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回顧性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2014年3月—2018年9月间,在该院方便选取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感染部位及感染源、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并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建议。 结果 全部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中有103例患者的病情痊愈,所占比例为97.17%,剩余3例患者并发了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其中有2例的患者的感染源为蜂窝织炎,1例患者的感染源为颌下间隙感染。死亡病例有2例,其中有1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口底多间隙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离院后死亡;1例车祸受伤后1周伴颊部感染,入院后并发颅内感染转ICU,治疗无好转,离院后死亡;而在治疗时间方面,当口腔颌面部为单间隙的感染患者时,其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多间隙的感染患者,其中单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时间介于4~5 d,平均治疗时间为(5.3±2.2)d,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时间介于7~11 d,平均治疗时间为(9.1±2.3)d。 结论 由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时其病情较急,所以多采用综合治疗,比如全身抗炎、局部病变以及营养支持等,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回顾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4(a)-003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treatment methods an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From March 2014 to September 2018, 106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 in our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contents of the analysis included infection site, infection sourc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methods and treatment effect, and given targeted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Results Among 106 cas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103 cases were cured, accounting for 97.17%. The remaining 3 cases were complicated with sepsis and sepsis. Cellulitis was the source of infection in 2 cases and submandibular space infection in 1 case. There were 2 deaths, one of which was caused by infection of multiple spaces on the floor of the mouth complicated with septic shock, multiple organ failure of the whole body, and death after leaving the hospital.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patients with single space inf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pace infection.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patients with single space infection was between 4-5 d,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was  (5.3±2.2)d, the treatment time of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pace infection was between 7 d and 11 d, and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was (9.1±2.3)d. Conclusion As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s occur when the disease is more acute, so the use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uch as systemic anti-inflammatory, local lesions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Oral and maxillofacial; Interstitial infectio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临床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主要指口腔、咽喉、面以及颈部的软组织发生了感染反应,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病情发展较快和预后较差是该病症的的主要临床特点。通过研究发现,导致该病症的主要原因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感染所致。红肿、发热或脓肿是导致该病症的主要原因,若治疗不及时,则极易导致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的情况发生,随着患者病情的不断发展和加重,则极有可能导致败血症、纵膈脓肿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1]。为此,该文就主要从该院2014年3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了该病症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治疗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收治的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0例,患者年龄介于13~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7±2.2)岁,病程介于6~16 d之间、平均病程为(10.3±1.2)d。感染部位主要可分为颌下间隙、嚼肌间隙、颊间隙、眶下间隙、口底间隙、翼颌间隙、咽旁间隙、舌下间隙、颞下间隙以及颏下间隙,分别有36、20、17、12、8、5、4、2、1、1例。感染源主要为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外伤性感染,分别有92、13、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实施多方面具有针对性的检查,比如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同时采用病灶位置的少量脓液实施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2]。
  1.2.2  治疗方法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可分为3个方面:①支持治疗。加强患者体能以促进患者伤口愈合。在此过程中,应着重主要并发症的防治,同时保证引流和敷料具备足够的清洁度,从而防止再次感染的情况发生。另外,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时,则应该对患者的血糖和血压进行严密监控[3]。②局部病变处理。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用中药涂抹或理疗的方式进行低于局部病变进行治疗时,应及时将病变位置的脓液进行清理,以避免患者病情的不断加重和扩散。而当病灶位置存在脓肿腔的情况下,则应该及时吸出脓液并实施切开引流进行治疗。在面对患者病情较轻、脓肿腔较小的情况下则应该采用局部麻醉和清除脓肿腔内脓液以及实施药物抗感染治疗等。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首先应该在局部麻醉状态下实施切开引流,同时反复冲洗感染位置并清除感染组织和坏死组织[4]。③全身治疗。采用大量抗菌药物进行抗菌治疗。而在选择抗菌药物的过程中,其药物选择的原则主要如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初期,应采用三代头孢菌素类或硝咪唑类药物,此后在进行抗菌药物选择时,则应该将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作为的参考依据。若存在抗菌药物使用不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在应该增加激素的应用剂量[5]。
