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式装腔”:善意解读“爱与虚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3年2月,一个漫画视频引发热议。随着该视频的爆红,一个新名词也引发了所有中国人的关注——“中国式装腔”。
  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式装腔”普遍存在于70后、80后中,为了衣锦还乡,他们不得不装有钱,撑面子。但若是仅仅这样去解读“中国式装腔”,注定有些狭隘。
  从狭义角度,“中国式装腔”背后,有70、80后生存的不易,而从广义角度,“中国式装腔”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装腔”背后的虚荣与浮躁心态,以及世风之诡。
  IN素材·焦点事件
  漫画视频讽刺虚荣“衣锦还乡”
  近日,一个名为《春节衣锦还乡装腔指南》的漫画视频在网络蹿红。该视频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夸张但不乏真实地阐述了过年回家一族装“衣锦还乡”的心态。视频中“衣服LOGO越大越有型”“工作单位的合作伙伴不是中石油,就是中石化,因为谁都得去他们那加油”等犀利语言让人在捧腹之余,更体会出浓浓的心酸与无奈。
  储备妙用:不要带着讽刺的眼光去看待希望“衣锦还乡”的打工一族,面对尴尬的处境,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尊严。
  两面派·直击
  “爱”装腔:为了让爸妈放心,装!
  一道“算术题”: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聚会应酬和睡觉等时间,这30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约只有720小时,也就是1个月。
  一个网友说,自己给爸妈买几千元的羊绒衫,是自己平时节俭出来的钱买的,为了让父母高兴,就得装着“我根本不愿意穿这种衣服”的样子。“装”的这一切,只为看到他们幸福开心的笑脸。
  储备妙用:“装腔”只为爱,但很多压力,其实是年轻人自找的。父母真正渴望的,只是与子女相伴的天伦之乐。
  “虚荣”装腔:“面子”心态作祟
  春节期间,一则网友给出的“装腔奇葩建议”,引发了疯狂转发,也深刻折射出这个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让人反思。
  1.“春节要晚回家,就说是被单位派去国外出差。”
  2.“把旅行箱的国内标签撕掉,上淘宝买个国际标签贴上。”
  3.“回家多和亲朋聊国外见闻。”
  储备妙用:“中国式装腔”说到底还是面子效应。为了面子,我们丢失了太多更重要的东西。
  高考1+1·热点话题
  “中国式装腔”这一素材,因为其特殊性,适用于很多作文话题,尤其是热点类话题。如何让素材完美地承载立意,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该素材,让文章获得阅卷者青睐?在此试举四例,希望“1+1”模式让你更透彻地感受到这一热点的考场价值。
  核心立意1:把所有在外的挫折与苦涩藏在心里,把光鲜照人的一面慰藉给父母亲人,这不是装腔,这是坚强。
  配对考题1:坚强、埋藏在心中的爱
  中国式装腔,中国式坚强
  “中国式装腔”更应当理解为“中国式坚强”,自古以来,这种“中国式坚强”不只是存在于个人心中,更体现在国家和民族独立的信念之中。很多打工青年,远离父母家乡,甚至用“山寨苹果手机”愣装有钱人来“忽悠”父母,其中流露出的涓涓孝心足以让人动容。作为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既应给与善意的理解,也应当在今后为他们提供更易施展抱负的舞台,而不是用一种“讥讽”的口吻给他们强加上“中国式装腔”的标签。(朱永华)
  核心立意2:太多的苦难与挫折,提醒着今天的读书人,应坚持普遍性的说野,不能主动迎合与媚俗,以海骂、教训为乐事。
  配对考题2:慎、读书人之乐、理智
  慎言“中国式装腔”
  爱慕虚荣是普遍人性,未必能分成中国式、美国式、匈牙利式等;其次,过度虚荣当然不好,但仅从功利角度去评判,也不公允。人类文化多是虚荣的产物,如不向往赞美,22个人在球场上狂奔90分钟有何意义?
