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长三角区域交通通勤一体化与青年认知度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长三角区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是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重要地带,也是辐射亚太乃至世界的主要门户。该区域产业众多、活力充分、人才聚集,交通较为发达,但与国家提出长三角经济区发展战略要求还相差甚远,需要不断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和补短板,其中加快交通建设,高质量为经济发展服务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更准确掌握本区域居民出行状况及需求,我们选择了青年群体进行交通通勤状况调查,来发现该区域居民相对交通领域的诉求,同时为政府制定和落实长期发展规划提供较为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 交通通勤 一体化 青年 认知度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起步最早、基础最好、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地带,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包括苏浙皖的26个市,承担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龙头”作用。2018年6月三省一市通过并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的交通互联互通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它是实现人流、物流高效配置的重要保证。今后随着交通一体化建设工作的逐步落实,将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长三角经济建设。
  一、长三角交通通勤现状
  2018年初,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钮心毅领衔的研究小组选择了上海与周边城市15个长三角城市群,做了基于手机信号的长三角地区大数据跨城通勤研究,并根据长三角区域所有手机用户中中国联通用户的占比约为20%左右,推断出每日来沪工作的长三角人数约达5万余人,在沪居民出城通勤的数量也约在3.5万人左右;其中约有80%以上是苏州居民前往上海工作,其次是浙江嘉兴一带,约超总数的10%。另外因各地区产业不同,人们的通勤流向大多集中在两城的交界;之外,还存在明显的苏州中心城区至上海中心城市通勤,且人口分布基本沿苏州城区到苏州工业园区,再到上海市中心的高铁沿线;而嘉兴前往上海市中心工作的人群仅占所有跨城至上海市中心通勤人数的2.4%。另外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上海安亭站—江苏昆山花桥站)正式开通运营后,增强了昆山与上海的联系。如此大规模的跨城通勤交流,体现了长三角交通通勤的深度融合。
  二、青年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认知状况
  (一)上海青年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认知状况
  我们把青年分为在校大学生和在职青年二个群体,并选择几个相关指标做了随机抽样调查,以了解他们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认知状况。
  对“最能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带来哪个变化?”调查时,46.1%在校大学生认为是交通一体化(例如:动车/ETC、互联网互通/公交一体通);在职群体占比是43.3%;二者的认知度基本一致,但都低于50%,说明很多人对交通一体化的便捷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近一年往来长三角各地区的目的有哪些”的调查情况。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有64.12%的人选择了上学;在职群体中只有21.85的人员择此项,但49.3%的人选择了出外旅游娱乐休闲项目。说明上海不同群体出行目的是不同的,但都享受到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便利。
  对“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满意度调查情况。在校大学生中有58.7%的人表示“满意”;在职群体中有60.1%的人员选择“满意”。数据分析显示超过半数的人选择满意,但不满意度在上升。(见图1)
  对“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评价。大学生群体满意度选项为57.3%;在职人员占比分别是61%。可见,各群体超过一般的人对长三角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评价满意。(见图1)
  对“长三角公交卡异地刷卡功能”满意度调查。在校大学生的占比分别是56.1%,23.4%和5.4%;在职人员则为55.7%,26.7%和6.9%。选择满意的人数都超过了50%,但是,不满意选项在职人员略高一些。说明人们对该功能有更高的要求。(见图1)
  用“近一年出行目的”与“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满意度调查的交叉分析。在校大学生出行主要是上学,他们的满意度是58.7%;在职人员出行目的主要是为了工作、学习和旅游等,他们的满意度是60.1%;在满意项的选择上呈现在职群体略高与在校大学生;说明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目前还未能满足他们出行便捷性需求(见表1)。
  用“近一年中出行目的”与“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通勤满意度交叉分析。对该系统使用持满意态度的在职青年比在校大学生高,这是因为他们因工作、旅游等出行较多,独自驾驶交通工具出行较多,感受更深刻(见表1)。
  用“近一年中出行目的”与“交通卡异地刷卡功能” 满意度调查交叉分析,学生群体与在职人员对该系统上线使用满意度比较一致(见表1)。
  针对上海居民对长三角交通通勤认知状况调查,我们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首先,人们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有一定的认知,对政府推进该项工作所付出的长期努力持肯定态度;第二,明确表达了交通通勤的体验状况,各项调查指标的满意度是比较高的;第三,不同群体对交通一体化体验有所不同,在校大学生群体,他们出行目的多是上学和旅游等,但频率没有在职群体高,所以认知度比在职群体略有不同;而在职群体因工作、生活等原因出行频繁,他们对目前交通一体化认知度最高,对出行的便捷性体会更多,但要求更高,不满意度也略高。这些特点都说明交通一体化给人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长三角(不含上海)居民对交通一体化的认知状况
  此次被调查者总人数有5241人,分别来自长三角的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合肥、芜湖等共六个城市,占比分别是12.94%,16.92%,15.36%,23.91%,15.13%和15.74%。
  一是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中三个指标“对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评价和 “交通卡异地刷卡功能”分组评价。在校大学生和在职群体由于异地读书或是工作、出差及旅游等原因坐各类交通工具出行机会很多,对交通一体化感同身受,所以满意度较高;同时,认为感受一般和不满意的人员也较多。(见表2)
  二是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建设中三个指标“对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建设”“高速公路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评价和 “交通卡异地刷卡功能”做总体评价。全体人员的满意度在63%-69%之间,说明长三角交通一体化通过多年努力有了很大改善,让居民出行变的更加便利,并获得极大地肯定。见下图:(见图2)
  当然交通通勤一体化建设并不完善,如超出40%的居民没有表示满意,所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积极推进,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省市及周边城市圈的高铁、城际铁路、公路及水路一体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推进。
  通过对上海及其他城市群青年对交通通勤一体化认知状况研究发现,他们有高度的相似性,交通一体化建设给青年带来很多生活便利的同时,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还有很多环节需要完善,需要进一步发展建设,才能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1]杜晨薇.《数万“长三角人”每天往返上海,苏沪通勤联系最紧,花桥如同上海“郊區新城”》上观: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97553 上观新闻.2018-07-24 .
  [2]《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中国ti网 2010-06-22 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0)1243号.
  (作者单位: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05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