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文献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人们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愈来愈多。文章通过对2005~2017年期间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相关文献的梳理,分别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情况、心理特征、影响因素及干预手段等方面进行述评,总结并指出已有相关研究文献中尚存的问题,为日后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融入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文献研究
   一、核心概念
   (一)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流动到其他地区,时间累计达六个月及以上且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满十六周岁的儿童 。从某一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及现行的二元城乡结构体制的制约所形成,所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群体。
   (二)心理融入
   心理融入(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以社会融入为基础加以理解,也译作文化适应。其是指在个体层面表现为内心接纳某些事物或融入到一个新环境中的过程。其包括适应、体会、从排斥到接受环境的一个心理过程。本文所研究的心理融入是指农村留守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新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在心理层面的一个适应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融入非留守儿童群体,与非留守儿童群体同等享受经济、社会等各种资源,从而在社会认知上去差异化,并缩短或消除同非留守儿童的社会距离。
   二、心理融入理论研究综述
   (一)归属感理论
   归属需要是一种在满足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之后所突显出来的主观感受。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 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只有满足了“归属和爱的需要”,人们才有可能做到“自我实现”。马斯洛又提出,归属需要是人类动机的主要来源,且归属需要是与前两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全然不同的一个新层次的人类需要。归属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对个体的心理产生着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更高层次需要的实现。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给31名严重抑郁症患者和379个社区学院的学生寄出问卷,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活动范围、冲突感、寂寞感等问题上。调查发现,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危险。而父母外出务工不能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归属需求,部分留守儿童由此产生了疏离感、抑郁感、孤独感等,这并不利于他们对新环境进行心理适应。
   (二)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这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不是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超越了传统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其关注点是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它强调个人价值、尊重和认同每个个体并且忽略个人的弱点和缺点,从而相信每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各方面的挑战。同时,它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
   将优势视角理论运用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过程中,可有效减轻留守儿童抑郁、自卑的弱势心理,让他们发掘自身优势,增强其自信心。在运用优势视角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刻意忽略留守儿童的不足之处,而要协助留守儿童以另一种态度来看待问题,引导其改变自己思考问题的固有方式,使问题对于案主较不具威胁性。
   (三)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事实上,国内不少学者对社会支持进行了深入研究。
   李强(1998)认为:社会支持是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缓解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其中社会联系指来自家庭成员、亲友、同事、团体、组织和社区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
   张长伟认为“社会网络是一定范围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体系,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是以个体(被支持者)为中心,个体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个体与这些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支持性的活动)所构成的系统。社会网络对个体进行社会支持,是建立在进化论、自我发展、自我功能及生态观的基础之上的。
   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社会支持的定义是指人们所处的周围环境中能够接触到的、具有支持性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资源,包括社会网络、社区资源、亲戚朋友以及朋辈群体等。这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
   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有四个层次,为社区网络、组织网络、自助群体网络和个人网络,且不同层次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人们提供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帮助。同时,个人与社会交互融入的程度取决于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状况,即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指出,“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并非源于自身,而是因为其社会支持系统不完整。因此,该理论主张通过充分整合该群体的现有资源、寻求外部资源,并在充分互动的基础上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起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形成相互联系的社会支持网络。如何干预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大部分文献是从四方面(家庭、学校、社区、政府)提出建议,而社会支持网络的理论视角则很好的连接了这几方面的内容。
   综上三个理论,大部分学者都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归为弱势群体,而这一群体因无法适应新环境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自卑感、孤独感等)。研究者通过观察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和外在行为表现深入探讨留守儿童的心理融入情况,建议干预农村留守儿童时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留守儿童个体;二是社会支持(如政府、相关社会组织等)。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问题    大量文献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些分析均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融入问题。本文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三大心理融入问题,分别为孤僻、焦虑和自卑。
   (一)孤僻
   农村留守儿童孤僻现象主要表现在心理和行为两个方面。从心理方面来看,父母外出时,他们明显存在失落感。因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归属感,他们从心底排斥想要了解其内心的人,甚至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抑郁状态。从行为方面来看,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的一段时间里明显表现出不愛说话,不愿和别人交往的状态,甚至产生自闭行为。此外,周宗奎等人发现“被拒绝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孤僻现象最为严重,其次是被忽视的农村留守儿童。”
   (二)焦虑
