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科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将深度学习运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利于将学科素养落到实处,基于学科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应该是基于真实情景的主题式教学、基于合作的探究式教学、基于问题导向的辨析式教学,是将深度学习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相结合的一个新的尝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学科素养
  深度学习是指以教师把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材本质,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开展以议题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从宏微观结合的视角,运用辨析式的思维方式,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获得结构化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知识,建立旨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意义和生命意义,培养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基于学科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深度学习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一、基于真实情景的主题式教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知识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处于立体感的生活情境中,才能够拉近学生与学习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以真实的情境为起点,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将学科内的知识和跨学科的知识将以融合,把抽象、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通俗、易懂的知识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式教学以核心知识为主体,是师生根据学科任务和教学目标选择主题,围绕一个或多个结构化的主题,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及资源,师生围绕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握学科核心知识,发展学科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高中思想政治课主题式教学,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教学活动,使以往零散的政治知识根据主题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打破了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相互分割的状态,明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了学习内容的综合化,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极具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渲染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主题情境中感悟核心素养,使得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从理念转变为行动,在实践中生成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创新永无止境》这一课中,教师策划了聚焦以被桥梁界誉为“珠穆拉玛峰”的港珠澳大桥为主线的主题式教学,通过播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主题,请学生列举除港珠澳大桥以外的其他科技成就?说明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否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了呢?通过对问题的层层深入和剖析,使学生自己得出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力不足,科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的结论,完成港珠澳大桥如此大的创新工程,需要投入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将以往零散的政治知识整合起来,掌握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進行论述,在社会层面穿插美国恶意制裁,华为的绝地反击给我们什么启示?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要自觉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中去。而从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的故事中,彰显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二、基于合作的探究式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法都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想将这些生活现象上升到理论层次,离不开学生的观察体验。而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中缺乏有效的互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缺乏自我表现的机会和情感交流。而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设置综合探究性问题,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目标任务,以小组为单位,以问题为导向,共同分析分享体验,交流意见,彼此争论,互相学习,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小组成员间的交流探讨,讨论不局限于课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个性,结合身边的实际生活,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开拓了彼此的视野,完成共同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不同学生解答问题的方法不同,可以收获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比鉴别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成员需精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阐明自己的观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沟通技巧;在彼此学习互动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不断进行自我认识反思和对他人认识的评价,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及评价能力;合作探究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在《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中,教师设计三个板块中国梦、中国心、中国志,以围绕C919大飞机为背景,结合视频和相关的教学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层层深入探讨这三个问题:“探讨我国为什么要造国产大飞机”、“自由辩论,如果有第二次机会选择,假如你是程不时老人的家人,请你帮他出出主意”、“追忆祖国的飞天历程,感悟程老飞天梦想,畅谈我们如何为维护国家利益、实现人们利益奉献青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把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融合为自身的观点,发表意见,还学会了倾听他人看法,多方交流与合作,从单一的经济方面,开始走向经济、政治、国防、航空航天等方面的综合,更上升到大飞机翱翔于蓝天,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的总结,通过对国家利益的含义和国家利益的内容概述,更清晰的使学生理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祖国的版图上贴上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学生从中收获到的不仅止于对知识的掌握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深了对祖国的情感。   三、基于问题导向的辨析式教学
  基于问题导向的思辨式教学是将学生置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的价值冲突,让学生在入境、明理、动情中主动学习,使学生在比较与鉴别问题、收集与分析资料后,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各种观点相互交流和比较,明确核心概念,辨别是非,认清自身思想、观念等价值趋向,进行自我反思并及时矫正错误思想和校正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教学中,首先,应选择有争议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提供感悟契机,为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例如;在《参与民主生活》这一课时,运用“世界第五大情报组织”——朝阳群众的行为表现这个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参与民主生活的途径,分析各种途径的特点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正确的参与民主生活。那些精心设计的探究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与动力。
  其次,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着较强的可辨性,学生从问题的多个角度展开对辨析点的理解与分析,会对问题产生“能不能”、“值不值”、“对不对”的思考,学生在经历由表及里自主选择、比较与评估的辨析过程后,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让学生从中并解释自己的理由与见解,教师和学生一起倾听,在这样一种开放、平等的交流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倾听与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强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能够结合辨析过程自觉反思并校正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偏差,必要时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观点进行恰当提示与纠正,从而达到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例如:在“国家财政”的教学中,执教者可以选取如下的探因性情境:首先播放湘潭市创卫宣传视频,借“湖南乡村《四十年四十村》专题微纪录片”来激起学生爱家乡之情,引起学生对湖南省的财政收支情况的高度关注,进一步理解到财政取之与民,用之与民的认同感。从而更进一步关心湖南省的财政收支情况,在理解财政为民中增强政治认同。以对“国家财政是否越多越好”问题的争论,将学生置身于错综复杂的问题中,直面冲突,为学生用认知经验进行分析、质疑提供载体,对问题再进行价值判断,体会争议所的产生的冲突及规范冲突所带来的的意义,使学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思考、探究和表达,同时思考这一问题的正反两面观点,培养其全面和设身处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做出理性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式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思想政治教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 李松林.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 呂萍.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式教学存在的及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03).
  [4] 龚雷雨,袁锦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设计例谈[J].生物学通报,2010,45(10):37-49.
  作者简介:甘谣,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116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