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施工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赵玉芬

  【摘 要】 文章从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出发,结合汾西矿业集团工程公司具体业务流程进行成本费用分析,阐述了各项成本费用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以使企业严格控制成本支出,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 施工企业; 成本费用; 会计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但由于市场的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在这种形势下,搞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将成本控制落到实处,或者是成本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致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这必将导致施工企业利润的减少,也会降低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成本费用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应树立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意识,树立全过程成本观念;在成本管理中贯彻全过程成本控制观念,建立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工程项目整个周期内全面监控其建造成本和营运成本,这样才能降低建筑工程项目的总成本,才能达到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目的。
  成本费用的控制主要是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及间接费用方面的内部会计控制。
  
  一、控制材料成本
  
  生产成本中采购成本和人工成本占的比重大,特别是施工企业的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40%以上。因此控制好材料成本对工程成本的降低至关重要。
  (一)如何控制好采购成本
  1.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尤其要重视财务工作。成本控制不仅仅是财务的事情,而且是与公司所有部门、员工都密切相关。如有的公司领导不重视,有的单位财务制度不健全,结果给采购人员和业务人员有机可乘,导致采购的材料成本高、质量差,而业务人员从对方拿回扣、贪污货款,损害公司利益。这都是公司财务现金控制不严,财务制度混乱造成的。
  因此,公司管理者、部门经理要从自己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克己奉公,为维护公司的利益,思想和行动上要保持高度的统一。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责任心、重视对成本各环节的控制。
  2.要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适合本公司的财务制度。这些方面主要有:从供应商购买材料首先要货比三家,要与信誉好、产品好、实力强的供应商合作,对于大宗货物,最好公司领导亲自前往厂家实地考察,价格的谈判要有两人以上,建议采购人员最好不要决定材料价格,价格的定妥最好是经过讨论协商。合同的签定要有两人以上,签定合同的人与决定价格的人职责分离。对钢材、水泥、木材、砖、砂、石“六大”主材和其他批量大、价值高的物资的采购应实行招投标机制,通过多家供应商集中竞争,降低材料成本,并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供货的及时性。采购部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货物的交接、押运以及做好公司和供货商的业务沟通。财务上根据仓库开具的验收单、供应商的发票、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以及采购申请单(授权人签字、手续完备)和采购合同付款,确保采购环节成本从源头上得到控制。运用这种模式来定购材料,才能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
  3.做好进料计划,执行限额领料。施工项目部合理安排好现场材料,组织分批进场,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制定并实施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应根据施工程序及工程进度周密安排分阶段的进料计划,这不仅保证工期与作业的连续性,而且能够降低存储成本,节省流动资金,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同时,要严格执行限额领料,在下达施工任务书中,附上完成该项施工任务的限额领料单,作为发料部门的控制依据,防止错发、滥发等无计划用料。
  4.对各种材料坚持余料回收,废料利用。施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旧、边、角余料,若对其回收或经过简单加工后进行二次利用,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损耗。如每项单个工程完工后,都会有许多损坏较严重的钢模板,各项目部应充分利用资源,对其进行修整处理,经过适当加工后可再次使用,从而有效延长了周转材料的使用时间。
  (二)加强施工人员管理,控制人工成本
  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一般都在10%左右,应严格控制施工项目中发生的人工费。如我单位一方面要根据工人的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进行明确记工,以此作为考核人工费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奖金的发放上,认真按照工人的实际工时计算,做到按劳取酬以提高工人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根据施工进度、技术要求,合理搭配工种工人的数量,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等,可有效提高人工效率。
  
  二、机械使用费方面
  
  由于施工企业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各项目经理部不可能拥有自己的机械设备,而是随着施工进度的需要,向各辅助部门或外单位租用。在机械设备的租用过程中,可以按产量进行承包,按完成产量计算费用,如土方工程,可以按实际挖掘的土方工程量结算挖土费用,也可按使用时间计算机械使用费,如装载机、塔吊的台班等,如果机械完好率不足,或在使用中调度不当,必然会影响机械的利用率,从而延长使用时间,增加使用费用,所以,项目经理部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以满足施工需要为前提,加强机械设备的平衡调度,争取实现一机多用,充分发挥机械的效用。另外,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维修,操作人员应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使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状态。可将责任范围分工到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
  
  三、项目完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项目完工后,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以后成本管理积累资料。计划成本由最初预算成本加(或减)变更签证部分的预算成本构成,经过若干次的实际与预算对比,就会发现某些共性问题。一方面,项目完工后,应对项目责任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实际工作中往往有这种情况发生,前一个项目尚未完工,一部分人员、机构转入另一个项目;完工后,在账目不清、遗留问题不清、责任不清的情况下,人员机械转入新项目,财务账目也转入新项目,几个项目下来,遗留问题一大堆,甚至发生大数额亏损。因此,必须落实项目责任,做到完工一个、清理一个、考核一个、奖惩一个,保证项目成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项目之间责任不清的情况发生,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责任成本进行考核,作出正确评价,按合同兑现奖惩。
  项目完工后应当及时进行结算。一般来说,工程结算价为中标价、现场签证和索赔费用之和。核算人员要与财务人员对清账目,与中标价进行比较,发现并及时办理需要业主签认的费用,确保取得总额的结算收入。在工程保修期间,根据实际工程质量,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维修费,制定维修计划,尽量节约维修开支。
  此外还有技术上的完美控制也是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及对规范的透彻理解,在工程优量的数据范围内做好节约。加强施工组织调配,加快工程进度,也会降低成本。工程进度加快了,人工费、机械租费就相对减少,各种效率都会提高,成本自然就会降低。
  财务核算必须围绕着项目管理和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实行全方位的核算。目前,施工企业已逐步从粗放型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转变,在项目上的财务人员必须对项目施工的整个流程有充分的了解,运用财务专业知识,结合项目成本控制的各项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项目成本核算,才能有效地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目标。
  综上所述,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策略的内容是广泛的、深远的。在企业实际生产中,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灵活运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成本费用的科学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费用不但是当前,而且仍是今后企业不断努力的方向。当前,建筑行业已不再是拼设备比消耗的低水平竞争,在建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的情况下,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取决于管理的好坏,取决于成本的高低。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制度来实现对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总之,内部成本会计控制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充分理解内部成本会计控制的涵义,认识到成本会计控制的作用,根据成本会计控制的原则把握住控制设计与运行要点,真正将内部成本控制制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争取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98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