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个虚拟话题引出的现世之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邰筐

  这里记录的,并不是现实生活中人贩子贩卖人口和警察解救的新闻事件,而是最近在天涯社区等论坛由一个虚拟话题引出的诸多现世之忧。
  它的缘起是一个虚拟的话题:假如你被拐卖到深山给人当老婆,逃跑的可能性有多大?由此引出第二个阶段的话题,一个男性网友在某个山区亲眼目睹的“山区拐卖实例”,并延伸出第三个阶段的话题,“迷药很可怕,千万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说话”。帖子爆红以后三个阶段的走势和变化,客观反映出网民渐渐趋向理性的良好心态,和以往的网络事件相比,有不少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这是最近在天涯社区等论坛爆红的一个网络“奇帖”;长达51页,看完需要一整天;被网友评论为继“贾君鹏,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之后的“天涯最红帖子”。它引来了多达90.63万的看客,到记者发稿前,已有5055名网友参与了评论。
  
  缘起:一个虚拟的水帖
  2011年3月1日18点07分,一个网名叫 nieave 的女性在天涯转发了一个帖子,据她说,这是她和几个姐妹共同探讨的一个话题。究竟是不是她的原创不得而知。
  该帖文字颠三倒四,多有不通之处,略加整理后,内容大体是这个样子的:
  “如果有一天,你被人贩子卖到了大山里,穷兄弟几个人共享你一个老婆,有时候还包括他们爸。如果不从,会挨打;如果不小心生了孩子,一辈子就会绑在那里,再也出不来了;想打电话求救,手机被收走,缺乏任何通讯工具;想逃跑,一直有人看着你;就算真跑出去了,全村子的人都会去追,你翻过一座大山,还是一座大山,怎么样才能跑出来呢?”
  记者在网上查了nieave 的登记资料:女,生于1989年7月10日 (巨蟹座), 现居天津。粗略浏览了一下她以前发的帖子,基本没有什么文化含量,要么是娱乐八卦,要么是类似“大便时水老是溅在PP上怎么办?”的低俗搞怪话题。
  nieave发“山村拐卖帖子”的初衷是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给她的邮箱发了纸条,希望能采访到她,但她至今没有回复。
  
  开演:网络大戏一波三折
  网络作为一个屡屡在一夜间就能创造神话的地方,向来是没有常理可讲的。
  一场群体的狂欢就这样在一个帖子的浏览和评论中,集体无意识地开始了。网民开始疯狂跟帖,越来越多的跟帖引来更多瞧热闹的看客。当天晚上跟帖已经千余,看客超过10万。到记者发稿之日,这场好戏已经持续了半个多月,看客已逼近百万,戏仍然看不到尾声。
  冷静分析这台网络大戏上演的过程,它至少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娱乐版):五花八门的出逃方案
  这一阶段的跟帖主要围绕“假如你被拐卖到深山给人当老婆”的各种出逃支招:有严肃认真的;有离奇搞笑的;有娱乐八卦版的;有神雕侠侣版的;有科幻版的;有杀人越货版的。网友出的脱逃主意虽然有点馊,但对买主的痛恨,却是一以贯之。
  第二阶段(惊悚版):哥发的不是帖子,是忏悔
  多数人已经从之前的调侃中走了出来,跟帖带有较强的同情色彩,甚至有着揪心的痛。
  3月2日上午10:30,某女性网友“风中的小逆逆”转发了某男性网友“我是YD的分割线”的一篇以自己亲眼所见写成的山村拐卖女求救于他的文章。
  文章大体意思是说,他有次陪着父亲去一个山村访友,山里人很好客,村长亲自摆酒席招待他们,在酒桌上,一个端菜的年轻女人悄悄递给他一个纸条,上面写着“救我”。
  他偷偷询问村里的一个后生,知道给他写条让他救命的女子是山里从外面买回来的媳妇,像这种村里还有很多。但他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没敢报警,至今为自己的懦弱而不安和忏悔。
  文章写得声情并茂,多数网友被文章中女子的命运揪着心,纷纷发帖,要求文章的作者“我是YD的分割线”说出山村的名字和具体位置,但该文作者始终没有露面。也有网友怀疑是写手的杜撰,目的是吸引网友眼球。
  始终没露面的“我是YD的分割线”遭到无数网民的不满和拍砖。但更多的网友觉得要讨伐的首先是坏良心的人贩子。他们一边咒骂人贩子,一边晒出周围被拐卖的事例。
  有的网友还贴出了被拐卖妇女儿童的照片,留下了寻找人的联系方式,这时候,网友慢慢从一开始的搞笑气氛里走出来了,俨然开始了一场自发的网络打拐行动。
  而网友regainworld则推测这个地方是广东的潮汕地区。他的理由是这个地区向来被称作人贩子的天堂。除了潮汕地区,还有山东的济宁、菏泽、临沂,河北的邢台,河南的安阳、林州,福建的泉州。因为这些地方属于发达地区的落后区域,许多人贩子和买主法制观念非常淡薄,有些人贩子甚至认为替贫穷人家的女孩子找了个能吃上饭的婆家,自己是在“做好事”。
  regainworld还对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总结了一个规律:多数是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云贵川一带的拐卖儿童通常去往广东福建,尤其是潮汕地区;江西、湖北湖南的孩子主要被拐到山东半岛;西北地区的以向山西流动为主。
  第三阶段(危情版):迷药太可怕,不和陌生人说话
  问题的讨论转向如何防拐,网友已经开始理性地思考这个问题。发言的女网友越来越多,她们一边回忆和晒出成长经历中的某个危险瞬间,一边相互告诫遇到哪些人或哪些事要提高警惕。“迷药”一度成为这一阶段的关键词,它会让人瞬间意识模糊,受人操控,总而言之,可怕。
  网友还总结出了几条防范事项:女孩不要随意上陌生男子的车;独自在小巷里或偏僻处凑到你跟前问路的可疑人也要警惕;陌生人给的饮料更不能喝。作为反面教材,有的网友还推荐大家看电影《人口贩卖》和《坏男孩》;还有的网友建议女性朋友学习一点防身术等等。
  网友“我要枫叶卡”为此还总结出一套“安全指南”:碰到陌生人问路的,要马上站远点, 请他们找警察问路,然后迅速往人多地方走。为防迷药,出门要带瓶装水和口罩,一旦察觉异常气味和头昏,马上离开原地,戴口罩,喝水。对和蔼可亲的陌生女人要特别小心,对带小孩的陌生女人来搭讪的,更好加倍小心。女人害女人,一害一个准。平时还是要搞好人际关系,出门可以通知家人、朋友。一旦真的遇到被绑架,千万不要强行反抗。要假装顺从,然后慢慢想办法。
  
