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漫谈水乡老法三道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今看到湖城土特产店中售卖的包装精美的湖州三道茶,忆起儿时,母亲那一代承袭下来,老法制做的湖州南郊水乡小村的三道茶。通过母亲的叙述与儿时的记忆,还原水乡三道茶的老法制作工序,并简述水乡三道茶的品饮习俗与茶礼。以此领略水乡质朴的茶文化传承之美。
  关键词:三道茶 老法 习俗 茶礼
  讲起水乡小村,吾村位于湖州南郊的和孚镇,村子的地理位置位于吴兴区与南浔区交界处,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桑叶地、小鱼塘、连片的水田……,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之美誉。古往今来,村民都有客来敬茶的礼俗。因此茶的品质优劣,体现了各家女主人的手巧程度,所以家家会用心对待自家的茶事,并会在左邻右舍窜门噢茶中小斗一番,品论各家茶的好吃程度,总结小经验,学习好方法,让来年茶做得更好。当然,此中的斗茶不能与宋代的斗茶相提并论,这只是民间小村的一场质朴愉悦的小茶事。
  说起茶,现在我们一般都叫“喝茶”,但在湖城方言中都称为“喫茶”,每到窜门,主人都会说,“来,噢碗茶再走。”在农村,都喜欢用一种小碗泡茶,而且老人都喜欢称呼此碗叫“茶盏”或“公(近音)碗”。一般农家都是一碗两用,平时盛饭,客来泡茶。此小碗大概口径在4.5-5.5英寸之间,有青花蓝边的,有五彩花卉的,有百子图的,还有喜字金镶边的等等,各家有各家喜欢的图案,大部分人家还会在碗底(正面)刻上男主人的名字,以便在村里有喜事时各家互相借用归还。拿起噢茶,看看也是个趣事。
  碗趣、茶趣,尽在水乡三道茶中体现。这三道茶依次为:镬糍汤、熏豆茶与绿茶(甜茶、咸茶与清茶)。
  一、头道茶:镬糍汤
  (一)原料
  农家自种土糯米,米粒,椭圆形。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丰富,为温补类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糯米,脾肺虚寒者宜之。
  (二)制作
  镬滋,它是古老华夏民族的饮食智慧之一,历史渊源流长,史记有载唐天宝(公元748年)年间开始作为贡品。
  镬滋的制作,也不是人人可以尝试,村子里总有两三位做镬糍的能手。每到有人家需要做此美食,就会请上一位邻里的镬糍师傅来家中忙活。只是义务,管饭就好。
  制作镬糍,一定要在江南水乡特有的,搭建讲究,正面還会画上很多吉祥图案的大灶头上操作。灶头在我们这儿是一个家里最为亮眼的厨房主心骨。主人家要将糯米淘洗后,蒸熟,并要比平时的糯米饭稍软些,以此使用为佳。师傅先检查大锅是否因炒菜而留有油渍,一般不用化学洗涤剂来清洗,而是用芋艿最大块茎切开,用力涂抹锅子表面,直至油渍消除,再用清水洗净。等锅干燥后,用特制的木柄小铁铲,取适量一团,放入灶上当头的大锅里。然后用铁铲用力撵捣,再逐步、慢慢地将撵碎的米饭,粘刮在锅壁上。仅靠长久以来的经验来决定镬糍的厚薄。在反复刮撵下,师傅觉得厚薄适中时,会稍等片刻,等充分烤干后,用铲子“哗啦哗啦”将一条条的粉白的锅糍带着卷从锅壁上铲下来,冒着热气,被快速的盛到一旁的罗筐里。动作一气呵成,在热烫的烟气中,熟捻的重复着整套动作。