  正确的批评,止于公共领域,就事论事,不对人乱发议论,尊重社会的多元形态;而错误的批评则公私不分,混淆论人与论事的区别,表面上看是在道德规劝,实际上是粗暴的权力炫耀,它将撕裂共识的基础,在人们心中埋下恐惧与仇恨的种子,其恶果将长期难以消除。对此,读书人不可不慎。(蔡辉)
  核心立意3:我们的生活本不需要别人证明,摘下那些虚假的面具,还原一个真实的自我,也许这才是父母真正想看到的。
  配对考题3:飞往何处、方向、安与乐
  你唯一不认可的,是平淡
  大多数人都在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却很少有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我们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唯一不认可的成功就是人生的平淡。
  一个商人建议一个渔夫:赚足了钱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渔夫疑惑地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年轻人自以为是地“装”着。其实作为父母,他们希望看到的是孩子简单闲适地活着,而不是每次回家那一脸的疲累和憔悴。(李政威)
  核心立意4: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啊。假装出来的有钱有身份是虚幻的,只要是假装就可能露馅。装一时尚可,装长久绝对不可能。
  配对考题4:符号、莫以金钱论英雄
  还乡“装腔”热,功利化的价值迷失
  网上曾流行一句名言,与其追星不如自己当明星。同样的逻辑是,与其假装有钱有身份,不如脚踏实地,努力使自己真正变得富裕有身份。成功不是靠装出来,是干出来的。还乡“装腔”热,折射出一些年轻人的价值迷失,这是一种成功焦虑症,浅薄而可叹。从中也能看出社会上盛行的一些灰色逻辑,似乎只要有钱有身份便能赢得尊重。若不以金钱论英雄,祛除身份符号,这些年轻人何需装模作样?)(王石川)
  “中国式装腔客”·延伸关注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人公,从恩想到言行都被自己掩饰起来,结果是自己生活得很痛苦,也难以获得别人的理解与信任。一个人失去信任基础将会举步维艰,而一个社会若人人都“装腔成势”,则必将产生信任危机,最后导致人人自危又难以自保,并由此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iPhoneQQ在线:“装”是头像的革命
  浓缩立意 这是一场头像的革命,一场关乎身份和尊严的革命。
  望着好友列表里清一色的“iPhoneQQ在线”,很多人不能忍受自己再“手机QQ在线”了。有条件要iPhone在线,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iPhone在线。于是,一笔新的生意在淘宝网火了起来:留下自己的账号及密码,让卖家帮你代挂QQ,你的状态就可以是“i-PhoneQQ在线”。3块钱,就可以购买一个月的“苹果身份”。
  “iPhoneQQ在线”后,很多人开始琢磨:怎样用电脑发出几条“来自iPhone客户端”“来自iPad客户端”的微博?答案很多。一套假装iPad发微博的公式“HTCG10+MIUI系统+YiBo微博软件=iDad客户端”可以证明:只要你想装,就一定有装的办法。
  当拉菲遇上蒜泥白肉
  浓缩立意 喝的不是里子,是面子。
  英国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曾说:“拉菲与中国的大多数食物搭配都像是一场酷刑。”
  就在中国一瓶又一瓶开拉菲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到,其实中国人的饮食文化或社交礼仪都和红酒文化大相径庭。中国菜和红酒也并不匹配。我曾经参加过一场品酒会,头一道菜就是蒜泥白肉。要知道红酒对味蕾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抽了烟,或者吃了重口味的菜,味蕾麻木了,红酒那些美好的感受就品不出来了。于是蒜泥白肉之类就成了“拉菲杀手”。
  如此看来,拉菲的妙处其实不在色香味,而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一般等价物”的功能,正所谓”喝的不买,买的不喝”。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哥喝的不是拉菲,是面子。原本费多少口舌都说不清楚的景仰之情,一瓶酒就说清楚了,这么好的东西,不火才怪。(芮成钢)
  装装族:你在星巴克看什么杂志?
