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体育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发展的作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是學生进入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是社会互动的场所。而体育在学校是重要内容,起到积极作用,体育教育不仅能强健体魄,促进健全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步入社会后人生的发展。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应全方位利用体育教学的特征及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促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发展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提供相关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下,社会适应能力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或是将环境改变使而适合自己的需要,这过程状态就是个体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状态。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处于社会生活的适应程度表现出来的强弱,同时也是大学生根据社会生活条件来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能力的体现。
  一、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
  (一)体育课程的社会性
  少年强,则国强!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是受到社会影响的,可社会对体育课程的影响又不是全面的。学校体育之所以是高校教学中的活动之一,是因为其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相互学习,是现代化的一种教育途经,其自身具有社会性。
  (二)体育过程的群体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哪一项体育活动或者是竞技体育都是以学生进行的群体性活动,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在群体活动中不断的自我展示,如果体育活动没有人参与的话,那么它就会失去体育的意义。体育的意义在于进行活动过程中是学生的相互支持、配合、竞争提升自我人格魅力以及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途经。
  (三)体育手段的实践性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手段相比之下它具有独特的实践性操作,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里通过身体活动的接触,产生竞争、协作、友爱中发现自身位置和存在价值。同时也显示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懂得社会生活和提高基本的交往能力。
  二、高校体育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功意识
  由于体育运动它具有竞技性,所以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中才会竭尽全力的去拼搏,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可是也存在不好的一面。在赢得比赛时,会兴高采烈,手舞足蹈。在失败时,会郁郁寡欢,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这个特点,积极的去引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成功与失败都要体验。在面对成功与失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去对待,做到败不馁胜不骄的体育观念。让学生认识到想要提高自己的体育素质,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训练方可实现,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活动能力
  (二)增强学生意志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们相互促进的过程,因为体育运动时,一个学生在做立定跳远或跳远时,其他同学在旁边关注,每一个人心中都存在要强心理,所以会全神贯注的投入学习。比如在长跑的途中有一种就是我不能输或者是争第一的思想,这样体育教学过程中就无形的培养学生增强意识进取精神以及坚定的意志力。
  (三)提高学生情绪控制力
  学校体育的参与,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很好的控制。因为,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负面情绪会跟随着运动得到宣泄,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堆积,也能及时将不良的情绪进行有效的转移,达到自身情绪控制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竞技体育比赛中,如果双方实力相当,那么,个人的情绪对于这场比赛的结果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多注重学生调控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做到随时随地地把控住自己的情绪,从而理智、认真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四)形成良好的品质
  体育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操作性,为了提高学生训练效果,教师有时会在原有的基础上适当的安排一些高项目难度以及负荷量稍强的运动,使学生能在顽强意志的支撑下完成训练要求。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在学生坚持不懈的按时按量完成训练量下实现的。教学过程就能很好锻炼或培养学生顽强品质拼搏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
  三、高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来进行体育教育,学校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体育教学中主要任务是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学习,人之所以自觉性的执行任务是因为在合理的条件下能够满足自身的要求。在某个层面上,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启发人的自觉性有很大的作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注重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启发自觉性。
  (二)完善良好的教学设备
  学校对体育教学设置的投入满足不了学生运动需求,制约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学设备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很多学校体育器材老化,损坏比较多,失去了其使用的价值。所以,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学设置进行维修,加强体育教学设备的投入。
  (三)学生自由组织体育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织举办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策划、创新等能力。参与自己组织的活动,体验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为其他同学加油助威,增加集体主义意识,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丰富同学的情感。
  四、总结
  当今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环境下学校体育能给学生带来广阔的交流空间。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前提条件下,结合体育教学具有的社会性、群体性、实践性等特点下它是身体直接或间接进行不断探索、交流;是有机的情感纽带和联系;是个体之间共同从事某项体育活动所开展的一种思想、情感、知识、行为等各方面信息交流的过程。体育活动能和谐人际关系,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建议学校领导部门要大力重视体育教学环境的建设,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牛刚.中职体育教育中学生人格塑造方法分析[J].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2016.
  [2]王金璐.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J].才智,2016.
  [3]郑寅.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
  作者简介:
  梁朝娜(1991-),女,助教,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72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