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解读“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相关教育带来全新机遇,与此同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对学生行为以及思想产生巨大影响,增加育人工作难度。文章简单介绍互“互联网+”下高校的大学生网络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阐述此背景下对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育人的创新之策。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高校;网络心理健康
  “互联网+”是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技术逐渐发展起来的,和教育领域的融合能够创新教育方式。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人格健全休戚相关。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校的心理教育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并存,因此,当前时代高校教育如何应对挑战,利用互联网优势,将心理教育方式加以创新为重点问题。
  一、“互联网+”下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概述
  在“互联网+”这一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主要指利用互联网,对其实施心理教育。此教育方式和以往心理健康的教育不同,可为学生创设情境,强化课堂体验,展现网络交互、隐私以及开放等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全新的教育平台,进而激发其主动参与。此背景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对以往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二、“互联网+”环境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价值
  (一)指明教育方向
  高校当中以往心理教育主要是用理论方法,为学生讲解心理知识,理论课堂当中教师为主导,单一向学生传输知识,学生地位被动,教育过程双方地位不平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心理教育实效的提升。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展现出教师学生平等地位,以民主课堂的构建完成教育目标。通过教育对话呈现自由、平等关系,加速教育主体之间思想交流,以平等思维审视二者关系[1]。
  “互联网+”环境具备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具体特点为课堂平等环境的创设提供巨大便利。同时,互联网环境下授课方式新颖,能够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和教师之间高效沟通与互动,便于其快速掌握学生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辅导,向学生提出调节自我心理的建议,确保心理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双重提高。在“互联网+”这一环境中,可对心理教育相关的网络资源全面整合,利用网络作为教育载体,实现心理教育和网络的动静结合,吸引大学生深度参与、高效互动、领悟内容精髓。与此同时,对于教学内容有直观观察和感悟,打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拓宽了心理教育教学空间,为新时代下高校心理教育指明方向。
  (二)丰富教育内容
  互联网组成部分错综复杂,资源承载量巨大,是全球范围最丰富的资源库。国家明确规定高等教育需要依托教育平台,探索全新教育模式,发挥网络优势,打造互联网和教育互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并将此作为常态化教育,深度整合网络中的教育资源,系统化实施教育。网络当中,先进的教育方法理念等可将心理教育内容加以丰富。教育实践中,教师可对网络开放性充分利用,吸纳国际上优秀的心理教育成果,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现状,选择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除此之外,在互联网家环境之下,大学生还可结合自身学习需求,通过网络展开自我教育[2]。
  (三)提升教育实效
  在“互联网+”中,信息时效性较强,心理教育者可通过网络获取更多实时信息,扩充教育资源。按照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动态变化,展开高效交流,把握其心理教育需求,在积极沟通之后,高效引导。高校的心理教育需要体现出时效性,展现互联网平台交流优势,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机会,体现出心理教育的互动性以及即时性。
  比如:通过互联网,能够在匿名的环境下沟通心理问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利于学生打开心扉,将咨询心理问题和盘托出,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精准掌控,实施针对性引导,保证问题发生之初得到解决,体现出教育时效性。除此之外,网络当中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可将教学环节师兄互动、交流信息存储在网络当中,便于他人借鉴参考。网络平台还具备评论以及动态显示等功能,大学生可在其中发表观点、提出问题。教育者结合学生言论,寻找其潜在心理问题,或者作为研究素材,收集数据,支持和大学生心理教育相关的课题研究。以“互联网+”环境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教学成效[3]。
  三、“互联网+”环境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带来冲击
  一方面,影响大学生行为。“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可能导致其思想迷茫。同时,网络的虚拟性,使得大学生可在其中畅游,以虚拟身份发表不当言论,网络道德沦丧,出现失当行为。
  另一方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难度。网络环境下,外来文化的融入,大学生心理思想受到影响,只有不断强化学习,用思政理念武装头脑,提升文化素养,才能以高度的警觉,抵御不良文化和思想的冲击,形成健康的网络心理。在日常行为中,利用网络技能,处理信息。这一现状,对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教育者关注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教育过程互动以及平等性。
  四、“互联网+”下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创新策略
  (一)创新教育方式
  “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在教学领域当中应用广泛。依托此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提升高校心理教育实际水平。转变以往单向输出教育方式,展现学生在教育过程主体地位。教育模式的创新需要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对当前大学生产生的冷落行为及心理問题展开全面分析,掌握其心理发展动态和规律,利用网络实施针对性教育。第二,确保教育内容和学生心理问题需求的高度相符,按照问题系统分类,为学生提供综合的咨询以及心理疏导服务,完成教育过程专业性,教育内容系统化。第三,需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搜索学生喜爱的网络用语,在沟通环节适当运用,提升教育内容的感召力。通过如上三个内容,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育理念,构建学生主体心理教育课堂,激发其对教育内容深度认知,为其心理素质快速提升提供保障。