   杨会芹等人使用MHT测量表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测验分值中,学习焦虑分量表的均分8.45,对人焦虑分量表的均分8.53、冲动倾向分量表的均分8.34,均高于标准不健康值8分。”据统计,焦虑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融入问题之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焦虑可分为四类,分别为生理焦虑,心理焦虑,学习焦虑和社交焦虑。一是生理焦虑:焦虑会导致肌肉紧张、呼吸急促和心悸等身体症状,慢性焦虑则会伴随失眠、注意力涣散、冲动等问题。二是心理焦虑:焦虑严重者会出现强烈的孤独感与自责感,因为他们对环境过于敏感,较倾向于将模糊信息解释为危险信息。三是学习焦虑:学习成绩不理想再加上家庭与学校的双重期望对农村留守儿童造成一定的压力,使他们十分重视学习成绩。四是社交焦虑:主要表现为社交回避和害怕否定评价(李大林,黄梅,2017)。
   (三)自卑
   自卑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第三大问题。张央央在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卑心理时将自卑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环境变化造成自卑、动机与期望过高引起自卑、过早断定不行造成自卑和性格怯懦造成自卑,具体如下“1. 环境变化造成自卑:平时没有自卑感,是个乐天派,并且往往很自信。如果你抱有自卑感的话,那是环境变化的缘故。2. 动机与期望过高引起自卑:过分地与周围计较长短得失胜负,追求虚荣,而无法实现时则会陷入自卑难以自拔。3. 过早断定不行造成自卑:在干事情之前就贸然断定自己不行,自认为不如别人。你的自卑感主要是你的无知造成的,症结在于自认为不行就心灰意冷。4. 性格怯懦造成自卑:用消极悲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症结在于对自身的体魄和外貌缺乏自信,光是看到不足与不利之处,因而,遇事退缩胆怯。”
   张央央也指出“当地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问题为自我认知不良、对于自身缺乏客观认识、对自身存在过高期望等问题且这些留守儿童自卑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其生活的各种生态系统密不可分。”
   四、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调查方法及使用工具的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占研究方法比例最高,其次是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法的优点在于标准化、成本低,其调查范围广且调查结果易量化。再者,问卷较之访谈表更详细、完整并易于控制,所以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问题的研究大都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但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且问卷调查法的真实程度有待考量。
   (二)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使用工具
   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现状时采用最多的工具是自编问卷,共29次,其次是出现22次的儿童孤独量表。由研究者自编的问卷存在一定的偏差,不够严谨,而以儿童孤独量表为代表的量表虽具权威性,但也缺乏一定的特殊性。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定人群还是需要具有针对性的自编问卷,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卷,从而解决他们真正的需求。
   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成因分析
   (一)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
   145篇论文期刊中,“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一原因出现的频率高达93次,其成为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融入问题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导致亲子分离的时间长达半年及以上,这对留守儿童的情绪情感、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高亚兵,2010)。依据归属感理论,留守儿童缺失了父母的关爱,得不到归属感,以致其用不成熟的情感在社会中生存,出现疏离、抑郁和孤独等问题。
   (二)社会支持的关系和资源不到位
   1. 监护人监管不力导致的社会支持关系不到位
   据研究,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分为四种:
   (1)单亲监护即由留在家中的父亲或母亲一方监护。在这种情况下,监护人所面临着维持生计和监管孩子的双重压力,疲惫不堪。
   (2)隔代监护即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此种情况的监护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倾向于溺爱型,而且,面对部分处于叛逆期的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无论是体力上还是教育方面都没有足够的精力管教孩子,这不利于留守儿童的综合发展。
   (3)上代监护即由儿童父母同辈人(亲戚朋友)抚养。此类情况的监护人顾虑较多:若孩子犯严重错误,是否需要进行适当的体罚(孩子父母对体罚孩子是否有怨言);若孩子行为规范有偏差,是否该时常管教(若是管教孩子,其是否会反抗抱怨“你又不是我父母,管那么多干嘛”)等等。由此,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的教育方式。
   (4)同辈监护即由哥哥姐姐照顾。同辈监护人本身就处于需要他人监管的情况却还要监管弟弟妹妹,这无论从身体素质还是生活教育来说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不同监护类型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此,高亚兵表明“我们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几种监护类型并不能完全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尤其是隔代和上代监护。”
   2. 教育长期缺位导致的社会支持资源不到位    留守儿童所接触的教育可分为两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1)家庭教育。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或监护人表现出的教养观念、行为及对儿童情感的一种组合方式。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监护人家庭教养方式总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黄艳苹,2006;高亚兵等人,2008)。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在知识、安全和情感等方面受教育不全面,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出现抑郁、偏执等问题,产生敌对情绪及不良行为。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除家庭教育外接触的最普遍的教育。虽然老师可教授留守儿童专业学科知识,但部分留守儿童因其自身悟性不高,需承担繁重的劳务活动和老师过高的学业期望,产生了巨大压力。
   根据优势视角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留守儿童无法发掘自身的优点又放大了弱点和缺点,而且其社会支持关系和资源不到位,这将产生一系列的心理融入问题。
   六、“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干预研究
   对现有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主要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问题进行干预,干预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干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体现着家庭干预的重要性。马波波认为“父母应关心儿童,加强亲情教育,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能长期陪在孩子们的身边,但其应承担起监护人的职责与孩子多多进行交流和交往,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学校干预
   学校干预是通过学校平台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并矫正其心理问题的方法。纪中霞等人建议“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問题;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的力量,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积极鼓动“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
   (三)政府干预
   国内不少学者认为政府实施相应的干预手段将有助于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的现状。纪中霞等人建议“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幼儿园园长也要为本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园本教研环境,比如建立园本教研协作网络(个体、年级组、教研组、园教研组织、乡教研组织),制定园本教研激励机制,开展读书笔记报告会、教学心得交流会等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所需的图书资料建设、教学设备等硬件设施建设等,为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制度和资源保障。”
   (四)社会干预