  制作镬糍还需要另一个人的配合,那就是负责烧火的人,只有两个人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能做出上品的镬糍。对烧火人来讲,火候的控制要求相当高,火旺了会焦,火小了难以成形,这烧火在这儿是一门高超的技术活儿。做出来的镬糍好不好,那就看师傅刮撵手法的厉害程度了。太厚很难用开水泡蔫,容易粘牙影响口感;太薄又易碎,一泡就成糊糊,卖相不佳。所以厚薄恰当好处,才能即食脆香,泡之,会随开水的注入迅速软化。大大小小不规则的白色软糍片片,随着小瓷匙将汤水的舀起,如小段宽面般挂于匙上,入口滑糯,辨昧即化,那真是儿时的昧道,很难忘怀。
  (三)食用习俗
  镬糍的调味,可咸可甜,也可在煮糖蛋时放入,既顶饿又好吃。如有新客(方言,意为“新女婿”)上门,就得先泡上一碗,做为头道甜茶,意为:“甜嘎甜(方言),甜一年。”另有习俗就是在有人家快要新添良儿时,邻里都要“端汤”,即每家都会给主家送一些适合产妇食用的食品作为礼物,其中一定要有镬糍。
  二、二道茶:薰豆茶
  (一)原料
  薰豆、苏子、常枳(音同)皮,以上是最为老法的三种原料。倘若没有苏子,以芝麻代替(芝麻以白芝麻为上),或两者皆入;如没有常枳皮,也用桔子皮代替;也有加入丁香萝卜丝(自种的一种很小的胡萝卜,经切丝、腌制、晒干而成)、香豆干丁,绿笋干丁(一种本地山里的小绿笋经过水氽、盐腌、轻晒等工序精制而成)。热心好客者甚至会在茶中投入一枚制成蜜饯的橄榄,令茶汤的滋味更加丰富。
  (二)主要原料之制作
  薰豆,以9月和11月(最后一季黄豆)两个时间的黄豆为最佳原料。9月的豆子要选用嫩豆子,不要充分成熟,这样成品的色泽会更为鲜绿,口感更为嫩脆香甜。而11月份成熟的豆子因其豆形成扁平的椭圆形俗称“踏扁青”,此种豆子做出的成品,久存色泽仍旧翠绿,而且口感是最为嫩脆的一种。薰豆的制作方法比较繁复,耗时也比较长。整棵黄豆的植珠砍回后,把豆角摘下,分捡出颗粒包满的,手工剥出豆子,用水洗去豆衣,入滚水氽至八成熟(不能太熟也不能不熟,试尝没有生豆子的豆腥昧即可)捞出,沥干水份,放入少许海盐拌均备用;另外还有一种方法是先将豆角烧熟,再把豆子捏出,这种方法虽然少了剥豆子的繁锁过程,但成品色泽会偏黄,口感次于前法。所以讲究的人家都会选用第一种方法。
  等豆子第二次沥水后,在灶头的大锅上架一个木框铁丝筛,把豆子平摊在筛子上。开始时用旺火,并要不停地翻动豆子,在让豆子快速烘干的同时,以免烤焦。然后,随着豆子的逐步干燥,火要越来越小,翻动的频率可以越来越少,最后在基本干燥时,把灶堂中的炭火用草木灰盖住,让其慢慢烘烤。整个过程大概要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等成品薰豆安全干燥后,放入棉布袋中,贮存在石灰瓮中即可。   苏子,一般是生长于江南的一种紫苏的种子,在农历9月时种子成熟,把种子穗采摘下来,揉出里面的种子。种子色泽乌黑,呈圆形小颗粒,细小如芝麻。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然后放锅中翻炒,翻炒的速度要快,不然会容易烤焦,等到听到噼啪的爆响声,并有香味散出,此时已经炒熟,可以起锅摊凉备用。芝麻的炒制方法同上,可随口味、喜好自行决定是否添加芝麻。