  “山村拐卖帖”缘何爆红
  在此之前,很多人对那些突然爆红网络的帖子记忆犹新。像“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天涯网友易烨卿和周公子斗富的帖子,以及《非诚勿扰Ⅱ》热播后,网友戏仿仓央嘉措的诗歌《见与不见》的帖子,都曾引起长时间的关注。
  尤其“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近乎调侃式的话,于2009年7月16日10时59分,在百度“魔兽世界吧”贴出以后,突然在短短几小时走红网络。许多网友纷纷悬赏寻问“贾君鹏 ”为何人,更有不少网友加入恶搞队列,把自己的网名改为“贾君鹏的妈妈”、“贾君鹏的姥爷”、“贾君鹏的二姨妈”、“贾君鹏的姑妈”……形成异常庞大的“贾君鹏家庭”。短短的5个小时便引来了超过20万名网友的点击浏览,近万名网友参与跟帖。一个突如其来的传奇事件,以不可思议的能量迅速红遍整个中文互联网,人人耳熟能详。商家甚至纷纷模仿“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网络流行语打擦边球借机宣传。
  那么,和以上热帖相比,此次《假如你被拐卖到深山给人当老婆,逃跑的可能性有多大?》的爆红又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呢?
  它们的相似之处或许都存在着某种偶然性,其爆红都是在无意识中完成的。
  不同之处是,“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更像一次集体的造句比赛,游戏和娱乐的成分很重,数以十万计的网友在用同一个句式的造句中完成了一次群体的狂欢,并从中得到了某种温情的抚慰,他们的眼神短暂地从键盘和屏幕上离开一会儿,朝着故乡和家园的方向回望了,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身影和黄昏的炊烟。

  而网友对仓央嘉措的诗歌《见与不见》的戏仿,更像一种古代的填词。词牌是固定的,老瓶装新酒,网友用仓央嘉措的句式不仅瞬间完成了文学性的解构,而且以谐趣调侃的语调完成了对生活和现实的反讽。
  至于易烨卿和周公子斗富的帖子与《假如你被拐卖到深山给人当老婆,逃跑的可能性有多大?》的帖子,不管从立场还是根本性上都与以往有了极大的不同。易烨卿和周公子斗富的帖子展开的是一次网络世界的反歧视大战;《假如你被拐卖到深山给人当老婆,逃跑的可能性有多大?》帖子的爆红,虽然也是从娱乐和调侃开始,却慢慢由一个虚拟话题引出了网友对现世的忧虑,多了一些沉甸甸的责任感。
  分析这四个帖子的爆红过程,不难看出,网友不仅有对现实的诸多不满,也有对温情的深情呼唤;从对歧视农民的暴发户的穷追猛打以及对人贩子的痛恨中,可以看出网友对现实的介入和担当的渴望,可以看出一种理性的回归。
  