   国内外研究者表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缓解儿童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其中,熊磊等人对整合社会力量提出了要求“首先,社区居委会要调查留守儿童的人数、住址、年龄、家庭情况等,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其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如开展公益活动为其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环境,开展体谅父母的辅导活动,解决其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等。在活动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引导,如通过活动来赞扬并鼓励其继续发扬自律、自强精神,利用地方闲散的教育资源,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爱心服务队’,利用农闲时节,承担起留守儿童部分的课外教育工作,协助监护人共同教育管理好留守儿童。”
   七、“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研究总结与不足
   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近些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研究成果数量来看,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现象;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目前主要有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学习、心理发展等内容,而各方面的研究都对改善农村留守儿童融入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从研究方法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而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分析,使研究结果更具真实性。这些研究为留守儿童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参考,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对研究对象定义的界定缺乏明确性
   研究者对留守儿童年龄及其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界定存在差异。如,张长伟、沈斌指出“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未满6~18周岁的儿童。”相对的,杨玉兰则将农村留守儿童定义为“年龄在7~15岁,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外出务工,且回家间隔时间在半年以上,本人则留在户籍所在地,单亲看护或者他人代为照管且正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二)对研究内容所得结论缺乏一致性
   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学习、监护类型、行为、心理发展、社会交往及公共政策等内容。但是,不同学者研究同一内容时所得结论却不一致,这体现出二次研究的重要性。学者应充分考虑到与他人在分析过程中的异同点,得出新的研究结论,可大多数学者忽视了这一步。
   比如,詹欢和张捍东调查表明,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6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与监护人进行心灵沟通,30%的留守儿童直言恨自己的父母;蒋平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27.4%有焦虑心理,27.6%有抑郁心理,24.5%有恐惧感心理,22.7%有易怒心理,57.6%有过失行为,35.2%有说谎行为,71.4%有偷窃行为,30.6%有攻击行为,4.13%有破坏行为。黄艳苹等人测验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及非留守儿童。但是,留守儿童的问卷得分仍远低于该问卷的临界标准(即65分),这说明该留守儿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属于正常范围。由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否存在问题无法得到一致的结论。
   (三)对研究方法的使用缺乏灵活性
   以问卷、心理量表为工具而使用定量调查研究方法的人占绝大部分;以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为手段而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人较少,而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研究。但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及其留守时间都具有差异性,因此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考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进行小组工作时,案主同质性的高或低则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及质量。要想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问题,使用常见的问卷调查法是欠缺的,实地研究法则更适合此类的调查对象。实地研究是进行田野式跟踪调查,长期对留守儿童所表现的心理现状进行探讨,充分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需要,这对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起关键性作用。    (四)现有干预手段缺乏专业性
   社会工作者较之家庭、学校等具有更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也能加快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问题。但大部分学者只提出从家庭、学校和政府这三方面进行干预,缺少对社会工作介入的研究。兰燕灵、游慧霞等人证实“团体心理辅导可有效缓解农村留守儿童抑郁情绪,提高他们的自尊、自信心水平,辅导后留守组儿童的抑郁水平明显下降,抑郁症状得到缓解,对儿童个性的重塑有一定作用。”因此,社会工作者采取团体心理辅导方式可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融入问题,这是学校、政府和社会组织无法实施的专业性的操作方法。
   综上,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融入问题时,应准确说明其年龄范围且对以往文献应持谨慎态度,要结合实际情况和自身调查做研究;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时应灵活运用研究方法,这建立在学者十分清楚各研究方法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干预时,要反思常见干预手段的不足并思考从新途径进行干预,例如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融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相应措施,如此,该群体的心理融入问题才能得到质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沈斌.社会支持网络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2]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1).
   [3]胡义秋,方晓义,刘双金,黎志华,朱翠英,孙焕良,范兴华.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情绪的异质性:基于潜在剖面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03).
   [4]杨会芹,张波,郭雪萍,李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2).
   [5]张央央.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6]高亚兵.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普通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07).
   [7]马波波.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5(18).
   [8]纪中霞,陈水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基础教育,2008(10).
   [9]熊磊,石庆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J].教育探索,2008(06).
   [10]张长伟,沈斌.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02).
   [11]杨玉兰.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2]詹欢,张捍东.对“留守孩”引发的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党史文苑,2005(16).
   [13]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10).
   [14]兰燕灵,游慧霞,等.团体心理輔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 (11).
   *本文系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710320019Z”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043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