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智慧城市作为世界范围内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正在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对智慧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深入,正处在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4个层次的内涵特征;从目前我国智慧城市研究和建设现状两个方面,探讨了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02.087
  [中图分类号]F719;F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0)02-0-03
  0     引 言
  智慧城市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数字信息基础设施为平台,实现人口、环境、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为目标的全新城市形态,是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智慧城市对城市经济转型、居民生活方式变革、环境保护和社会管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基于不同的视角、理论和实践对其内涵给出了不同的定义,随着实践推进、研究深入、新技术应用,智慧城市的内涵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展。智慧城市的理念为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路径,很多国家与城市均将智慧城市作为未来的发展模式。紧随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智慧城市发展步伐,我国也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国家专项规划。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创新社会治理”,为城市治理与发展描绘了新时代的智慧图景。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一些地区智慧城市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从宏观来看,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而且进度水平参差不齐,与国外成熟的发展阶段具有一定差距,深入理解智慧城市的目标、内涵和建设方法十分必要。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智慧城市的内涵与特征进行界定,给出智慧城市构建的总体框架。基于此,对我国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1     智慧城市的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智慧城市内涵特征界定不一,如:有文献将其定义为科学、技术和应用3个维度;有文献基于创新视角:将其分为技术、组织和政策创新3个维度;有文献界定为技术、应用和社会3个层次等。智慧城市是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复合巨系统,建设内容包括网络信息基础设施、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治理等系统性内容。本文通过整合相关文献对智慧城市的构建目标,将智慧城市的内涵界定为4个递进的层次,即系统性的资源整合、智能决策支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1.1   系统性的资源整合
  智慧城市可以理解为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统一体,是城市管理科学和信息工程科学的综合。资源包括各种信息、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资源整合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直接无障碍的联通。智慧城市建设的主体涉及政府、行业、企业、非营利组织和公众等,参与各方的目标需求差异明显,要全面系统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从总体战略规划到具体实施的各个环节,需要充分协调各方关系,使各方积极共同参与,对各种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实现互联互通。
  1.2   智能决策支持
  王家耀院士指出:智慧城市,就是让城市更聪明,本质上是让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更聪明,即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对城市的各种活动进行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在完善的基础设施前提下,广泛搜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分析处理,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各种先进的技术为支撑,实现对经济社会各方面事务的有效预测和监控,协助领导者做出科学决策,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从而为公众提供更加智慧的服务。
  1.3   城市可持续发展
  智慧城市的发展必须关注绿色,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為目标导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与应用将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浪潮,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能源和环境问题又给城市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构建低碳化、节能化的城市环境,经济繁荣与可持续发展需要有机统一。
  1.4   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和利益,使技术真正方便和服务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享受到智慧电网、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系统为他们带来的安全、舒适、便捷的服务。积极扩大服务覆盖面和惠及面,使社会公众都能从中获益,从而充分调动各个群体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吸引各个建设主体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中,从而形成持续、良性循环。
  2     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2.1   缺乏整体性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指导,在统一的架构体下,分部门、分地方、分项目实施。我国尚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整体方案,导致两个问题:一是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二是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多方面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系统交叉,投入巨大却收效甚微,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智慧城市建设既要统一宏观标准,又要凸显城市特色。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统筹协调各地区、行业、部门、领域间的发展,增强智慧城市建设的宏观规划引导。政府应制订根本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顶层设计方案,内容主要包括:设计完整的宏观架构体系;基础设施保障目标;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时间阶段性的建设计划,明确每个时间阶段的建设任务;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分配方案、协调和沟通机制、信息互融互通方案等,实现宏观整体优化。不同城市的经济、自然、历史、人文等独特的风格特征呈现出不同面貌,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城市的基础和特点,制订各城市特色化的重点建设方案,有选择地发展智慧产业,实现地域合理分工,构建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如感知北京、生态沈阳、智慧港口宁波、幸福无锡等,使整个建设过程保证效果、提升效率、节约资源、凸显特色。   2.2   建设运作模式单一
  智慧城市建设运作模式的本质是政府、企业、机构、公众等各个主体的关系问题,即:投资、建设、运营的关系;利益与风险的关系。目前,国内智慧城市投融资和商业运作的模式主要有5种,分别是:政府独立模式;政府和企业共有模式;政府投资委托企业建设运营模式;政府牵头建设-运营-移交模式;企业独立模式。现阶段,我国智慧城市大部分投资建设主要由政府完成,建设工程量巨大,政府财力有限,而且尚未明确盈利模式,企业和社会资本不愿意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纵观各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发达国家已经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取得了相对成熟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多种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个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多主体投资、建设、运营构成的协同机制,明确各方的责任与权利、风险与利益,有效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顺利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建设初期,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建立统一有效的领导机制和跨部门协调机制,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和公共应用平台等前期投入大、公益性强的基础性工程;建设中后期,应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以市场为主体、多样化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2.3   资源整合能力不足
