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正以高速发展的方式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微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创新发展的新契机。文章结合创新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新媒体平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 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随着科学技术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微时代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经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
  一、微时代的内涵
  (一)微时代的含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微时代已经到来。微时代是指微信、微博等作为新媒体传播媒介,内容简短精炼、传播速度快、受众面广等为特征的时代。后来,微时代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传播,更是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生活方式、文化传播等的复杂载体。微时代的优越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引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微时代的特征
  (1)传播速度快。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建设的基础上,网络信息传播的成本和门槛变得越来越低,每一个网民可能成为网络信息的传播发起者,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信息来源以及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微时代的到来,无线网络和4G网络普的发展日渐成熟,信息的发布与接收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凡是网络覆盖到的区域,随时随地都可以向全世界、全国都随时发布或接收信息。
  (2)信息碎片化。微媒体是在微时代背景下,以电子通信为技术,传播内容多为一小段文字、几幅图片或者短视频等,简单而精炼。这就造成了网络媒体信息泛化,形成了零散、碎片化等特点。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控”逐渐增长,人们对于微媒体的信息传播形式更加热衷,传统的阅读习惯日渐削弱,便携式智能通讯工具越来越普及,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和话语权掌握在每一位网民手中,网络动态几十个字或百字或十秒左右的微信短视频即可发布动态信息,近些年,最终导致网民的阅读习惯日渐碎片化和零散化。
  (3)超强的信息时效性。微媒体信息传播与传统的传播媒体不同,它具有很强的多向互动性,人们可以通过智能通讯工具终端在极短的时间内接收,甚至实现“秒接”,并且直接参与到信息发布和互动中,全新的媒体时代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热情。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网民共同参与和共同监督的网络舆论环境,实现全球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们不受时空限制,第一时间了解事实动态和网络热点,体现出超强的信息时效性。
  二、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一)微时代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承担者和具体实施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相对应,是对一定的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最根本的特点是具有主体性和主导性。[2]新媒体的使用,弱化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在微时代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来源于多种渠道,多样化的网络观点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每一位同学都可以同步成为网络文化的传播者和参与者,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困境。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具备更适合时代发展的职业素养,在完成日常事物工作、与时俱进的综合能力和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大学生群体正在使用微信、微博等媒介来吸收思想,作为思政工作者,应从育人角度出发,正确认识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性,接纳当代青年学生的主旋律并能开展符合新时代和符合当代青年学生行为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微时代容易使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
  网络已经遍布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也成为影响着大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以往学生通过书本、报纸、电视等传统的方式获得信息,这些信息传播都是经过官方审核、层层把关才能发布。现在学生主要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发布和接收信息,在微时代网络文化中,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文化的传播者和参与者。碎片化的信息冲击着网络平台,学生接收到的是日渐趋于短小精炼、多元化的碎片信息,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渠道发布个人观点,包含着正面信息、负面信息,甚至还有低俗、扭曲的信息。青年学生正处在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自我认真发展极为重要。因此,在碎片化的网络微时代很大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认知偏差。另一方面,手机控也称“低头族”主要集中在80、90、00后,总体在学生中比例突出。手机控总把手机带在身边,常下意识地翻看手机,碎片化的时间玩手机聊微信、刷微博,查看最新更新的信息,影响到了学习提升和自我发展,普遍对手机的依赖非常强,长期处于网络虚拟互动中也间接的影响到了生活中的社交能力。
  (三)微时代加大了校园网络舆情监督难度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手机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媒体变革带来网络环境的巨大变化,微信、微博的广泛使用,极大的拓展了大学生网络舆论交流平台,致使大学生舆情导向直接受到影响。传统媒体垄断舆论方式已经转变为大众舆论,高校大学生的舆论领域也不例外,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网络化程度变高,也增加了网络舆情的不可控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网上信息发布,并且非常自由、主动的表达观点与传播观点,小事情也会在学生群体当中逐渐发酵成为网络影响巨大的公共危机事件,由其是在学生当中的拥有粉丝较多的意见领袖具有较大的校园影响力,从而加大了校园网络舆情监督的难度。因此,该如何做好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进行文明网上舆论,同时深入学生当中倾听关心学生所思、心细学生所想,成为工作重点。
