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应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春英

  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社会稳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方面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目前束缚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融资难。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难以取得授信方的信任。
  
  一、国内中小企业信用现状
  
  近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个别中小企业的一些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拖欠账款、逃避银行债务、恶意偷税欠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用形象,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一项对中小企业信用环境的调查显示,认为信用环境“一般”的占47%,认为“差”的占35%,只有18%的企业认为信用环境“好”,反映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欠缺现象严重,因此,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是现实的需要,是实践提出来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自1999年以来,我国信用体系进入初步建设阶段。为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观念、缓解融资难、贷款难问题,国家经贸委组织地方进行了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试点工作,并于1999年6月下发了《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截至2000年底,全国已有13个省建立了省级信用担保机构, 30个省(市、区)组建了203个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在300个支行组建了银行贷款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并开始逐步实现省级区域内系统联网。工商管理部门结合工商年检工作,开始探索企业信用管理制度。2001年,国家经贸委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健全会计制度,严格质量管理。同时,要求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制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相关执业规范制度,创造有利于中介机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发挥中介机构在提升中小企业信用中的作用,制定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评价体系,开展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工程,在现有信用体系上,探索建立部门间联合的信用信息征集。这些标志着我国以中小企业为重点、包括个人信用体系等在内的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已开始启动。目前,深圳、上海、北京中关村地区已经有了初步的信用服务体系,并涌现出温州、富阳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城市,但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不断完善。
  
  二、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的作用
  
  第一,加强中小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有助于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融资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中小企业信用缺失首先表现在商业信用中,突出反映为企业拖欠货款的数额越来越大。由于企业不讲信用,使正常的信用观念遭破坏,企业间赊销、预付难以进行,逾期的应收账款发生率越来越高。据了解,在欧美地区企业获得信用中商业信用占90%,是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我国的情况正相反,信用交易方式仅占所有交易的20%左右,现金交易达到80%。落后的信用方式使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大大削弱。在一个正常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萎缩,其后果是整个商业社会的无效运作甚至商业体系的崩溃。
  第二,有助于构建科学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防范机制。长期以来,账款拖欠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顽症。这些年来,企业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采取了许多办法,然而企业应收账款仍居高不下,前清后欠的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究其根源在于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缺少一套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第三,有助于建立整个经济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主体。一个社会的信用状况,不仅取决于外部信用服务水平和法制环境,更取决于各经济主体自身的信用约束和风险防范能力。中小企业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和主体,其自身的信用管理状况决定了整个宏观经济系统的运行特点和条件。目前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诸多问题都与企业的信用管理状况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企业间、银行间的恶性债务拖欠问题,不仅要从宏观上强化法制和政策措施,更要从微观上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认为,当前打破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中的恶性债务链,关键的环节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
  (作者供职于沈阳大学工商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1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