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第三方支付机构加强客户备付金内控管理的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第三方支付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也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新的市场。由于买卖双方收付款的时间差等原因,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内存在大量客户备付金,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控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衍生的安全隐患、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和对银行的高度依赖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健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控体系、建立多元资金保障机制,以期提高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内控水平。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内控管理
  一、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涵
  客户备付金这一概念首次提出是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定义为: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待付货币资金。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在的情况下,收付款之间存在时间差,在这期间货款是沉淀在第三方机构的,所以又被称为“沉淀资金”,作为企业或银行在资金融通过程中的预备资金。
  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途资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挥着中介功能,例如在网购过程中,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商品之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例如支付宝会收到买方货款,并将收款信息通知给卖方,卖方发货,买方收到货之后告知第三方支付平台,此时货款才会从第三方支付平台转付给卖方[1]。货款從买方到卖方之间的间隔称为在途时间,这段时间的货款称为在途资金,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主要来源。二是闲置资金。随着信息安全逐渐得到保障,为了便于日常交易,卖方不会将所有货款都提现到银行账户,会继续存放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这成为支付平台客户备付金的来源之一。
  二、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技术方面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手机支付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首要支付方式。例如扫码支付、条码支付等一经推出,很快被广泛应用,随之而来的是一桩桩的资金被盗案件,一旦第三方机构不能很好地保证资金安全,在事件发生后不能快速解决问题补偿客户损失,客户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任度便会下降[2]。
  技术的应用有利有弊,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存管、划拨对技术的依赖性很高,解决安全隐患是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内控管理的一大难题。
  (二)流动性风险
  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债务造成的风险,即为流动性风险。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属于双寡头垄断市场,这两大垄断寡头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支付机构,剩余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存活相当艰难,情况严重的第三方机构最终会面临破产的风险[3]。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企业破产的习惯法律规定还较笼统,将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认定为企业负债,在清算时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对用户群的不利影响会导致机构信誉度下降。
  此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客户备付金被挪用不能完成到期支付,也会引发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三)银行方面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商业银行具有高度依赖性,长期以来合作紧密,形成互惠互利且相互竞争的关系。随着支付机构的发展壮大,支付手段越来越便捷,且打开了移动支付的市场,吸引了原本属于商业银行的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造成了一定阻碍,商业银行为了避免成为通道,也在不断探索新产品,与第三方机构的移动支付展开竞争。例如,2011年6月份,支付宝的备付金存管在工商银行,支付宝在壮大过程中不断开发新的理财产品,余额宝的创新抢占了工商银行的原有客户,使得工商银行在与其合作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工商银行限制支付宝的快捷支付额度,支付宝的业务被转移至总行进行管理,这一举措使得工商银行和第三方机构支付宝不再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使得支付宝的谈判空间被压缩,利益受损[4]。2014年5月份,支付宝的备付金存管银行更换为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的合作到此为止。
  因此第三方机构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被商业银行控制,一旦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存在对银行的业务有不利影响,银行会利用自身优势展开不正当竞争,例如进行资金封锁、单方面迫使第三方机构终止合作等行为,导致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客户备付金出现问题,支付服务不能顺利开展,无疑会给第三方支付机构带来致命打击。
  三、完善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内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
  第三方支付是依赖于互联网的,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必然会给第三方支付带来技术风险,因此第三方支付机构一方面需要提升员工的信息保密意识,一方面需要增强系统安全措施,例如严格的实名信息认证、数字证书服务、风险监控系统、纬度权限管理体制、和全程监管机制,通过封闭的移动通信网络与银行实时交互,确保资金交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二)健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内控体系
  为了避免第三方支付平台出现挪用客户备付金等问题,应建立起科学、有效的企业管控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1.分工明确,权责清晰,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当建立独立的备付金管理部门,并设置风险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系统安全部门、公共关系与用户服务部门等配套部门,同时建立各岗位的监控机制,实现备付金、交易和人员的实时监控和管理[5]。
  2.按央行规定全面监测和管理客户备付金,根据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适应性的备付金管理制度,根据机构可承受的风险水平,制定自身备付金率,保有一定流动性资金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3.构建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和体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内部审计制度及流程,定期对备付金和部门的运作情况进行审计。
  第三方支付市场逐渐发展成熟,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实力差距逐渐拉大,对客户备付金的监管不严格可能会造成备付金的私自挪用。通过构建专业化的备付金管理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可以提高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管理机构的风险内控能力。   (三)建立客户备付金多元保障机制
  首先,应建立客户备付金支付平台的安全保障机制。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应及时运用最先进的安全技术手段,保护资金信息不被恶意攻击击破,确保支付平台的稳定性、可靠性,根据信息技术检测验收标准,对支付平台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达标[6]。
  其次,应健全客户备付金异常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异常应急流程和处置机制,包括异地灾备技术应急系统、业务操作应急流程、客户舆情应急机制,确保客户备付金发生相关异常时,从客户、业务、技術等多个角度及时响应处理,确保资金安全,保障客户权益。
  四、总结
  近年来,我国从事专业化支付服务的非金融机构迎来发展的春天,客户数量、交易金额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第三方网络支付因其便利性逐渐得到大部分民众的青睐,但也存在着安全性问题,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管理问题[7]。因此本文在研究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安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完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交易的安全性;健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控体系,从建立专门的备付金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系统安全部门、公共关系与用户服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等着手,防止平台挪用客户的付金等问题;建立多元保障机制和异常应急管理机制,降低第三方支付机构对银行的依赖,以期提高第三方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内控水平。
  参考文献:
  [1]林莉.第三方支付创新风险防范[J].中国金融,2019 (07):92-93.
  [2]徐宪红,韩瑞芳.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抽离的问题探究[J].武汉金融,2019 (02):20-24.
  [3]胡娟,杜晓燕,李雪萍.网联时代第三方支付监管思考[J].河北金融,2018 (12):28-30.
  [4]李虹含,贺宁.巨头之战:第三方支付方式革新与推进[J].中国信用卡,2018 (04):44-47.
  [5]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课题组.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漏洞及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2016 (10):28-29.
  [6]蔡梦月.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9.
  [7]周森.第三方支付监管政策研究与建议[J].中国市场,2019 (12):7-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1880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