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探究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32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救治时间,12h前接受治疗的患者为常规组(16例),12h后接受治疗的患者为干预组(16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手术治疗,给予干预组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评分,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比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呈P<0.05(=4.5714)。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呈P<0.05(T=8.4215)。结论: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早期气管切开术;颅脑外伤;脑出血;神经功能康复;晚期气管切开术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6--01
  前言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较多的致病因素,伴随多种功能障碍,如运动功能障碍,呼吸障碍等,极易引发脑部感染、脑出血等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1]。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临床对于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的治疗常采用手术治疗,如气管切开术等[2],临床将24h内行手术治疗的称为早期气管切开术,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本文将以我院近2年(2017年1月-2018年11月)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为对象,探究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32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救治时间,24h前接受治疗的患者为常规组(16例),24h后接受治療的患者为干预组(16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女患者分别为10例与6例;年龄在20~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1±5.52)岁。干预组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9例与7例;年龄在2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94±5.6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资料齐全;颅脑受伤,经X片诊断存在异物,确诊为脑外伤;脑出血为24h内;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心胸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药物过敏;精神障碍;不配合研究者。在统计软件SPSS19.0中将常规组与干预组患者的基本信息输入,组间差异呈P>0.05,则说明数据结果统计学意义未产生。
  1.2 方法
  给予干预组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套管与穿刺位置确定,手术操作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增加吸氧浓度,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将气管插管位进行调整。使患者保持仰卧位体位,取小枕头垫于肩下,使头向后仰,气管与皮肤接近,暴露更加明显。行局部麻醉操作,取颈前正中处环状软骨部位,由下缘至胸骨上窝一横指正中处,纵向作一切口,将前方软组织与气管前壁使用扩张钳进行扩张,沿中线将气管前组织使用血管钳分离,手术视野需保持为中线,对环状软骨与气管进行探查,保证其为正中位置。将气管切开,切口不可过小,避免气管壁对气管产生挤压从而引发狭窄。取穿刺器官针佩带套管并置入,导丝置入,随后将导丝撤出,对凄切套管固定,将分泌物吸净,检查出血情况,将气管套管固定,在伤口和套管间使用纱布垫置。手术操作完成。
  给予常规组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手术疗法,并在术后24h以后行气管切开术操作,对解剖标志与穿刺点进行确认,行切开穿刺。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分析。
  治疗效果:以临床症状与颅脑内检测指标为评估内容,其结果包含:显效(症状消除,无并发症,意识清醒,指标均为正常范围内),有效(症状缓解,意识比较清醒,生活基本自理,但对工作有轻微影响,指标改善),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意识模糊,生活无法自理,指标均不达标)。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不良反应:由呼吸障碍、肺部感染、高碳酸血症组成,对两组患者进行统计,并详细记录。
  神经功能评分:在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分别进行评估,内容有意识、语言、水平凝视、肢体运动、感觉等,共0-4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分别有正常(0-1分),轻度(2-15分),中度(16-30分),高度(31-45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中的各项数据结果输入软件(SPSS19.0)进行证实,治疗效果、并发症的表现形式以(%)为基准,组间予以卡方检验,神经功能评分的表现形式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予以T值检验,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则表示统计学意义产生。
  2 结果
  2.1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对比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干预组明显高于应用常规手术治疗的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
  2.2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并发症对比
  干预组16例患者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1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比6.25%。分别为肺部感染1例,呼吸障碍0例,高碳酸血症0例;对照组16例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治疗,6例出现不良反应,占比37.50%,分别为肺部感染2例,呼吸障碍3例,高碳酸血症1例,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值=4.5714。   2.3 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与常规手术治疗的神经功能评分对比
  干预组16例患者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为(22.21±3.57)分,治疗后为(6.65±1.77)分;常规组16例患者应用常规手术治疗,治疗前神经功能评分为(22.69±3.97)分,治疗后为(11.98±1.81)分。
  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评分,干预组与常规组相比,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未产生统计学意义,T=0.3596。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干预组改善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产生了统计学意义,T=8.4215。
  3 讨论
  颅脑外伤主要由于头部受到外力暴力而引发,伴随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对于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极易引发慢性硬膜下血肿,从而导致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运动障碍、意识模糊等,需及时进行治疗,避免病程延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3]。临床对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常采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但由于患者多存在昏迷、意识障碍、分泌物排出困难等症状,增加治疗难度[4],同时极易引发感染。
  早期气管切开术为脑出血发病后24h内实施气管切开治療。使用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具有多个优点,详细如下:
  (1)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有提高作用,可有效对气道呼吸阻碍进行疏通[5];
  (2)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如痰液等,避免肺部感染或气道感染;
  (3)通过气道对脑供氧量增加,促进修复脑功能损伤[6],改善治疗效果。有研究曾表明,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脑水肿量在发病后的24h为最大值,使大脑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二氧化碳潴留[7],分泌物增加,此时行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风险与难度,伴随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预后,由此可见,对于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需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本次研究中,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与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常规组,与其结论保持一致,均证明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康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王云,胡学芹.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学,2016,22(4):558-560.
  李旭平,吴远水.早期气管切开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18):52-52.
  蔡邵帅.早期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8):1120-1122.
  胡伟康.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J].江西医药,2017,52(5):405-407.
  李忠,田仁富,邓国敏.不同手术方式钛网修补术对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预后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441-443.
  周立华,常丽英.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9):1122-1124.
  李会兵,陈谦学.颅内压监测对重度颅脑外伤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GCS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73-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686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