  常枳,是生长于江南的一种苦橙,芸香科植物,法文亦称为”酸橙树”,传说苦橙原产中国、日本,在公元1200年,由阿拉伯商人引进欧洲,后来在17世纪时,被意大利,西班牙与法国植物学家广为使用。苦橙全身是宝,苦橙皮有开胃理气的功效。在水乡,苦橙被称为常枳,常枳长到农历9月,便可采摘,其为色泽青绿的圆形小果,气味芳香。将采下的常枳洗净,用小刀把果实的皮一划为四,然后剥下,果实弃之不用,也可用糖腌制食用。常枳皮剥下后,要把皮里面的一层白膜刮去。如不刮去白膜,茶汤昧道发苦,汤色混浊。然后再切成1毫米左右的细丝,放入炒好的苏子、芝麻,少量盐拌均,装入玻璃瓶或陶罐中保存即可。
  (三)泡饮与习俗
  薰豆茶的冲泡方法很简单,把事先准备的常枳皮,薰豆、丁香萝卜丝等放入碗中,冲入沸水即可。茶汤中青绿的豆子上下沉浮,苏子与芝麻如星辰般洒于茶面,汤色清亮,滋味丰富。
  噢薰豆茶是一件极为享受的趣事,先喝茶汤,喝完后,把碗倾斜一定角度,轻拍碗壁,把碗中丰富的茶底轻拍上来,然后一点点品尝,益趣横生,茶料在水的浸润后,咸淡适中,味道极好。
  平时家中来熟客,特别是女客,一般只泡一杯薰豆茶。如若客人喜欢绿茶,还会在薰豆茶中下入少许绿茶,一起冲泡。在婚庆,上粱等村中喜礼上,薰豆茶会做为第二道茶奉于前来的贵客,让来客在品尝完甜甜的镬糍汤后,再来一碗咸淡适宜的薰豆茶。
  三、三道茶:清茶(绿茶)
  (一)原料
  农家自制绿茶。
  (二)茶叶炒制及泡饮
  村中几乎每家都有自家的茶叶墩(因这里的茶树是灌木型,所以茶树会培植成一丛丛的样子,故名墩。)。经有关专家评测村中茶树为鸠坑群体种,一般栽于桑叶地的阳面或屋后自留地,与桃树等同栽,或种于竹林边上,每年加以修剪,施农家有机肥。
  采茶季时,在清明前,采一季嫩芽,一般为单芽、一芽一叶等,这是一年中最为鲜嫩的茶芽。此茶炒制后,会放入石灰瓮保存,用来待客。而此后采的二茬三茬四茬甚至五茬,都为清明后的叶芽,大都已充分成熟,炒制后,用来当口粮茶。
  茶叶采摘时,大多人家都用一种名为“杭州篮”的竹编小篮子盛装。采完后及时回家,在灶头上,用烧水的大锅炒制,烧水的锅一般不烧菜,无油烟昧,有利于保持茶味的纯洁度。
  制茶需兩人配合,一人烧火,一人炒茶。火起灶堂,开始稍大,等锅干燥,倒入茶叶快速翻炒,直至茶叶萎蔫,再把茶叶捞起放入准备好的木托盘内,趁热进行充分揉捻。鲜叶嫩度高只需揉捻一次,鲜叶较粗老还要复揉一次。母亲说,揉捻使鲜叶中水份流失,这样可使干茶香气更郁。打散后,放入锅中继续以抓起撒落的方式翻炒,直至茶叶基本干燥,改小火,继续在锅中翻炒至整体干燥为止。最后,捞起茶叶,在锅中放入棉纸,把已干燥的茶叶进行微烘。此时灶堂里的明火息灭,在炭火上蒙上一层草木灰,让余温降到合适的温度,把茶叶静置微烘,期间稍微翻几次。等茶叶变的干燥易折时,放到托盘上晾凉。常温后,干茶色泽墨绿,条索紧结微弯,用棉纸包好,放入石灰瓮中保存即可。
  如有客人来访,如果是男客,喜欢清茶的居多,就会用“茶盏”,放入茶叶,用水缸中屯积的河水烧开,直接冲入碗中,碗面会飘腾起几缕雾烟,清香馥郁,茶汤嫩绿,滋味浓醇鲜爽。
  清茶,在很多重要的喜俗中做为待客的第三道茶也是最后一道茶,使品饮者体会到人生百昧,回归平淡的无味致昧。
  水乡三道茶的老法袭承,让现在忙碌的都市人,暂时回归质朴的乡村生活,特别是母亲的味道,可以暖暖包容一切世俗的尘嚣,让心回归宁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0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