  IBM公司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起来,使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宏大的“系统之系统”。然而,“信息孤岛”依然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资源整合的最大障碍。在管理层面,城市部门横向协同困难,行政分割、管理分治的现象普遍存在;在技术层面,智慧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系统之间信息转换和共享困难。而且,城市各部门在长期信息化过程中积累了海量数据和信息,短期内较难实现跨部门的信息转换和互通。要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在管理机制上,需要建立各部门、各行业的数据和信息传递的标准和规范;在技术上,需要按照城市系统架构收集数据信息,搭建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保证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安全,还需要合理设置管理信息系统的权限机制;建立描述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标准,在信息输入、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和输出的各个环节,控制信息的访问权限,既要实现城际之间、各部门之间各类资源的共享与融合,又要合法合理维护信息安全。
  2.4   研发投入低,难以支持智能化发展
  城市信息通信技术和各项智能技术对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能够提升城市整体系统的运作效能。虽然我国在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但仍存在困扰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障碍。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包括:泛在计算、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多网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智能应用成为制约智慧城市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大数据分析和管理技术、智能计算技术、深度学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和突破,各种技术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拓展。如果缺乏这些技术的有力支撑,就难以形成智慧城市内涵中的智能决策支持目标。技术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人才。据IBM《智慧城市红皮书》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智慧产业人才缺口在800万人以上,智能领域缺口在100万人以上。解决此问题首先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人才引领技术的创新战略,发挥创新人才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技术攻关中的作用。针对创新性人才需求缺口的问题:一是培育,积极响应国家“智能+”政策,有针对性地培育一批知识丰富、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二是引进,依托重大项目、工程和重点企业,引进海外优秀人才,培养高端领军人才;三是整合,对已有的不同部门和行业的人才资源进行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人才的效用。积极探索和采用各种激励机制,提升科技人才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建立创新人才储备机制,不断挖掘和培养具有科研潜力的储备人才,为智慧城市的长期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2.5   效益导向性弱,难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我国城市经济的規模和速度迅速扩张,但是总体上还是通过传统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发展经济,伴随而来的是高资源消耗和高环境污染的代价。目前,经济发展并未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轨道上来。要想给城市经济发展后续提供强大动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将新兴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到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大力培育与经济发展相关的智慧产业,推动新兴经济的发展壮大。地方政府容易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形象工程”,导致投入巨大而收效甚微。解决方法主要有两点: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城市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合理配置各个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挖掘和创造更多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智能产业,真正实现新兴技术的价值,实现智慧经济的增长;二是大力培育数字经济智慧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企业理性投资,建立规范的投融资机制,构建人才、知识、资金的良性循环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6   可持续发展理念尚未有效贯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快绿色、智慧、人文的新型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是在维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以可持续发展和智能环保的方式对城市进行建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不受破坏,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是生态环境一直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智慧产业尚未形成绿色产业链,传统制造业生产的重污染、大排放现象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其次,公民对绿色宣传理念的接受程度较低,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未被广泛深入地接受。针对环境问题的对策,首先,做好顶层设计,要在政策上真正构建绿色低碳、生态保护的政策理念,将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其次,企业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将绿色环保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运营过程,勇于革新,在保护自然的征战中发挥中坚力量。最后,将绿色环保的概念植入公民教育、就业的方方面面。如:上海实施的垃圾分类政策等,要从观念、制度、运营机制上予以相应变革。智能和绿色对智慧城市的构建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自然生态会因为智慧城市的绿色建设受到保护,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会因为自然生态而进一步增值。   2.7   民生服務体系尚不健全
  “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终极目标。在“智能+”政策的指引下,国家正在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业务协同,推动信息技术与居民生活深度融合,努力提供全面的公共社会服务,但目前很多城市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的初级阶段。智慧城市的全行业和领域应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即使特定行业的建设也需要较长时间。公众在短期内难以见到智慧城市带来的成效,导致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通过多样化宣传手段,描述未来智慧城市的愿景蓝图;二是需要优先发展民生相关的、人们最关切的痛点领域,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政府等,使人们切实感受到智慧城市带来的优越性,充分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广泛的社会力量支持;三是在示范作用的带动下,依据公众需求轻重缓急的顺序进一步拓展,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降低建设风险和难度,达到稳妥推进、良性循环的目的。
  3     结 语
  国内智慧城市建设仍处在探索和试点的发展期,虽然一些代表性的城市在特定领域取得了较大成功,但大部分城市的建设仍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从资源整合、智能决策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4个维度对智慧城市的内涵进行了诠释;进而依据这条主线对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运营模式、资源整合、可持续发展、民生服务等方面对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董庆玲.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维度[J].人民论坛,2019(7).
  [2]王家耀.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J].测绘科学,2014(5).
  [3]房毓菲,单志广.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法研究及启示[J].电子政务,2017(2).
  [4]郭雨晖,汤志伟,翟元甫.政策工具视角下智慧城市政策分析: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J].情报杂志,2019(6).
  [5]尹丽英,张超.中国智慧城市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进展[J].电子政务,2019(1).
  [6]刘红芹,汤志伟,崔茜,等.中国建设智慧社会的国外经验借鉴[J].电子政务,2019(4).
  [7]刘佩.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我国智慧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3(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16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