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武陵山区是一个有近30个少数民族集聚生活,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城镇化基础薄弱,城镇布局不平衡,城镇化发展缺乏产业支撑,财政投入过少,缺乏资金保障。基于此,从发展第三产业、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注重文化传承、合理调整城镇布局四个方面,提出推进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武陵山区;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5-0139-02
  党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理论的提出,表明我国城镇化进程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城镇化水平既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武陵山区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是一个有苗、土家、侗族等近30个少数民族集聚生活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因此,研究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问题,加快该区域城镇化发展,对于促进区域发展、优化城镇布局及扶贫攻坚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基础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武陵山区是一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内不仅城市数量少,而且大中城市缺位,仅有怀化市一个较大的城市,其他多为十余万人的中小城市,如恩施市、吉首市、铜仁市,城镇集聚和辐射作用有限;受先天地理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武陵山区不少城镇都是建在丘陵地带上,不仅城镇建设投入资金远远高于平原地区城镇建设资金,而且山高坡陡的城镇建设严重制约了城镇的规模和发展,这种状况也使得城镇生态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能力不足;城镇职能单一,产业同质化较重,又缺乏区域分工与协作,城镇的发展缺乏依托和后劲。
  2.城镇布局不平衡,半城市化严重。武陵山区城镇化整体布局不均衡,城镇少,且城镇点集中,城镇化高的主要集中在市中心那一区域,偏远城镇发展还存在一定滞后性,发展相对缓慢。大量人口集中市中心,使得偏远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而其他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尚未得到挖掘。城镇同质化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有效分工,集群效率比较低。规模结构不合理,市中心环境承载能力受到挑战,边缘地区却因为集聚不足,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再加上武陵山区的地势地形条件,有很多地方交通很不便,难以发展经济。这使得,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民工潮”形式进城打工,初步完成了劳动力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以及户籍等方面完全没有享受到城镇化待遇,又并非是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
  3.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辐射效应不强。城市经济理论表明,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才能够对镇域经济起到集聚和扩散作用,人口超过5万人,可以对城镇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带动作用,人口达到15万以上,才能显现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武陵山区是特困地区,不仅城镇化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镇数、城镇人口数也低。如怀化市,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为40.4%,在湖南省排名第十,低于全省7.5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3.26个百分点。全市城市平均人口规模为27.82万人,而20万—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只有1个,20万人口以下10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也只有1个。全市77个建制镇中总人口共47.24万人,占全市城镇人口比重为28.7%,每个建制镇平均城镇人口为0.61万人,县城平均人口规模为6.49万人。城镇人口规模较小,无法发挥城镇的集聚作用,无法形成完善的城市公共交通、水、电、煤气等公用基础设施以及商业、文化、教育等配套设施,城镇的规模效益也就难以体现。
  二、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产业支撑,发展后劲不足。武陵山区是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欠发达地区,以农业为主导,工业化程度不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而发展第二、三产业又缺乏现代工业发展所需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要素。武陵山区城市,尤其是小城镇的第三产业仍停留在农副产品集贸市场交易、农家乐等简单领域、初始阶段,没有形成农副产品、小商品贸易的贸易产业链,乡村旅游的旅游产业链等。缺乏产业支撑,自身提供不了足够就业岗位,吸引和留不住人。据怀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全市每年赴市外务工人员达80余万人。这些外出人口中,既有居住在农村人口,也有居住城市的非农人口。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有“人”才有“城”。尽管近些年武陵山区在促进中部崛起战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等多项政策机遇中有所发展,有众多的特色产业参与到城市发展,但这些特色产业以及产业扶贫项目的建设有的还只处于初建的阶段,有的发展后劲有待提高,所占比重也不高。
  2.城镇化注重规模,忽视质量和水平。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建设重视规模忽略质量,就会出现管理滞后于建设的现象。城镇化建设需要动力驱动,在城镇化建设驱动力中,最重要的还是第二、三产业的驱动,如果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合,那么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就会有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并不是调整产业结构的比例,而是可持续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生态产业体系,走内涵式、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近些年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武陵山区存在有些地方为了经济增长数据好看,而承接了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表面看是经济增长了,城鎮规模扩大了,就业人口增加了,但这种增长、扩大是没有质量的,是低水平的增长,有悖于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实质。
  3.财政投入过少,缺乏资金保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只是单单依靠政府的资本是不够的,在提升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各个体制、政策和利益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和各个银行合作,争取到各个银行的支持,实行政企合作的方式来吸纳资金。另一方面,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各个项目,使龙头企业进行投资,实现双方共赢的目标。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资金问题。只要前期的运转资金足够,等到各个项目以及企业运转起来后,会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就有了一定的外来资金保障。   三、推进武陵山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打造支柱企业。第三产业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现代经济史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反之,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就小。第三产业要从集贸市场、农家乐等简单领域向贸易、旅游、金融等高端发展,形成产业链。“兴城必先兴产”,没有产业就没有城镇化。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可大力发展配套建设各类工业园、产业园、创业园,依此为平台,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主导产业,打造支柱企业。
  2.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性发展的城镇化,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武陵山区,有山有水,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有天然条件。城市建设把握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以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为目标,从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我们不仅在经济水平上要不断提高,同时要在各个方面提高新型城镇化的水平。
  3.注重文化传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把握传统文化命脉,这样的城镇化才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延续,也才具有生命力。武陵山区是一个有着近30个少数民族集聚生活的区域,要充分挖掘地域方文化、民族文化特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城镇化建设中,打造彰显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特色的城镇形象,避免“千城一面”的低层次发展现象。随着大量的农村居民涌入城中,不仅人口会在短时间内增多,而且所需的教学设备,生活用地,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都要随之而扩增和完善,这样才能做到城镇人口实现真正的转变,而不仅仅是户籍的改变而已,其他的配套设施也应随之而跟上,要让农村社区的居民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4.合理调整城镇布局,因地制宜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增强规划的全局性、系统性。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的高度,着眼于城与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建立各种规划相互衔接、相互融合、城乡一体的空间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区域范围内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规划体系。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形成,推进城镇发展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面对每个乡镇以及县城的布局,需要统筹兼顾,站在最高的角度去统筹全局,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出整体城镇发展规划,这样才能对症下药,以最高的效率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青觉.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2):1-6.
  [2]  龙晔生,杨盛海.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中的生态城镇化战略研究[J].民族论坛,2013,(2):35-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7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