通过打造个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间接增强企业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建立、培育、推广、提升雇主品牌这四个阶段落实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其次,应当牢牢把握住“雇佣前、雇佣中、离职前和离职后”这一人才生命周期规律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构建完善的雇主品牌;最后,建立基于雇主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4]。
  3.2雇主品牌关键词时区视图分析
  “关键词时区视图分析”是将雇主品牌作为关键词检索,基于CiteSpace得到的雇主品牌研究发展脉络。可以直观看到雇主品牌这个研究领域关键词的发展过程。
  由图2可以看出雇主品牌的的研究发展逐渐细分,从广阔的企业管理方面的研究逐渐切入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当前已发展到了“求职倾向”这个角度。
  求职者在选择过程中首先会涉及到对雇主品牌的评价即雇主品牌外部评价。在求职倾向评价中,求职者又主要涉及对雇主品牌功能性和象征性的评价。以品牌的功能特点和象征特点为借鉴,2003年Lievens和 High-house研究认为雇主品牌同样如此,除了具有功能性的因素,如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机会等,也具有象征性的因素,如描述企业是有发展潜力的以及有影响力的、创新的或保守的等等。同时研究发现,与雇主品牌的功能性因素相比,象征性因素可以与不同的企业产生更大的区分性,即雇主品牌更容易在象征性因素上产生差异[3]。
  与产品营销市场相比, 产品的品牌功能价值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但同时消费者追求品牌的象征特征与自我形象匹配相一致更显著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在人才市场上,求职者关注雇主象征特点的原因是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风格和个性形象,求职者可以通过选择雇主形象与自我形象更为合适的企业来增强自我形象认知[4]。
  因此,与实际自我形象相比,求职者对自我理想形象的追求对求职者更具自我激励作用,促使求职者的自我理想形象与雇主品牌象征特点的关联性显著影响着求职者的求职倾向。
  5.结论与展望
  在当今人才竞争激励的市场环境下,雇主品牌显示出了巨大的价值,雇主品牌的建设、培育及维护对企业吸引、保留人才,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提升企业整体竞争优势、减少雇佣双方适配风险,降低企业用人风险、帮助提升企业绩效,带来丰厚的财务回报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雇主品牌缺乏自身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雇主品牌的体系不够完善,雇主品牌的建设不够系统化,因此雇主品牌容易成为一个浮于表面、缺乏深度的理论概念。其次,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外部雇主品牌的打造,即雇主品牌吸引力;而忽视了对内部雇主品牌建设的研究,而且缺乏具体的、系统化的步骤措施。同时,需要对怎样由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而建立起企业良好的雇主品牌并且如何通过建设雇主品牌达到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的目的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ERMAN E R,GIOIA J L.Helping your organization Become an Employer of Choice[J].Employment Relations Today,2001,28(2)
  [2]侯劍华,胡志刚. CiteSpace 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现代情报,2013,33( 4)
  [3] 周冰,孔繁敏 ,张一驰.雇主品牌维度及其影响效果:一项针对商业银行招聘和学生求职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1(7):3-22
  [4]皇甫刚,吕峰,孙道军,肖春锦,司莙鹏.2016.雇主品牌结构与求职倾向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14(5): 647-656
  [5]朱勇国,丁雪峰.互联网时代的雇主品牌管理[M].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80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