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白血病的检查和诊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薇 侯丽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其特点为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分化成熟障碍,并伴有凋亡减少。
  根据细胞成熟障碍阻滞在不同阶段,阻滞发生在较早阶段称为急性白血病(AL),阻滞在较晚阶段称为慢性白血病(CL)。有时也用自然病病程分类,6个月内为急性白血病,6~12 个月为亚急性白血病,12个月以上为慢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特点是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增生和正常血细胞生长受损,通常伴有外周血中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而白细胞计数可减少、正常或增多。急性白血病又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慢性白血病的主要特点是骨髓中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晚阶段,多为较成熟幼稚细胞和成熟细胞,病情发展缓慢,自然病程为数年。慢性白血病又分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及少見类型的白血病。目前按照WHO造血系统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CLL与小淋巴细胞淋巴瘤为一类疾病,所以CLL的诊疗规范归入淋巴瘤部分。
   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血型(ABO+Rh 因子)  通过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变化和形态分布等相关指标测定,用于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评判。网织红细胞用于了解骨髓增生情况。
  外周血涂片  用于血细胞的分类。原始细胞的多少与诊断和预后相关
  生化全项  生化检查涉及与各类血细胞功能有关物质的结构及代谢变化。
  血凝  判断机体出血、凝血情况。
  免疫固定电泳  用于免疫蛋白增多情况的鉴别诊断。
  乙肝 5 项、抗 HCV、抗 HIV、血清梅毒试验  输血前必查项目。
  BNP (pro-NTBNP)、心肌酶、心电图、心脏彩超  用以判断心脏功能,以及化疗药的心脏毒性。
  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反映机体泌尿系、消化道的代谢、感染等情况。
  降钙素原(PCT)、G实验、GM实验、咽拭子和痰培养、血培养  判断感染性质以及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胸腹CT  反映相关脏器及淋巴结解剖位置、形态、大小、感染等情况。
  脑CT/MRI  用于有神经症状者白血病患者,判断是否有颅内出血、梗死、占位及白血病浸润。
  骨髓穿刺  用于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体内容包括①形态学:骨髓涂片+活检+细胞化学染色,后者包括髓过氧化物酶(MPO)、酯酶(NSE+NaF 抑制试验、特异性酯酶、酯酶双染色)、糖原染色(PAS)、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等;②免疫表型;③染色体和分子生物学检查,其中染色体核型分析(或)FISH用于疑为AML-M2、M3、M4Eo型或ALL者,以及融合基因或基因突变检查。
  HLA配型  对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指征者,及早进行HLA配型。
   急性白血病  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参照WHO(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诊断的外周血或骨髓原始细胞比例≥20%。患者被证实有克隆性重现性细胞遗传学异常t(8;21)(q22; q22)、inv(16) (p13q22)或t(16;16)(p13; q22)以及t(15;17)(q22; q12)时,即使原始细胞<20%,也应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  诊断标准参照2020年《慢性髓性白血病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NCCN 2020)、2017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 2017)、2013年及2020年欧洲白血病网(ELN 2013、2020)专家组的治疗推荐。诊断标准:典型的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合并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即可确定诊断。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诊断标准参照2018年《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年版)》、WHO(2016)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标准。
  诊断标准:达到以下3项标准可以诊断:①外周血单克隆B淋巴细胞计数≥5×109/升。②外周血涂片特征性的表现为小的、形态成熟的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细胞质少、核致密、核仁不明显、染色质部分聚集,并易见涂抹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不典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55%。③典型的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CD19+、CD5+、CD23+、CD200+、CD10-、FMC7-、CD43+;表面免疫球蛋白(sIg)、CD20及CD79b弱表达(dim)。流式细胞术确认B细胞的克隆性,即B细胞表面限制性表κ或λ轻链(κ:λ>3:1或<0.3:1)或>25%的B细胞sIg不表达。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被认为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以骨髓中异常原始细胞急性增生,正常造血受抑制,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恶性血液病。
  2.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则是骨髓中淋巴前体细胞克隆性增生,以细胞和体液免疫紊乱、造血细胞生长抑制为特征的恶性血液病。
  3.慢性髓性白血病具有特征性t(9;22)/BCR-ABL1融合基因,祖细胞池的显著扩增导致髓细胞过度增殖,粒细胞生成增多而清除缓慢,形成粒细胞在体内积聚。
  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归属为“成熟B细胞肿瘤”,为功能缺陷的成熟单克隆B小淋巴细胞增生。
  5.类白血病反应表现为外周血白细胞增多,血涂片可见中、晚幼粒细胞;骨髓粒系左移,有时原始细胞增多。但类白血病反应多有原发病,血液学异常指标随原发病的好转而恢复。
  6.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表现为血细胞减少(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需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相鉴别。主要鉴别点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细胞小于20%,一般没有脾、淋巴结肿大及其他浸润症状。
  7.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减低的患者需与该病鉴别。该病原始细胞少见,无肝脾肿大。
  8.EB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百日咳、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风疹等病毒感染时及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也可表现为发热、脾淋巴结腺体肿大或全血细胞减少。但此类疾病病程短呈良性经过,骨髓象原始幼稚细胞均不增多。
  9.巨幼细胞性贫血有时可与红白血病混淆。但前者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粒细胞PAS反应常为阴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3745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