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合并急性白血病的病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临床上乳腺癌往往单发,早期发现治愈率高,但若合并另一种肿瘤,对患者是沉重的打击。我科最近收治2例乳腺癌术后合并急性白血病的患者,相关报告少见,今报道病例,并对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引起大家重视,并开展相关研究。方法 将2例患者的资料详细收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有关文献中的分析,得出患者二重癌的可能发病机制。结果 乳腺癌术后合并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具体机制我们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积极的进行干预,以防止二重癌的发生。
  关键词:乳腺癌 白血病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38-01
  
  1 临床资料
  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是发生在不同组织的恶性肿瘤,这两种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多见单发,我科室共收治了两例乳腺癌术后合并急性白血病的病人,病例如下:
  病例一:女,54岁,于5年前行乳腺癌根治术,病理为侵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术后分期为T2N1M0,术后行CAF方案化疗6周期。后服用三苯氧胺3年,自行中断治疗。因“面黄1月,牙龈出血1天”于2009-4-7再入我科,经过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免疫学分型后确定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2)。
  病例二:女,58岁,于2年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为侵润性导管癌,ER(+),PR(+),C-erbB2(++)。术后分期为T2N1M0,术后行CAF方案化疗6周期。后服用来曲唑至今。因“发热两周,颈部肿块3天、双下肢疼痛1天” 于2010-3-12再入我科,经过血常规、骨髓细胞学及免疫学分型后确定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M5)。
  目前这两个病人经过正规的化疗方案治疗后,均完全缓解中。经过胸部CT、腹部B超、全身骨ECT复查,乳腺癌未见复发征象。
  2 讨论
  乳腺癌和急性白血病是发生在不同组织的恶性肿瘤,这两种恶性肿瘤临床多见单发,少见乳腺癌患者术后合并急性白血病的报道。两种恶性肿瘤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绝非偶然,其发病机制可能为:①遗传因素。很多学者在人群家系的水平上观察到一些癌家庭或某种癌的家族聚集性,且证实了这些家族成员都有一种倾向性(如抑癌基因杂合性的丢失)的遗传[1-2]②DNA、RNA病毒致癌的可能性,尤其是RNA肿瘤病毒,该病毒的颗粒皆含逆转录酶(RT),病毒RNA经过转录病毒逆向转录成DNA嵌入到宿主基因组的原癌基因附近,结果使细胞基因过表达;或抑癌基因内使其失活;另一种可能是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病毒获取细胞原癌基因并重组到病毒基因内,当这种新病毒颗粒进入另一细胞时可引起癌基因活化[3]③化学因素。有学者认为与原发肿瘤的治疗,尤其是联合化、放疗有关。一些化疗药物可与DNA双螺旋结合,引起DNA的交互机会增加,染色体重排,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这些染色体的畸变可产生异常克隆并发展成为肿瘤细胞[4]④免疫功能的异常,淋巴因子产生异常、产生免疫抑制因子、效应细胞功能异常。
  综上,乳腺癌术后合并急性白血病的报告少见,具体发病机制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到底是遗传因素多还是化放疗后导致的第二肿瘤,如果是后者,因为乳腺癌患者大部分可以长期生存,我们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化疗方案,或者通过对分子水平的干预来预防第二肿瘤的发生,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 薛寿征,程立,许荣,等.肿瘤病因学[M].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240-241.
  [2] 刘娜,刘新平,王立峰,等.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乳腺肿瘤组织及乳腺癌细胞学中的表达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2):165-168.
  [3] 褚建新.白血病病因学[M].张之南,杨天楹,郝玉书.血液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6.
  [4] 顾伟英,胡绍燕,曹祥山,等.白血病与实体瘤重叠发生14例[J].白血病•淋巴瘤,2004,13(4):234-2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1479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