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产业创新政策的缺乏和失效是束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正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问题。基于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政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掌握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研究綜述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7-0025-02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新宠”。我国也高度重视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政策。2016年12月《“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印发,更标志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进入具体实施与加快推进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是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1],提升经济竞争力。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张和项目建设速度“迅猛”提升,但仍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关键技术掌握不多、系统技术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禁锢了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而究其原因,产业创新政策的缺乏和失效是束缚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正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问题。
  鉴于此,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创新政策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掌握现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以期为今后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研究现状
  自2010年我国提出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我国学者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演进、政策手段。如黄庆华(2011)指出,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转型背景下,重庆市应在产业选择、培育方式、发展路径、空间布局、扶持政策等方面做好谋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此外,刘澄等(2011)、费钟琳等(2013)等也进行了相关研究。
  2.培育政策取向。如朱瑞博(2010)指出,我国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要准确地把握技术经济的新范式,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开放式创新网络,创新产业组织模式和体制机制,形成产业资本主导金融资本的有机耦合系统[3]。
  3.产业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赵兰等(2014)实证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创新产出都要高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当从投入产出效率角度来衡量企业创新绩效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绩效要低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方面对政府补助的利用效率也低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4]。
  4.财税扶持及其政策研究。如尹小平等(2012)、土斌斌(2014)。
  5.金融支持及其政策的研究。如顾海峰(2011)、马军伟(2013)。
  二、创新政策的研究现状
  创新政策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创新政策及政策工具。OECD科技委员会(1982)指出,创新政策是科技政策与政府其他政策,特别是经济、社会和产业政策,包括能源、教育和人力资源政策形成的一个整体[5]。范柏乃等(2012)指出,创新政策是指一国或地区为推进技术创新活动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总和[6],主要涵盖经济、金融、科技、贸易、教育等诸多政策领域。对创新政策工具的分类,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如按照政策影响的层面不同,可将政策工具划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三大类;根据领域范畴,将政策工具分为法律法规、行业标准、金融税收;以政府介入强度不同,将创新政策工具划为强制型政策、自愿型政策、混合型政策等等。
  2.创新政策的演进研究。创新政策的演进研究主要包括:第一,创新政策演进的相关理论研究,如金雪军(2005)基于演化范式的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则从有限理性出发,强调政策制定者的学习过程,并在更宽泛的含义上提出了技术创新政策、技术以及产业结构的协同演化[7]。第二,针对某一国家或某一区域层面的创新政策演进历史研究,如刘凤朝等(2007)以创新政策的效力和类别为基本维度,分析了1980—2005年我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路径[8];范柏乃等(2013)指出,浙江省自主创新政策的演进经历了单项推进、组合发展阶段和体系建构阶段[9]。第三,不同国家或区域创新政策演进的差异描述,如李凡等采取定量分析的方式对中印技术创新政策在各阶段和全过程的演进差异进行比较[10]。
  3.创新政策的量化研究。创新政策的量化研究主要是针对创新政策的效力变化及其协同度进行分析。如孙文祥等(2007)借鉴 Libecap的思想,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技术政策的力度、目标、措施的演化及其协同情况[11]。周莹(2009)指出,日本从“知识的传播与扩散”向“知识的创新”的创新政策调整体现了各层面政策协同演进的特征[12]。李靖华等(2014)采用模糊数学中隶属度的计算方法,从协同的角度探讨2001—2012年我国流通产业创新政策的协同情况[13]。
  三、研究总结与展望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研究。科学合理的创新政策,可破除瓶颈制约,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近几年,国内外学者虽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做了一些研究,但涉及创新政策的内容却不多,并且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1.总体研究较少,即使有,更多地是参杂在产业政策的内容中,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领域所占的比重还很小。   2.现有学者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研究大多只注重从宏观层面进行分析,没有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对创新政策进行分阶段的探讨,缺乏理论深度和系统研究。显然,既有研究更多流于表面,尚未从根本上破除束缚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瓶颈。
  3.实证研究也相对较少,这就造成了研究提出的创新政策针对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够,严重影响了创新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鉴于学者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的研究则涉及很少,而这也成为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后续研究应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构建。同时,为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以我国处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创新政策实践进行研究设计,提出適应其各自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政策体系和具体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华东.技术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4):93-97.
  [2]  黄庆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政策演进与个案例证[J].改革,2011,(9):31-40.
  [3]  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4]  赵兰,周亚利.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绩效——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J].商务会计,2014,(2):86-91.
  [5]  陈劲,王飞绒.创新政策:多国比较与发展框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3-25.
  [6]  范柏乃,段忠贤,江蕾.创新政策研究述评与展望[J].软科学,2012,(11):43-47.
  [7]  金雪军,杨晓兰.基于演化范式的技术创新政策理论[J].科研管理,2005,(2):55-60.
  [8]  刘凤朝,孙玉涛.我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演变的过程、趋势与建议:基于我国289项创新政策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7,(5):34-42.
  [9]  范柏乃,郑启军,段忠贤.自主创新政策的演进:理论分析与浙江经验[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4):12-18.
  [10]  李凡,李娜,刘沛罡.中印技术创新政策演进比较研究:基于目标、工具和执行的定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0):23-31.
  [11]  孙文祥,彭纪生,仲为国.从引进到创新:中国技术政策演进、协同与绩效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2]  周莹.创新政策的功能耦合——日本创新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9,(3):134-138.
  [13]  李靖华,常晓然.我国流通产业创新政策协同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9):5-16.
  [责任编辑 吴高君]
  收稿日期:2019-10-08
  基金项目:2017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产业需求视角的辽宁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政策研究”(L17DGL004);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育苗”项目“辽宁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公共投资效率研究”(LG201936)
  作者简介:卢晶(1979-),女,吉林吉林人,讲师,博士,从事公共投资、产业创新与政策激励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60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