  “互联网+”,新媒体可作为心理互动环节的教育载体,唤醒大学生心理警觉,对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高校可结合当前“00后”心理特点,转变传统心理辅导的方式,重点关注学生人格方面的辅导,发挥平台优势,占领教育阵地。利用新媒体及时传递教育信息,发挥其交互优势,以便及时传达教育内容,实施心理引导。同时,在线表达观点,引领学生思想向积极方向发展。利用网络将师生距离不断拉近,高效沟通,解决学生实际困难[4]。   比如:高校可利用QQ或者微信的自媒体平台,展开线上心理教学和辅导。设置在线客服,及时倾听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在线引导,同时向心理教师反馈。依托网络平台,创新心理育人方式,构建健康平台,实施网络心理教育,以严谨的治学理念、科学的育人观念、务实的育人态度,引导学生顺利走出网络心理困境,促使其对自我有良好的认识,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创新心理评估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需从教育理论、方法、内容等方面加速创新进程,构建总体教育架构,以网络驱动教育发展。创建心理评估教育机制,重点在于专业团队的建设,强化此领域的科研工作。需将教育有效性作为基础,确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其优势,对教育过程合理优化。在此背景下,还需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教育过程共享资源,科学评估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心理评估的目的运行模式构建的基础,大学生处于变革环境下成长,其心理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表面青春阳光,实则面临诸多压力。常见的压力为学习、就业和情感等方面,若上述压力长期得不到疏導,可能使其产生心理问题。大部分高校就大学生的心理这一问题,构建了评估和预警机制,由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以及班委等共同组成教育主体,设置心理问题防范网络,全面监督大学生心理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并将问题疏导。
  “互联网+”为高校心理健康预防提供全新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数据,构建心理评估机制,以预防为主,及时预警其网络心理问题。具体实践可从如下三点着手:首先,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展开全面排查,建立排查机制,保证对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观掌握,防患于未然,保证教育过程的全面性。其次,保证心理问题的咨询渠道通畅,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展现其互动、即时等功能,让学生能够正确利用网络平台咨询问题,寻求解决途径。最后,还需及时对学生的心理动态展开调查、记录,制定计划。此外,还可利用大数据,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规律,调整教育内容,保证心理教育和大多数学生实际情况相符。
  (三)以网络协调育人
  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需要以“互联网+”作为核心,协调教育主体,构建协调育人机制。心理教育需要发挥网络优势,在协调当中,发挥主体合力优势,机制创新过程,协调各部门、各主体之间工作。打造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组建心理教育协调中心,为教育实施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需对大学生高度关注,保证教育及时。以互联网作为基础,强化网络融合,加速信息传播。教育者需要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当中,及时找出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精准施策。教育环节,教师还需关注学生行为变化,洞察学生存在心理困境或者障碍,适时提供人文关怀。此外,还需组建教育工作小组,结合实际教育需求,借助网络引导学生,为其组织多样化的心理教育活动。例如:知识竞赛、在线测试、网络辅导,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时疏导,引领其快速走出困境。
  (四)健全保障机制
  为利用互联网优势,强化心理教育,需要制定完善的保障机制,监管学生心理动态。具体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在高校内完善网络监管,建立机制,及时清理校园网内部不良信息,对网络舆情实时控制,同时,构建监督机制,监督学生用网行为,通过其在网络上输入问题,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解决措施,将心理教育关口前移。
  第二,统一部署,建立保障机制,辅助教育顺利进行。高校可就学生网络心理的教育问题,制定统一规划,同时由学校下属管理机构,针对大学生专业差异性,以及心理现状问题,制定出高度可行的教育方案。还需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确保高校思政教师、心理教师具备较高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打造高素质的教育队伍,确保心理教育专业化[5]。
  第三,建设教育平台,例如:为呈现心理教育过程的互动性,可为师生构建互动平台;可以体现心理教育的个性化;还可创设咨询平台,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可按照需求,自主进行心理咨询;为提升心理教育深度,可收集大学生咨询信息,建立研究平台,在线研究和心理教育相关问题。
  通过上述保障机制的建立,应互联网时代教育要求,保障网络心理相关教育措施深度落实,为心理教育成效的提升奠定基础。
  五、结语
  总之,“互联网+”作为新兴载体,在教育领域当中应用途径宽广,需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面临的挑战,从实际教学需求出发,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体现育人工作重点,创新育人路径,探索出互联网环境下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乐昌.建构与实效: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9):43-44.
  [2] 朱默.“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探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J].科教导刊(下旬),2019(06):164-165.
  [3] 刘惠娟,贾洪岩,胡佳.“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构[J].大众文艺,2018(20):201.
  [4] 谢亚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J].铜仁学院学报,2016,18(03):181-184.
  [5] 陈琳莹,梁瑞琼,肖羽,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J].科技视界,2016(04):99+110.
  [6] 张晓旭,才忠喜.“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状态现状及优化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7(03):184-1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82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