  浓缩立意 如果你想成为某种人,最正确的办法是努力成为这种人,最简单的办法是装作成为这种人。那些淡淡的虚假的气息似乎无伤大雅,于是更容易蔓延开来。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装装族”。
  在各大社交网站上,正流行着各种各样与“装”有关的小组。这些小组里,成员们喜欢调侃、挖苦身边的“装”,最火的就是各路“装指南”。比如,《去星巴克里装大蒜》:“在星巴克冒充一个有身份的人,是行为艺术的一种。装蒜也是艺术!首先你必须带一本杂志,啥?《读者》?按照小资圣经《格调》里面所说,连《国家地理》《时代周刊》之类的杂志都只会暴露出你庸俗的小中产阶级格调,起码得拿本《Economist》(有鲜明立场的商业财经杂志《经济学人》)。”
  这些调侃,无疑是对“装装族”的辛辣讽刺。
  《假装的艺术》:我们还能做回自己吗?
  浓缩立意 装得不好,显得可笑;装得好了,却更可悲。还有什么比做回自己,更爱惜自己呢?
  《假装的艺术》是一本教人不露痕迹伪装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劳伦斯·怀特德·弗莱完全没想到这本原意为讽刺的书一夜之间成为小资圈里的畅销书。
  劳伦斯把“装”分成电影、书籍、话剧等18个领域。装的行当里,最关键的是自己的表演风格,之后,只需要一项一项拓展专业,最终就能成为看起来无所不知的人。
  劳伦斯写作《假装的艺术》的初衷是为了讽刺一些爱面子的假装人士。“假装一个高品位的文化人或坚持前卫生活方式的时髦人士万无一失的。但假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再也找不回自己了。”
  热点佳作
  “中国式装腔”折射年轻人渴望社会认同 杨朝清
  外出打工者过年时为了衣锦还乡,经常假装有钱撑面子。有打工者称回家一趟花销上万元,还有人回家前特地置办西装,买山寨苹果手机,就是为了能在亲友面前有面子。
  故意把手机铃声调成英文歌,衣服LOGO越大越有型,吹牛跟明星大腕一起吃饭……回家“装有钱,装有权,装成功人士,核心是物质”,言简意赅地总结出“中国式装腔”的实质。看似荒唐的表象背后,却有着厚重的社会根源。
  热素材点拨1:对“中国式装腔”这一现象进行了精练的概括,指出撑面子背后有厚重社会根源这一问题。
  不论是增加自信、满足虚荣心,还是获取社会互动的优势地位,抑或是跟风从众,都是年轻人力图通过五花八门的“装腔”来获取社会认同。通过“装腔”,年轻人实现了自己在亲朋好友那里的角色期待,在谎言编织的美好图景里,虽然自欺欺人,却也乐在其中。
  热素材点拨2:列举社会上“装腔”的现象,进一步对“中国式装腔”进行解读。
  年轻人之所以敢于“装腔”,在于亲朋好友难以去辨别“中国式装腔”的真伪。“装腔”往往会被贴上爱慕虚荣、不诚信的标签,和个人的品质挂钩。当“装腔”从个体旨趣发酵成为集体偏好,成为不少年轻人共同的行为特征,我们就有必要透过虚幻的外衣,来观察年轻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状况。“中国式装腔”的背后,也许隐含着一个阶层或群体生存生态的复杂信息。
  “装腔一族”以70后、80后居多,成功对于他们而言,原本就是一枚“青涩的果实”。只不过,在错乱价值观的驱动下,在浮躁心态的搅拌下,为了缝合自我处境和社会认同之间的裂痕,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了“中国式装腔”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修补方式。
  热素材点拨3:围绕这一素材的本质特征,深入挖掘“中国式装腔”的根源,并对“装腔一族”的生态状况进行了充分理解。
  望梅止渴也好,画饼充饥也罢,都只是权益之计,并非长久之策。与其“中国式装腔”,还不如脚踏实地提高自身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前景。毕竟,虚构的成功,编造的脸面,既经不起事实的推敲,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打肿脸充胖子,于人无利,于己有害。
  热素材点拨4: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之上进行总结,揭示出这种行为的危害,并提出诚恳告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4657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