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观察湿性敷料应用于糖尿病足的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以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患者应用湿性敷料的效果。方法 以52例2019年4—7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实施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循环改善治疗、营养神经治疗以及降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参照组(n=26)患者采用干性敷料换药法,探究组(n=26)患者应用湿性敷料换药法。结果 探究组伤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探究组总有效率96.15%,参照组总有效率84.62%。探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时间均较参照组短且换药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探究组无痛及轻度疼痛率61.54%,中度疼痛率38.46%,参照组探究组无痛及轻度疼痛率30.77%,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率为69.23%,探究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采用湿性敷料可减少换药次数并能够减轻换药时疼痛感,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
  [关键词] 湿性敷料;糖尿病足;临床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1(a)-0186-02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多发性并发症,主要引发原因为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细菌感染等,临床表现包括肢端坏疽、足部深部溃疡、疼痛等,病情严重者残疾风险较高,严重干扰其生活品质。临床主要采用抗感染、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方式,足部伤口换药对患者预后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1]。此次研究将52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均自2019年4—7月接受诊疗,探讨患者应用湿性敷料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5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双下肢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度较高且无理解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伴有严重过敏体质患者;重度神经血管受损患者;传染性疾病患者[2]。对52例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探究组(n=26)男性16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6.09±5.27)岁;Wanger分级:Ⅰ级6例、Ⅱ级14例、Ⅲ级5例、Ⅳ级1例;参照组(n=26)男性15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5.86±5.23)岁;Wanger分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6例、Ⅳ级0例。患者Wanger分级、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循环改善治疗、营养神经治疗以及降血糖、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局部伤口清创处理,应用双氧水及碘伏对创面及周围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应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以将伤口周围坏死组织清理干净。参照组患者采用干性敷料换药法,应用油纱及纱布覆盖伤口,为窦道患者实施纱条引流及填塞操作并覆盖无菌纱布,然后应用绷带进行包扎固定,根据患者伤口渗液情况及时换药,频率以1次/1~2 d为宜。探究组患者应用湿性敷料换药法,应用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将坏死组织取出并对皮肤受损部位进行清洁,为黑期患者提供给水凝胶敷料,为黄期患者提供含银敷料贴敷并外覆盖藻酸盐,为红期患者提供含银敷料贴敷并配合水胶体外覆盖治疗,应用绷带或者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固定,依照患者切口渗液情况确定换药时间,若渗液量较多则每隔1~2 d换药1次,若渗液量较少则2~5 d换药1次,溃疡表面有表皮形成后可间隔5~7 d换药1次[3]。
  1.3  评价指标
   ①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以及每次换药时间并进行组间对比;②伤口愈合效果评价标准如下,痊愈:患者坏疽、溃疡等创面完全愈合并可见痂皮形成;有效:患者坏疽、溃疡等创面范围缩小,可见新生肉芽组织;无效:患者溃疡等创面范围未见缩小,部分患者创面扩大;③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揭除敷料时患者疼痛程度并进行组间对比,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工作,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伤口愈合效果
   探究组伤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其中,探究组总有效率96.15%,参照组总有效率84.62%,见表1。
  2.2  换药时间等相关指标
   探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时间均较参照组短且换药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见表2。
  2.3  揭除敷料时疼痛程度
   探究组无痛及轻度疼痛患者16例,占61.54%,中度疼痛患者10例,占38.46%,参照组探究组无痛及轻度疼痛患者8例,占30.77%,中度及重度疼痛患者18例,占69.23%,探究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棉垫、纱布等干性敷料具有网状编织结构,吸收能力较强,可避免创面出现渗液积聚现象,从而可有效保护创面,但是纱布容易粘连创面且揭除敷料时容易导致新生肉芽组织受损并使得患者出现强烈疼痛感,影响伤口愈合。采用干性敷料进行创面填塞时会导致敷料上的纤维碎屑脱落于组织内,受异物刺激容易出现炎症反应,此外,还会加大新生上皮细胞移行难度,从而影响创面修复[4]。
   理想的敷料能够保持伤口及周围皮肤的干燥性以及创面的湿润度,可加快渗液吸收并能够使坏死组织得到有效清除,同时还能够对外界颗粒性异物产生阻隔作用,有助于保持伤口环境恒温,避免药物进入伤口,止血、止痛效果均非常理想。
   水凝胶主要成分包括羧基甲基纤维素、果胶以及明胶,含有软化纤维原成分,能够使纤维蛋白得到有效清除,亲水颗粒渗液吸收效果理想。水凝胶敷料具有吸收水以及供水能力,与组织接触时可产生反复水合作用,更换时不会出现粘连现象,可提高患者舒适度。黑期应用水凝胶敷料可使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同时还能够保持创面湿度。黄期为炎性渗出期,患者感染风险较高,联合应用含银敷料及藻酸盐敷料可使不溶性藻酸钙变为可溶性藻酸钠,有助于使敷料使用时间得到明显延长。红期创面渗液减少并形成新鲜肉芽组织,联合应用银离子敷料及水胶体敷料可缓解患者疼痛感并可促进伤口愈合。水胶体密闭性较好,因此,换药时可能出现异味,此外,水凝胶与渗出液融合后形似脓性分泌物,只需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即可[5]。
   此次研究中,探究组傷口愈合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时间均较参照组短且换药次数少于参照组(P<0.05),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综上所述,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湿性敷料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有助于缓解其不适感。
  [参考文献]
  [1]  陈德芝.湿性敷料与传统换药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大家健康,2017,11(12下旬版):239-240.
  [2]  周泓宇,何瑾,黎立,等.三黄汤洗剂联合湿性换药在Wagner 2~3期糖尿病足创面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19,37(3):10-12.
  [3]  马春梅.56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换药中湿性敷料的运用评估[J].心理月刊,2018(2):272.
  [4]  樊凤.湿性敷料与传统换药在糖尿病足换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4):3302-3303.
  [5]  刘海佳,章小庆,马海萍,等.负压技术联合湿性敷料在慢性糖尿病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17):190-191.
  (收稿日期:2019-10-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527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