  偶然事件引发群体焦虑
  “这起网络事件让我想起美国汉学家孔飞力先生的名著《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马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该书讲的是清朝乾隆年间“盛世妖术”的故事: 1768年,中国悲剧性近代的前夜。某种带有预示性质的惊颤蔓延于中国社会:一个幽灵――一种名为‘叫魂’的妖术――在华夏大地上盘桓。据称,术士们通过作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发或衣物,便可使他发病,甚至死去,并偷取他的灵魂精气,使之为己服务。
  一个莫须有的谣言,一种莫名的恐慌,竟然在1768年冲击半个中国,百姓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皇帝也为之寝食不宁。“这段历史证明了在谣言和情绪的传播过程中群体的放大作用,有时候一个偶然事件就会变成群体性运动的导火索。”马特说。
  在互联网和微博的时代,一个人既是读者也是作者,交流机制是群体的、互动的、充满想象的,通过特殊的信息和情感传导机制像蜘蛛网一样四处蔓延。网络空间里很容易围绕一句只言片语形成“话题”,再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和围观,大规模群体恶搞,以至变成不大不小的公共事件。从周立波对骂到王菲和方舟子的口水战,从“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到“山村拐卖”等等,不一而足。话题之所以形成,除了有些涉及广受瞩目的明星,很多无名网友的无厘头的帖子往往也会不经意蹿红。
  “这类帖子一般暗地迎合了社会群体隐秘的心理需要。比如‘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一句非常普通的家常话,但作为童年时代反复出现的话语,实际上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它使得无数人回忆起童年,瞬间勾起怀旧和乡愁,因此在人口高速流动、生活压力倍增的都市生活圈里像流感一样迅速爆发。”马特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鸣认为,“山村拐卖”帖的爆红与“贾君鹏”这种无厘头帖子的走红有根本的区别,后者只是网上某种无聊和寂寞的发泄,但前者有很深的现实关切,反映了人们对妇女儿童被拐卖现象的关注。
  有调查表明,在中国,从事竞争压力较大的行业、生活节奏较快的城市白领最缺乏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不仅与经济因素紧密相关,更与心理因素有关。“山村拐卖”帖子在天涯社区的爆红,就像一个鞭炮的引线,它引发的是一次群体的焦虑,其诱因恰恰是当下青年人社会安全感的普遍缺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王俊秀指出,曾几何时,不安全、危险、风险、恐惧等诸如此类的概念,开始被学界频繁用来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常态的注释,甚至还有人以“不安全时代”、“风险社会”来为当代社会命名。“‘不安全’、‘风险’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认同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安全问题也的确使世人感到了它的无法回避性。”
  在马特看来,“山村拐卖”帖子很“穿越”,属于典型的“角色扮演”网络叙事。最近很多有关打拐的报道和谣传,渲染出一种不安全的舆论氛围,基于网络空间一贯的对官方消息的不信任立场,很容易诱发一种受迫害妄想。谣言、想象和故事相结合,被某些网友以梦呓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像“贾君鹏”一样轰动的这种神帖再现也就不奇怪了。这折射出现代生活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这种社会焦虑是由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在民众中产生的压抑、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而这种心理状态如果从量变走向质变,就会形成社会张力,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
  马特认为,应该把社会焦虑当成一个社会问题来解决。第一,应当着重培育公民道德和公民责任,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在公共平台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辩论。第二,应当增强政府发布信息的及时性和公信力,对于公众关心的问题,往往越隐瞒越引发猜疑和恐慌,SARS事件后从法律上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但最近的“钱云会案”反映出政府的应对能力还是不足。第三,应当重视民众的这种普遍挫折感、不安全感,关注现代都市人群的精神诉求和社交需要,通过鼓励民间自发的公民运动、保护宗教自由等方式,抚慰现代人充满焦虑的心灵,释放社会压力,避免社会冲突。
  “这样一来,或许有助于缓解社会焦虑。”马特说。
  责任编辑:刘潇潇
  
  网友给出五花八门的出逃方案
  
  1.杀光买家全家,但这个结果还是跑不出去,全村人都会追你,弄回去还是个死。
  2.生个娃,掩护自己冲出去,这个时间不能太长,娃都长大了跑出去也没意义了。万一生了个男娃,以后讨不到老婆咋整,还要帮儿子在城里买媳妇。
  3.投毒,投毒和杀人效果差不多,会被抓起来弄死。
  4.装病啥的就不用说了,肯定不会带你去看。
  5.挑拨几个男人让他们反目成仇,这个不知可不可行,大家如果一起凑钱买的媳妇,一起用才划算啊。
  6.想办法自己飞出去最好,造飞行器不是很靠谱哈。
  7.勾引个精壮男,带自己出去,不晓得出去后会不会又被据为己有。
  8.可以于某个深夜在村里到处放火,趁他们救火的时候跑,说不定烧死几个,他们忙着办丧事,没空去抓你;也可以先干掉一个最恨的,毁容后穿上你的衣服,放火里烧了,大家以为你被烧死了,也就没人追你了。
  9.给他们吃没腌透的咸菜,没炒熟的扁豆,长芽的土豆大蒜头,没事就弄点相克的食物给他们吃吃,吃完虾子使劲给他扒橘子,吃完柿子就给他泡茶,他们病了要去医院,借口帮着联系医生跑出去。
  10.乡村的小男孩,随便捉一个做人质。就能让自己全身而退。
  11.就说自己有艾滋病,但不知道山村人懂不懂艾滋。
  12.去修整菜地,把菜地整理成 USA SOS,这样美国的侦查卫星就能看到信息,然后一定会来了解到底什么情况。
  13.逃到深山老林去,当一回白毛女。
  14.像杨过和小龙女一样养殖蜜蜂,然后在好多蜜蜂翅膀上刺上“救我,在山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00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