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我国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方 晓 方焕香

  【摘要】内部审计,是指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本文主要是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内部审计 企业问题 对应策略
  
  早在19世纪的英国,内部审计就已诞生,随着二战后资本主义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更加重视内部经济管理,内部审计得到迅速发展。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内部审计是在政府审计的羽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985年8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要求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和大中型企业组织应当建立内部审计制度,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在各级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内部审计蓬勃发展。但是与社会审计和政府审计相比,我国内部审计不论是在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上,还是在机构设置、人员数量和质量以及在业务建设和职能作用的发挥上都明显落后,与西方内部审计的差距更大。现将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应策略浅释如下。
  
  一、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审计职能定位较模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职能,既不同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内部审计,也有别于西方国家内部审计。关于内部审计的职能,目前主要有这样几种观点。(1)单一职能论。这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因此内部审计的职能就是监督。(2)二职能论。其中有人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与服务两种职能;也有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和评价的职能。(3)多职能论。该观点认为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评价、鉴证、反馈等职能。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上的模糊,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使之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2、内部审计的客观性与独立性不强。独立性,即内部审计机构应独立行使审计职能,不受股东、总经理、其他职能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就不可能进行经常、及时、有效的经济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既表现在其机构的隶属关系上,又表现在其职权的授予行使上,还表现在审计的客观性上。从我国的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设置于管理层之下,在高层管理人员的授权范围内开展工作,为管理经营者服务,因此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强。
  3、审计资源分配不尽合理,审计效率不高。内部审计人员在考虑组织风险、管理需要及审计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做出合理安排。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不能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及时发现管理上的漏洞。
  4、审计人员配备不尽合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与水平,但我国内部审计人员中不少人仅熟悉财务会计业务,一些审计人员不了解本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难以提高专业能力;内部审计在有些单位的地位不高也使内部审计人员对工作缺乏信心和热情,这不利于调动内部审计人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二、完善与发展我国内部审计的对应政策
  
  1、内部审计职能定位避免两个极端。目前,我国有些企业片面强调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及生产经营的监督上,认为审计的主要职能就是查错防弊,其主要工作大都集中在财务领域。然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要求内部审计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的全过程,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从审计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内部审计的职能必须从传统单纯的监督控制转变为监督控制与评价相结合,并在不影响独立性的前提下提供咨询服务。相反,有些企业则过分拔高内部审计,认为内部审计具有鉴证、管理等其他职能,内部审计甚至被赋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和执行之责。与其他控制活动相比,内部审计的最大特点是不参与具体经营管理,其对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的监控,是对其他控制活动的再监控。内部审计若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则直接危及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当前,内部审计应在履行监督控制职能的基础上重视内部评价职能,通过审核检查评定企业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如何,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无论怎样发展变化,均不应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2、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途径。(1)提高内部审计地位。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与其他部门平行,有些甚至还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这样就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在业务上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在行政上向经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对于不设审计委员会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对董事会负责,并在业务上接受监事会指导。这种双重负责的组织形式,既有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利于其职能发挥。(2)合理利用外部审计的力量。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只审计二级企业,而不对同处一级的部门进行审计。即便进行审计,通常也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复杂的人际关系,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深入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可以依据不同的审计目的,委托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目的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提出具体的审计要求,由注册会计师来实施审计,通过外部审计来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内部审计人员和外部审计的有效互补,既可以解决内部审计机构人手不足、任务繁重的矛盾,又有助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准;提高内审工作的能力和独立性;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内部审计机构协调平衡好与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
  3、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从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出发,就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关键的控制点执行是否能有效控制薄弱的环节、治理和改进措施的可行性,评价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将不同的风险因素按照不同的风险级别分类,安排不同的审计资源。在制定审计方案时应密切联系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决策,确定重点审计领域。通常情况下,审计方案以几个重点审计风险为导向,这样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又充分利用了审计资源。
  4、合理配备审计人员,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为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切实发挥监督和管理职能,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具备相应的专业胜任能力。首先必须建立独立性的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要有外部人员参加(作为独立监事)且至少有一名独立监事是会计专业人士,这样才能为会计报表的质量提供合理的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构成,不仅要有精通会计、审计知识的专业人员,而且还要有通晓法律、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知识的专业人才,使内审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可以考虑聘用CPA担任内部审计人员。由于CPA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审查财务会计事项,分析企业整个经营过程,向公司提供管理建议,使其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内部审计日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也越来越成为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方式。但内部审计从机构设置、工作重点、审计内容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控制和监督效果。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是当前企业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443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