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流柱 佘 浩

  摘要:文章通过全国2007年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分析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指出了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从政府、中小企业本身和信息化专业服务商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2007)》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信息化状况如下:①信息化建设方面: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其中,44.2%的企业已经将互联网用于企业信息化;但是,只有16.7%的企业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有的网站只是做一些宣传,有的网站在上面开展业务、贸易、流通。32.8%的企业具有电子邮件系统应用,管理层有39.3%使用电子邮箱。其中老板为32.4%,基层员工为15.6%,还有26.2%的群体不使用电子邮箱,在使用电子邮箱的人员中,57.5%使用免费邮箱。电子邮件和其他的通信方式已经是现代企业,甚至每个人都常用的东西,但是在中小企业还不是很普及。②信息化应用方面:52.3%的企业具有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还不到10%。。已经应用ERP的中小企业仅为4.8%,86.2%的企业还没有用ERP,两个数字相加不够100%,就说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回答,可能也搞不清什么是ERP,而ERP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工作。中小企业网站以信息发布为主,其次才是开展电子商务。只有9%的中小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③认识和信息化需求方面:中小企业首先关注是的市场与营销,说明中小企业对于信息化的主要需求集中在解决眼前急迫的生存问题上,对于发展、创新和竞争力,应该说不是中小企业最关心的。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周期大概只有两三年,每年的变化都很大,所以他们更关心今年,最多考虑一下明年,第三年有可能就倒闭了,所以生存是他们最主要的问题,所以他们显然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无形效益、战略和管控等问题的大型企业;其次,17%的企业强调管理方面的需求;第三,13.3%的企业更关注客户管理方面的需求;第四,11.2%的企业强调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
  
  二、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不温不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问题和人才问题。还是在于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管理认识模糊。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介入程度尚不令人满意。尽管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不同程度开展了信息化管理建设,但他们并非全都对什么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如何实施信息化管理有透彻的了解,许多企业以为只要建了一个财务管理系统或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算实现信息化管理了。面对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抵制与阻碍,他们往往是用现代化的手段去重复、模仿传统的业务处理流程,而没有或者不敢去触动所有的管理方式、管理模式,更不用说变革组织结构了。一些中小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只是从加强数据处理能力、减少差错或节省成本等表面的作用去理解和认识。
  2.建设资金和投资规划问题。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合理利用有限资金,在现阶段,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在有限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我国中小企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中小企业对硬件的投资占到整个信息化投资80%以上,而配套软件投入相对滞后。这种“重硬轻软”的做法不仅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也使硬件设备收益-投入比偏小。有些由于前期论证不足,建了信息系统之后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造成投资浪费。由于自身特点,中小企业在做信息化管理建设时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缺乏在分析企业现状和经营策略的前提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周期漫长、实施复杂、耗资巨大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
  3.外部环境问题。中小企业管理程序变动很大,限制了企业管理软件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自身的局限,使得目前市场上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过于昂贵。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管理软件产品还不多或者不能很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后续服务也没有跟上。国外企业管理软件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很难为中小企业所接受。以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为特长的咨询机构极少,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监理机构太少,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项目质量无法保证。
  
  三、解决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为解决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我们认为应着重从政府、中小企业本身以及信息化专业服务商三个方面共同努力,解决上述问题。
  1.政府方面。整合政府要整合社会资源,支持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主要有:①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在信息化过程中,信息基础设施如通讯设施等不可能由中小企业自己来承担建设,为了提高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政府应投入资金加强信息基础建设,改善信息化应用环境;②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方法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针对信息化建设中,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可采取多种形式来解决。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增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政府应鼓励和支持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乡合作金融机构等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加强信贷支持。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各类依法设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投资。积极采取措施逐步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另外应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③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推动信息化,人才是关键,政府应构建一个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各类专业人才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企业培训和各种资格认证,组织典型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专业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等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其次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加强大专院校对信息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视复合型信息人才的培养,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输送专业人才。④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型的服务,由IT专家、学者组建专家组,联合各种咨询中介,硬件供应商等多方资源力量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的咨询和论证,帮助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给予技术支持等服务。
  2.中小企业本身。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管理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其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一定要让中小企业领导层对信息化管理有正确理解和足够重视。成功的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成为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契机,从而促进企业管理的优化。然而不少中小企业对这点认识不足。必须明白,企业管理信息化应致力于从深层次触动企业进行管理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重塑企业。从实质上看,信息技术的挑战是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开发普及知识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能力。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不在于设计一种更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而在于创造一种能使人们能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的管理环境。②合理安排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作为中小企业,能够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肯定不会太多,应该考虑怎样“少花钱、多办事”。中小企业绝不能盲目追求最新技术和产品,而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滚动式”的投资方法,认真分析自身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实施路线,科学、合理地安排实施计划。中小企业一定要摆脱以硬件设备为主的投资方式,要硬件、软件同时并重。由于中小企业涉及行业广泛、企业内部管理方式以及业务流程多变,在系统选型时要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③整体规划,选择合适的突破口。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规划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中小企业建设信息化管理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寻找合适的突破口,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目一方面财务软件大多实现了从核算型向管理型发展,且财务体系比较固定。另一方面建立企业网站可以向社会展示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扩大产品销路,而且有助于加强与客户的相互沟通。此外,中小企业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急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CAD)设计新产品。
  3.信息化专业服务商方面。中小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必须依靠IT厂商所提供的社会化与专业化IT外包服务。由于外包企业有通畅的软硬件渠道,中小企业可以得到更低价格的硬软件,这比企业自己设立IT部门成本低,而且企业可以专注自身业务;由于外包企业有专职的咨询和方案论证,可以保证管理信息化投资能够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外包企业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培训,可以提高中小企业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对于业务流程相对简单、应用需求相对单一、经营状况经常变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能选择使用那些系统复杂度高、使用难度大而又非常昂贵的信息化产品,这要求服务商要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规划方案和解决方案同时要脚踏实地、客观地为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的性价比分析,以中小企业的目标为己任,携手合作,期待双赢。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曹国法,樊勇(英).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89-95.
  [2]刘丹,王步飞.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研究[J].经济师,2006(2):56-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383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