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闫宁宁

  摘 要:我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也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建筑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也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作为用人的密集型单位越来越显示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的紧迫性。作为这方面人才培养基地的职业教育院校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但事实上高职培养结果暴露出了人才实践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不能满足企业对于高素质的符合自身产业发展的技术人员的述求。
  关键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0.029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针对解决企业对于人才述求及高职教育培养不匹配之间存在的问题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指标。例如要求职业类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极大的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课时的数量最好超过总课时的一半,要求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同时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不只是能够进行理论教学,同时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要求此类 “双师型”教师应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的一半以上。部分试点院校从2019年开始,积极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工作。
  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些都在述说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现结合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在“何种培养模式下才能真正培养出可以与市场需求做到无缝对接的人才”这一话题进行探讨分析。
  1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人才培养不能对接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在拟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原则上应该按照用人单位对相应岗位职业技能的所需为导向,但往往是社会调查不足,忽略了这个重要的出发点。学生走出校门时一般能够掌握比较专业的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操作能力较差,不能匹配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
  (2)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听,整个过程基本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较差。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技术应用方面培养欠缺。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考核机制过于死板,考核内容片面,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对于学生具备的其他职业素养及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度较差。
  2 构建高职院校符合市场需求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1 明确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需要本专业的系统知识,而且还要拥有相关技术技能及高素质。熟悉工程造价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让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职业环境,有能力承担岗位的工作任务,做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的无缝连接。
  2.2 完善教学过程设计
  (1)课程体系中设有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
  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期安排、课程总学时及实验课时数来组织教学、考试等环节。必修课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全校的公共课即每专业都必须修学的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英语等课程;第二部分是学院各专业学习的公共基础课程;第三部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课程。
  选修课是为制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的选修范围,根据专业性质,结合实际选修课程。选修课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全校的公共选修课;第二部分是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拓展其专业知识,提高其职业技能所开设的课程。
  学院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大力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的关于提出的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的要求,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提议。其中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取得执业证书需要开设的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建设中。
  (2)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是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的一种措施,也是实现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考核的一种途径。学生要按时、保证质量的完成,如若无法完成或作业不符合规定者,该科成绩评定为不及格。
  (3)开设专业综合实训。
  工程造价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该环节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实训操作,学生能比较系统、直观的了解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未来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
  (4)毕业实习。
  安排学生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习,是对学生综合技能提升的最有效的培养途径,是培养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为学生真正走入到工作岗位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给出了指导性指标,原则上不少于6个月。
  2.3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1)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及其它资源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首先实现自我与行业的接轨,培养自我的职业技能。
  (2)全面推行工程造价相关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国家一级行业协会组织的非教师系列职业统一鉴定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3)加大教师实践培训力度。根据工程造价专业需要,确定较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科研机构,让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3 结语
  高职教育最终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为企业服务的,是需要得到企业认可的高素质的拥有相关技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应该是建立在对职业岗位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本身也应该是一个变动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改進与完善。为培养拥有专业技术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我们也是在不断探索学习,努力制定符合行业需求的教学计划并进一步与我院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工程造价测量实验室、 BIM造价软件实训室。
  参考文献
  [1]孙丽雅,马新燕,周正跃.基于工作室平台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2,(30).
  [2]张颀,杜天瑞,徐延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求知导刊,2015,(17).
  [3]陈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科技信息,2010,(22).
  [4]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
  [5]匙静.高职工程造价专业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方案构建[J].价值工程,2014,(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5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