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企业的风险一般包括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在近代的企业经营管理中,如果经营者忽略两者任何其一,都会使得企业的业务活动都受到影响。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的风险是现代企业经营者必然要考虑的一件事情。现代管理学中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降低财务风险,最终促进企业的有效经营,完成企业战略目标,提升企业价值。笔者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来降低企业风险。
  关键词:企业风险;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
  一、工业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所谓的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供、产、销各个环节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所导致企业资金运动的迟滞,产生企业价值的变动。或者说,企业由于战略选择、产品价格、销售手段等经营决策引起的未来收益不确定性。而企业财务风险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企业风险时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企业必须防患于未然,对企业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和衡量,从而降低企业经营与财务风险,增加企业价值。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建立的使各项业务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措施、方法和规程。内部控制可以通过内部单位间的联系和制约,加强企业管理,增加对企业风险的预测和控制能力。它就像是企业内部的神经系统,对于企业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做出相应的反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重要性就越突出。内部控制是否健全,往往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首先,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次,为了满足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管理者就必须面对各类风险,应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可以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进行有效评价,从而加强对企业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防范企业风险。最后,由于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
  二、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很多工业企业的管理者都已经有意识的在本单位实行内部控制,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要面对众多的问题。现将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具体如下:
  (一)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全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四十年,但是很多工业企业的经营模式都逃不开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尤其是国有企业受影响最重,因此,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受到原有制度的影响,对内部控制缺少全面的认识;而一般的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经营者往往是白手起家,缺少正规的管理方法培训,主观臆断在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虽然以上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营更加的国际化,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依然存在一些旧有观念,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认识不全,使得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现有工作方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种情况使得企业的内控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作阻力较大,制约了企业内控制的发展,延缓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工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一般包括职责分工制度、审批检查制度、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保管保卫制度、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反馈制度。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都已建立,但是由于相关的制度要和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结合,工业企业的生产工艺的不同,很多工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质上是极其混乱的。例如:很多工业企业的职责分工制度是存在的,但是分工十分不科学,多重管理或管理不明的显现普遍存在与企业中。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忽略了反馈制度的建立,即缺少奖惩制度。企业缺乏奖惩制度,无法对优秀员工给予激励,对懒惰员工给予惩罚,那么即使有好的内控制度,也无法激励员工。这种情况下,使得很多企业的内控制度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让其名存实亡。
  (三)内部控制存在的其他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的传递要求比以前提高很多,既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也要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做到及时有效的传递企业数据到经营管理者手中。这就需要有一个完整、高效的信息技术作为内控制度的基础技术支持。而不同的工业企业存在着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就使得数据的收集、传递存在着千差万别。管理者想要通过内部控制有效的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就需要有一套是很本企业的信息传递系统,而对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来说,这部分的成本是很多企業无法接受的,从而造成企业的数据传递出现问题,使得内部控制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企业风险。
  内部控制涉及到的并不是单一部门,而是企业整体。但是由于员工的对于内控制度的认识不足,造成对其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内控只是企业财务部门的工作,而非本部门工作;或者仅仅以为只是期末考评的一种指标。很多员工对于内控制度是很抵触的。这些错误认识都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无法在企业内部全面有效的起到作用。
  三、内部控制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
  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加强他们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为了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及时应对企业风险,企业要对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内部进行全面的培训。首先是从企业上层领导方面提高认识。要建立管理者对内控的重视程度,让其了解内控对于控制企业经营,应对企业风险的重要作用。其次是加强企业基层员工方面的认识。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的宣传内控制度,促使内部人员意识到内控制度在保护企业资产,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同时,对于表现优良的员工要给予奖励,表现差的员工给予惩罚,从制度上加强员工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不仅要建立,而且要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管理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例如:在职责分工制度上要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以及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在审批检查制度上要求明确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责任和权限,以及每笔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在会计制度上要保证会计信息反映及时、完整、准确、合法。企业管理者要意识到:制度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它是要贯穿企业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的。除此之外,一个好的管理制度不能照搬他人,要与本企业的实际工作相适应,否则就是“照猫画虎反类犬”。
  (三)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
  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传递极快的时代,每个信息的准确、快速传递,都可能是企业及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或者获得意外的收益。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健全。即使是小型的企业,在如今的时代发展下,都一定会进行现代化的办公。很多单位的信息化都是模块化,并没有进行有效的串联,这就意味着他无法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很多信息数据都是在事件发生后一段时间获取,使得企业管理者无法有效的应对。因此,如果想要在现今社会中有效的对企业各种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及时的应对,就需要有完善企业的信息传递系统。除了要完善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系统外,还要完善企业外部的信息系统,要将供应商、客户、市场供需、经济政策等外界因素都囊括进来,为管理者的内控工作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支持。
  企业的内部控制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企业的需求而不断进行演变的,虽然在我国计划经濟时代内部控制“英雄无用武之地”。但是笔者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内国际的竞争不断加剧,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而其以后也会不断的进行“进化”。
  参考文献:
  [1]肖丽红.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09):115-116.
  [2]陈潇怡,欧阳电平.企业内控信息化实施的规范化方法研究——基于领域分析与形式化方法[J].会计研究,2013 (03):72-78+96.
  [3]李晓霞.浅论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 (38):71-72.
  [4]欧阳宗书,王海瑛,万文翔,米传军.我国小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5 (08):3-10+96.
  [5]李奋.探究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会学习,2015 (16):143-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137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