  1.3  观察与评价指标
  回顾性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时间。
  治疗效果,完成治疗后,患者的语言、吞咽以及咀嚼等功能均痊愈或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为显效;完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而语言、吞咽以及咀嚼等功能均改善为有效;而完成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改善或语言、吞咽以及咀嚼等功能均未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整理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治疗后的相关资料,将其输入到SPSS 21.0统计学软件中,根据数据资料不同进行分类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部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中有103例患者的病情痊愈,所占比例为97.17%,剩余3例患者并发了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其中有2例的患者的感染源为蜂窝织炎,1例患者的感染源为颌下间隙感染。死亡病例有2例,其中有1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口底多间隙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离院后死亡;1例车祸受伤后1周伴颊部感染,入院后并发颅内感染转ICU,治疗无好转,离院后死亡;而在治疗时间方面,当口腔颌面部为单间隙的感染患者时,其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多间隙的感染患者,其中单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时间介于4~5 d,平均治疗时间为(5.3±2.2)d,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时间介于7~11 d,平均治疗时间为(9.1±2.3)d,见表1。
  3  讨论
  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病早期时,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未作出应有的重视,突然加重病情后,疾病危害人体程度增加,患者此时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临床要及早的发现、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感染源主要可为牙源性感染、腺源性感染、外伤性感染以及血源性感染,其中牙源性感染最为常见,该感染源主要指病原菌在龋齿、牙周袋以及冠周龈盲袋内,可分别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以及冠周炎,继而会逐渐扩散到颌骨和面部,继而导致颌面部进行感染,这类感染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均可发生,其中青壮年为主,可可能继发支智齿冠周炎,感染部位主要可分为嚼肌间隙、颊间隙、颌下间隙。而腺源性感染则主要和区域淋巴结引流存在紧密联系及头部任何部位发生感染均可导致引流区域淋巴结发生急性化脓炎症[6]。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病急、病情重、病情进展迅速等,若治疗及处理未能及时开展,纵膈脓肿、脓毒血症等现象可能会发生,这不仅会明显影响患者机体健康、预后治疗,且救治难度也会增加,此外,绝大多数患者还会发生头痛、局部控制、张口受限等症状,使病情转归受到影响,甚至病情严重时造成患者死亡,因而相应治疗必须要及时、有效开展。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全身抗炎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措施,该治疗措施可有效避免炎症的扩散以及可有效增强患者的抗感染能力。全身治疗过程中,应先妥善的处理原发感染病灶,包含将坏死组织、口腔颌面部间隙处异物清除,彻底清理无效腔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能够导致继发感染的相关因素,使感染来源尽量全部的消除,减小感染面积,之后,再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效果显著的抗菌药物,抑制细菌生长、繁殖,促进疾病的康复[7]。而局部病变处理则常被应用于早期抗感染的智力措施,且该措施的应用往往需要实施切开引流术,从而清除病灶,避免感染扩散的情况发生[8]。此外,在应用切开引流术的过程中充分做好了引流工作,并彻底进行清洗且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均在无菌状态下展开,有效避免了再次感染的情况发生。而当患者病情较为严重,营养状况较差时,则做好了口底部、咽部以及颌下部的间隙感染防治工作,有效避免了感染和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发生[9]。除上述治疗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积极的事实对症疗法,发热、寒战、头痛头晕等均是患者发病后可能发生的机能反应,医生要密切注意这些症状的处理工作,纠正机体障碍,使患者机体尽量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促进治疗时间缩短,让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从该文的研究结果中也可看出,全部106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中有103例患者的病情痊愈,所占比例为97.17%,剩余3例患者并发了败血症和脓毒血症,其中有2例的患者的感染源为蜂窝织炎,1例患者的感染源为颌下间隙感染。死亡病例有2例,其中有1例患者的死亡原因为口底多间隙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离院后死亡;1例车祸受伤后1周伴颊部感染,入院后并发颅内感染转ICU,治疗无好转,离院后死亡。
  综上所述,由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时其病情较急,所以多采用综合治疗,比如全身抗炎、局部病变以及营养支持等,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天祝.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与护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4):84-85.
  [2]  曲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4):44.
  [3]  张丽娟,邹娟娟.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9):11-12.
  [4]  赵小珩,郭威孝,张浚睿,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管理(三)——实验室检查[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8,34(3):424-429.
  [5]  梁翠芬,刘育琼,何琴,等.优质护理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5):663-664.
  [6]  郭威孝,张凯,牛强,等.105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8,34(3):150-153.
  [7]  徐延年.口腔頜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回顾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0):5751.
  [8]  胡志强,黄代营.口腔颌面部多间隙合并颈部及胸腔纵隔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12,20(10):530-533.
  [9]  郑先雨,程继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的回顾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5,19(10):1966-1968.
  (收稿日期:2019-01-09)
  [作者简介] 陈云东(1980-),男,云南芒市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574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