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杨乐乐 张宁

  摘 要: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数量逐年递增。这种现象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但留守儿童在教育与成长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校硬件与软件设备均较差、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健康隐患等。今年国家又颁布新的文件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文件中通过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等政策来实现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爱护。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16.083
  1 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概况
  从“乡土中国”到“流动中国”,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有一群孩子,他们在城镇化的洪流中被迫留在农村,成为一群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从《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项文件中,不难看出留守儿童是指留守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留守儿童这一现象的出现揭示了我国在发展中存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公共教育资源严重分布不公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全国妇联于2014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该报告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另外根据报告可以得出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大多数东部沿海地区的留守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中部地区只有少数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部分山区留守儿童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而西部地区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与大多数山区留守儿童都无法接受义务教育。
  报告中还提到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校园生活中的表现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均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包括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不太理想;与父母沟通存在更多障碍,与父母关系不太融洽;较易形成比较孤僻、自卑等性格特点。其中又将寄宿的留守儿童与非寄宿的留守儿童相比,发现寄宿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比较消极,个人生活习惯比较差,在学习上比较懒惰,学习成绩通常更不理想。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是无可替代的。然而当前,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孩子期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与陪伴,这是一件极其“奢侈”的想法。
  我国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与健康成长问题层出不穷,但人们普遍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最根本原因只是由于留守状态而造成的。社会应该意识到,孩子不仅属于家庭,更是属于国家,而且他们代表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2 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与健康成长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少年强则国强。目前,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自然而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必须引起社会各阶层的高度重视。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教育,这种教育方式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与教育,亦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与生活中形成一种既难以取得优异的成绩也不会健康成长的局面。
  2.1 学校硬件与软件设备均较差
  由于我国地域与城乡之间发展差异较大而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暂时无法实现教育公平。我国留守儿童大多数生活在农村或者山村,因此他们就读的学校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与城市学校相比都要落后一大截。
  2.1.1 教学住宿环境差,环境安全难以保障
  农村的学校建设不能够达到城市里的标准,尤其是山村的学校。留守儿童所接受教育的学校,教室里通常只有黑板,讲台,桌子椅子等。而中西部地区山区的教室,条件则更差。有的教室是一层平房,有的甚至是破旧的土房,黑板是坑坑洼洼的,桌子、椅子、讲台也都是破旧的、不配套的。城市的学校都是宽敞明亮,设备齐全。教室安装有空调暖气,冬暖夏凉,每个教室有电脑与投影仪。有的城市重点小学,每个教室还配有饮水机。这些条件,是农村与山区的学校无法满足的。
  部分农村的孩子学校离家庭还是比较近的,那么就不需要住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农村的,还有很多一部分山区的孩子,山区的学校并不能都保证提供有学生宿舍。提供宿舍的,孩子则可以在学校住宿,但由于是山区,住宿环境存在很大隐患。通常是一间大屋子住着几十个孩子,门窗都是老化的,每当刮风下雨孩子们就要忍受寒冷。而那些不提供住宿的学校情况更是令人担忧,孩子每天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来到学校,上完课之后,又要步行几十里山路才能回到家。山路本来就蜿蜒曲折加之路灯较少,而有时遇上雨雪天气步行会更加困难,甚至容易发生意外。
  2.1.2 师资力量差,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术有专攻,但农村或者山区的学校由于教学环境与工资待遇差,很难招到老师。农村的情况比山区会好一点,虽说不像城市里老师那样专业出身或者经验颇多,但是还是可以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然而由于农村的教师缺少进修学习的机会,在教学质量方面很难实现不断提升,这样在学习成绩方面会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孩子之间的差距。
  山区学校教师的配备状况,更是令人难过。除了在少数志愿者来到学校进行支教以外的情况下,通常学校的老师都是在村里选出一位知识水平较高的成年人来做老师。而这位老师则是全能的,既要教语文、数学、英语,还要教体育、音乐、美术。在遇到老师生病的情况下,孩子们只能放假回家。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读书,恐怕这些留守儿童连正常的义务教育都难以顺利完成。
  2.2 留守儿童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健康隐患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了父母的悉心照顾与呵护。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抚养监管,这些亲人无论怎样关心照顾他们,仍然无法替代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当孩子的生理或者心理出现问题时,他们也难以立马察觉并消除。孩子长期带着生理或者心理的不适生活与学习,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2.2.1 孩子缺少关爱,影响身体健康成长发育
  孩子在六岁到十二岁之间正是长身体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补充各种营养才能健康成长。留守儿童大多是生活在农村与山区生活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加上他们是依靠爷爷奶奶或者其他亲戚抚养,再亲近的亲戚对于孩子的关爱自然与父母无法比较。这些亲戚无法细微耐心地观察到孩子生理与心理体的不适,甚至有时孩子生病他们也未能及时发现。这些留守儿童大多数性格不太开朗不愿意主动与爷爷奶奶交流,孩子出现了心理上或者身体上的不适都更倾向于选择默不出声。这些儿童在十二岁左右身体开始明显发育,女孩会经历生理期,男孩会出现变声等明显的生理发育特征。孩子们遇到这些状况一方面由于缺少了解会出现莫名的恐慌与焦虑,另一方面自己的亲生父母不在身边更是感觉无人可以依靠。
  2.2.2 精神恍惚,容易出现抑郁症、自闭症、自卑等心理
