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疗效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卡马西平治疗, 观察组患者予以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控制7例, 显效21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患者治疗完全控制3例, 显效19例, 有效8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1.43%(30/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 其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丙戊酸钠;卡马西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8.034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后遗症, 癫痫发作进一步加重了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 而大脑结构功能受损又会进一步加重癫痫的发作, 严重者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 积极抗癫痫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以期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实践指导参考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确诊为癫痫;②在脑卒中发病前无癫痫病史;③脑卒中后多次癫痫发作。排除标准:①原发性癫痫者;②颅脑手术、脑外伤、颅脑感染、脑肿瘤等其他原因所致继发性癫痫者;③对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药物过敏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2例。观察组中男22例, 女20例;年龄50~80岁, 平均年龄(55.42±8.42)岁;脑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28例, 缺血性脑卒中14例。对照组中男23例, 女19例;年龄50~80岁, 平均年龄(55.38±8.54)岁;脑卒中类型:出血性脑卒中27例, 缺血性腦卒中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抗凝、调节血脂、降压、抗血小板、保护脑神经、纠正微循环、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在对症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2279)治疗, 初始剂量为0.1 g/次, 2次/d;最大剂量为0.3 g/次, 3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 卡马西平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丙戊酸钠(沈阳格林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1022462)口服, 5 mg/次, 3次/d, 连续治疗7 d, 若临床症状未控制, 用药剂量增至10 mg/次, 3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无效:癫痫发作频次降低<50%;有效:癫痫发作频次降低50%~74%;显效:癫痫发作频次降低≥75%;完全控制:癫痫未发作。总有效率=(有效+显效+完全控制)/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控制7例, 显效21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患者治疗完全控制3例, 显效19例, 有效8例, 无效1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30/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 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胃肠不适2例, 皮疹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3/42);对照组患者出现胃肠不适1例, 皮疹1例, 腹泻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4/4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癫痫发作是脑卒中的一种常见后遗症, 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脑卒中患者脑部突发缺血缺氧、卒中后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同步异常放电, 从而诱发癫痫的发作。研究显示[1], 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癫痫的风险远远高于缺血性脑梗死, 这主要是由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血肿、出血水肿在颅内形成明显占位效应, 同时由于铁血黄素等出血后代谢物大量蓄积于脑出血病灶周围, 可诱发癫痫的发作, 因此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癫痫的风险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根据首次癫痫发生的时间可将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分为早发性癫痫、迟发性癫痫。早发性癫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 造成谷氨酸等兴奋性神经递质浓度的增加, 从而导致癫痫的发作;迟发性癫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瘢痕形成、胶质增生等大脑结构改变所致。脑卒中后机体大脑受损,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会加重大脑损伤, 不仅会造成学习能力和认知功能下降, 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可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 从而造成脑神经元的坏死, 脑神经元的坏死又会进一步诱发癫痫发作, 形成恶性循环。因此, 一旦脑卒中后继发癫痫, 应及时进行规范化抗癫痫治疗[2]。通过本次研究, 对于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治疗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脑卒中后持续癫痫发作;②脑卒中后癫痫晚发;③脑卒中后癫痫早发发作>2次。对于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治疗应首选单药进行治疗, 若所选药物的用量已达最大值, 且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佳, 但癫痫的控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此时可选择联合用药治疗。在选择抗癫痫药物时不但要考虑癫痫发作类型, 还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合并症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   卡马西平为部分性发作和癫痫大发作的常用治疗药物, 丙戊酸钠对各类型癫痫发作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丙戊酸钠是临床抗癫痫的一线药物, 为单糖基右旋硫代物, 其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切断Na+通道, 减小动作电位, 降低癫痫发作时放电时程;并通过提高γ-氨基丁酸、丁醛酸脱氢酶的活性, 促进谷氨酸脱氢酶的活化, 从而有效预防癫痫的发作[3]。需要注意的是, 神经递质、神经受体、神经元离子通道是丙戊酸钠的作用靶点, 因此在使用丙戊酸钠治疗时极易导致反应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发生[4]。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完全控制7例, 显效21例, 有效10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0.48%(38/42);对照组患者治疗完全控制3例, 显效19例, 有效8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71.43%(30/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效果优于卡马西平治疗, 且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产生协同效应, 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癫痫灶的抑制作用及对周围神经元放电的抑制作用机制不一样, 卡马西平主要通过对Na+通道产生阻滞作用, 而丙戊酸钠主要通过对电压敏感性钠离子通道、中枢神经系统内γ-氨基丁酸代谢酶产生抑制作用, 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5-7]。
  综上所述,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 其疗效确切, 安全性高, 具有重要的臨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小平.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7):73-75.
  [2] 刘梅. 醒脑静联合拉莫三嗪、丙戊酸钠治疗老年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疗效观察. 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3):551-553.
  [3] 李广强, 王小洁. 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对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影响的监测.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30(3):80-82, 98.
  [4] 卫军秀. 86例卒中后继发癫痫的资料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5):451-452.
  [5] 黄萍, 马建君. 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2):143-146.
  [6] 陈少彬.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额叶癫痫患者的疗效研究. 今日健康, 2014(2):34.
  [7] 刘晓勇, 钱心炜. 卡马西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继发性癫痫的疗效研究. 黑龙江医药, 2014(6):1349-1350.
  [收稿日期:2019-02-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049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