  三、高校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网络各类新媒体形式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传播方式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结合新媒体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变成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让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得更加立体生动,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主流的思想。当下,思想政教育工作中对于微时代的定位缺乏清晰和准确的认识,加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年龄段参差不齐,由其是对于年龄较大的专家学者来说,他们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资深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但是由于对新媒体和微技能不了解,自然很难把握现今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学习微时代的网络工具平台,转换工作方法,学会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微科技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生主流领域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关注学生日常生活。除此,大学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会结合微信等微工具开展线上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利用好微媒体和微宣传的平台,既可以提高学生关注度,又可以工作效率。   (二)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微时代社会,网络、手机、微信已经当之无愧的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友、通讯、娱乐的首要阵地,引导大学生文明使用网络、提高法律意识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自由交流平台,但由于网络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对负面信息的把关存在着较大的空洞,网络诈骗、网络贷款、网络暴力等现象比比皆是。正因为在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这些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实际工作当中,有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有些大学生因为网络贷款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而无法完成学业;有些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而丧失了自主思考能力,甚至出现性格扭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使用教育,结合微技术和微媒体,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和提升网络媒介素养,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入网络、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御负面信息,引导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和文明习惯养成,不触碰微信、微博等网上非法行为的界限。同时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合理规划线上线下学习时间,不依附于网络、不沉迷于游戏,做一名合法、文明、自律的网民。
  (三)建立高校微信舆情研判队伍
  学生工作的工作对象为大学生,具有特殊性、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这就要求学生工作队伍要具有较强的敏锐性和应变能力。大学生群体突发情况危害往往较大,网络传播速度快且覆盖面广,因此建立高校微信舆情研判队伍是势在必行。首先,组建由网络技术员、思政工作队伍的网络监控和研判的专业队伍,主动通过建立微信平台面向学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网络学生舆情的监控队伍,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防止重大事件发生。通过网络收集、分析和监控,可以及时有效的了解学生群体当中的思想導向和关注点,为开展学生工作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其次,建立大学生微信使用管理和舆情监督制度,一方面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群体当中使用微信发布的信息动态,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动态,有助于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当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管理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网络管理和工作职能,引导大学生改善使用微信的方式方法,避免受到负面信息影响。最后,建立微信舆情应急机制。高校建立相关的规定制度,使得高校使用微信能够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让微信意识形态根植于师生的思想当中,也让校园微信事件处理得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培养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意见领袖
  在网络上每个人都能够掌握话语权,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在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中,大学生很喜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如果不加以引导,有些负面的东西很容易蔓延,甚至是瞬间爆发,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风向。这时候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和影响力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言论网络里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共鸣、引发热议、迅速形成舆情,影响大家的看法。这几年的网络意见领袖针对高校突发事件发声引发网络舆情危机的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他们整个网络舆情的推手和控制者。因此,高校首先要积极培养网络意见领袖并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对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意义重大。网络意见领袖可以引领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导向网络舆论的方向,及时了解和洞察大学生思想和心里动态,为高校的领导和老师坚守好前沿阵地。
  四、结语
  微时代的到来,正以其特有的优势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新的时代、新的技术、新的变革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该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下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在微时代背景下,将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发展是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正确之举。
  参考文献
  [1] 刘启营.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及渗透性教育探析[J].教育评论,2018(07):104-106.
  [2] 季海菊.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南京社会科学,2015(05):151-156.
  [3] 朱晓晖.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6(05):44-46.
  [4] 姬广阁.微时代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8(01):70-76.
  [5] 王建军.微思政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课程教学,2017(10):35-39.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以提升工科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为目标的‘对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8SZ013。
  作者简介:关敏丹(1991.01- ),女,汉族,广西崇左人,广西科技大学,助理研究实习员,本科,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920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