  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孩子的心理会感到孤独,而这种孤独无助感无法得到正确的排解与释放便会越来越重。这些孩子在学校里,不喜欢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玩耍,回到家里也无人倾诉与指引,经常一个人发呆胡思乱想,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出现精神恍惚、抑郁症、自闭症、自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农村的老人只知道孩子只要不生病能吃能睡就是健康的,对于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是很难发觉。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连从事教学的教师都难以配备齐全更不用说配备心理指导老师。孩子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2.3 学业受到严重影响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好好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奏效。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于这些孩子将来的发展至关重要,由于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都较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因此与正常的孩子相比,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3.1 家庭作业难以按时完成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上课听老师讲课,课余时间是要自己主动学习才行,家庭作业是每个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老师课上布置的作业,一般第二天会检查和讲解。大多数留守儿童回到家里,主动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比较少见。他们要么是不想完成,要么是不能完成。不想完成,可能是由于过度思念父母无心完成作业,或者是由于叛逆就是不愿意完成作业。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归结为心理上的问题而导致的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不能完成这种情况而言,则大多是因为孩子没有对知识掌握透彻,回到家自己又吃不透面对作业没有能力完成。爷爷奶奶们年纪较大受教育水平也不高,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农村与山区没有辅导班也没有家庭辅导老师,因此孩子们不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
  2.3.2 学习成绩明显较差
  由于城市里的孩子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父母,生活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除了学习与玩耍以外再也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因此城市里的孩子只要认真学习,成绩都会不错。但是这些留守儿童由于思念父母,心理与生理出现的问题也较多,不能够做到心无杂念的学习,长期这样下去,本来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再者由于农村学校的老师受知识水平与教学方法的影响,本不能像城市学校里的老师那样精益求精的传授给学生知识。老师们缺乏渊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也不易取得明显的教学成果,这个原因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两者原因综合而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与城市非留守儿童相比相差甚远。
  3 国家针对留守儿童学校教育与健康成长提出新的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问题一直受到国家层面的密切关注,此次新政策的提出更是证实了国家对于这些留守儿童的关心与爱护。国务院于2016年2月4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下文中简称《意见》。这项《意见》从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强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四个大的方面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保护工作。
  儿童的教育既包括生理与心理的教育,也包括学校的教育与家庭的教育。根据上文所提出的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与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相应地从《意见》中属于四大方面的细小部分来提取与之配套的解决措施并进行分析。
  3.1 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
  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教育离不了父母的关心与教导。如今太多孩子处于留守状态,如果不能够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孩子们的这种留守状态很难改变。国家在《意见》中也强调,父母必须对孩子履行监护责任与扶养义务。至少有一方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如双方出去务工,则需要携带子女。对于不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的,村委会、当地政府要予以劝告、教育。对于孩子出现生理或心理问题的家庭,如果不听取劝告,则交由当地公安部门进行处理。这种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强制父母必须陪伴儿童的做法应该会使情况有所改观。
  当地政府部门与教育部门要保证留守儿童能够正常接受义务教育,对于不能够正常接受教育的留守儿童,要实行登记制度,明确辍学的原因,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辍学儿童重返校园。学校还要经常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讲座与班会,并定时为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进行治疗与疏导。学校与班主任也要经常布置一些亲子作业,让孩子经常与家长进行互动与交流。
  3.2 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
  当地经济发展不景气,农民工为了养活家庭才不得已背井离乡到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去务工。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会导致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当地政府与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多多引导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就业。不仅对农民工创业提供资金与技术的支持,还予以各种税费减免政策。国家一直以来对农民工实施免费培训与学习的政策,这项政策要由当地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积极贯彻实施,加强农民工就业的能力。
  各地民政部门要做好对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助的工作。农民工家庭一般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但是由于贫困户有限,不可能把每个农民工家庭都列为困难户,每月给以一定数量的金钱补助。除了此方法以外,当地政府与各部门还可以在住房、落户、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各尽其职,各司其事。各地要大力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符合落户条件的要准许落户,符合保障性住房的要纳入保障入房范围。所有的公办学校要允许农民工家庭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通过这些方法,使得更多的农民工可以留在家庭,关心与陪伴孩子的成长。
  3.3 发挥群团组织关爱服务优势,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多个微小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就会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上到国家,小到街道办事处,既有国家的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各种非营利组织,又有社会公民自发成立的多种规模较小的团体机构。呼吁这些组织,关注地方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问题。每个组织可以专门指派一名负责人进行留守儿童专职工作,并把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与健康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向组织反应,必要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汇报。总之各个团体组织一定要齐心协力,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要对这些儿童予以帮助,共同关爱当地留守儿童教育与成长问题。
  留守儿童通常生活在农村或者山村,离城市比较远。城市里的一些公民对于留守儿童生活或者教育中存在的困难情况可能不太了解,所以自然不会给予太多帮助。社会上的许多公民并不是不愿意帮助这些儿童,他们既不了解这些孩子所需帮助的具体方向,也不知道该通过何种渠道进行有效的帮助。当地政府、宣传部门、工会团体要经常组织一些宣传工作,把这些留守儿童的困难告诉社会民众,呼吁大家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与成长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亦君.61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能否被妥善照顾[N].中国青年报,2016-2-16.
  [2]李亦菲.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5.
  [3]李明叶.西南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分析[J].管理学家,2013,(13).
  [4]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EB/OL].http://www.gov.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7766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