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像技术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561-5464(2010)-05 -0392-02
  【摘要】 目的 探讨非创伤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肺隔离症患者的X线、CT资料,其中3例患者有MRI资料 。结果 本组均为肺叶内型 ,左下叶后基底段8例,左下叶内前基底段1例,右下叶后基底段2例,右下叶内基底段1例。 10例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内部密度均匀;2例呈斑片状实变,其内可见囊样透亮区,增强 后不均匀强化。3例显示降主动脉发出异常血管,1例于肿块旁显示一异常小血管断面,1例 肿块内有m管影,3例显示肺静脉引流。2例患者进行了图像后处理(MPR、MIP和VR),均显示 出异常动脉来自降主动脉,肺静脉引流。隔离的肺组织在T。WI和T WI上均表现为稍高信号 块影。MRA及CE-MRA显示2例患者病变异常供血动脉源自降主动脉,1例CE―MRA可见其引流 静脉入右下肺静脉。结论 肺隔离症的非创伤性影像检查至少可部分取代 有创伤性DSA检查,可作为临床首选之检查方法。
  【关键词】 支气管肺隔离症;诊断; 影像技术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部发育畸形,常规X线检查难以确诊,X线平片常可发现病变, 但定 性诊断有时较困难,胸部CT扫描。特别是病灶范围薄层增强扫描,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特 征及周围组织的变化,而且容易显示异常供血动脉,从而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性[1] 。
  
  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患者,本组18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其中肺内型17例 ,肺外型1例 男8例,女10例 年龄为6~42岁,平均22.5岁。其中30岁以下16例,占89%。 全部病例均有正侧位X线胸片,5例有支气管碘油造影资料;13例做了CT检查,4例做了MRI检 查。
  
  2 结果
  
  2.1 X线表现 本组18例,发生在右下肺4例,左下肺1 4例,病变均偏后,其主要部分位 于两肺下叶后基底段区域。11例为大片状高密度阴影,境界比较模糊,其中4例密度均匀,9 例密度不均,病灶内可见到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透光区,较大者尚可见到液气平面;X线 表现为团块状阴影7例,境界清楚,密度均匀。
  2.2 支气管碘油造影表现 5例中4例见病灶内无支气管 影,1例病区内有支气管影,但分 支亦少而不规则。均有病灶周围支气管移位,2例见病灶周围支气管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2.3 CT检查所见 18例X线表现为片 状阴影者,13例行、CT扫描,其中4例密度比较均匀, 另9例密度不均,可见到含气囊腔,囊腔内有液气平面1例;7例X线表现团块影者4例做CT检 查,亦表现为实质性肿块,3例病灶内有密度低区,2例病灶周围有肺气肿改变。仅5例增强 扫描见有异常动脉自胸主动脉进入病灶内。
  
  3 讨论
  
  影像学表现肺隔离症多数发生在下叶后基底段区域,本组为100% ;而且左侧多于右侧,本 组左侧多,占78% ,偶有发生在右上叶,左舌叶和两侧同时发生者。对其X 线特征,作者曾 有报告,肺隔离症可分为两大类,实质型:见于隔离肺组织与支气管不相通者,表现为病变 区域的团块状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可清楚或模糊,此型尚有恶变之可能;囊性型:多见于 合并感染并与邻近正常支气管相通者。表现为病区的囊状透光区,可为单发或多发,多为薄 壁,常有液平面,后者为感染所致。就本组所见,亦属上述两种类型,以囊性型为多见。就 本组大体标本所见,几乎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囊性变,其内充满黏液,从而均为软组织 密度阴影。除上述外,尚有一些形态各异的不典型阴影,难以想到本病。如本组有2例35岁 女性见左下肺叶偏后有蜂窝状小透光区阴影,伴有不规则的粗条状致密影,术前诊断为“支 气管扩张”,临床也曾因咯血长期诊断为支气管扩张。而病理证实隔离肺呈不张状态,为心 影遮当,而邻近肺组织有继发感染及支气管扩张。另1例为右下肺偏后有大片状密度均匀边 缘模糊阴影,X线见其颇似炎症,病理见无功能肺叶周围广泛粘连,质软,表现有囊状隆起 ,但与邻近支气管不相交通,从而可知其边缘模糊为广泛粘连所致。支气管碘油造影的特征 性表现为病变局部缺少支气管分支,并且病灶周围支气管受压移位,病区内无支气管充盈显 示,仅少数支气管与病变相通及有支气管扩张表现,此由感染所致。体层摄影有利于进一步 明确病变形态及部位,主动脉造影有发现异常供血动脉的可能。CT检查对肺隔离症的诊断极 有价值,它可取代普通X线检查,支气管造影,断层摄影,及主动脉造影,其优点是:横断 面扫描,特别是增强扫描,有助于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该征象具有定性诊断价值;CT具有更 高的分辨力,有利于清晰显示病变内部的微细结构;对病变周围的弥漫病变,支气管分布与 扩张均可显示;CT检查无痛苦,无危险,应用广泛。作者曾报道,肺隔离症的肺部改变常 分为三种类型:含有气体和液体的囊肿或软组织肿块;围绕囊肿或肿块周围的肺气肿改变; 局限性多血管征。由于MRI具有血管流空效应及多平面多角度观察病变的优点,故可以更好 地显示病变内部结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经验表明,MRI可取代血管造影来显示异常血 管,为手术治疗提供解剖信息[2-3]。
  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目前肺隔离症的术前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而异常供血动脉的定 性是诊断的关键。常规胸部X线检查中,肺隔离症表现为反复肺部感染,下肺圆形软组织块 ,邻近肺野密度降低,或表现为肺脓肿、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支气管扩张。有时表现为含 气囊肿,亦可表现为下肺实性变影,伴液气平面。故胸部X线检查对肺隔离症诊断无明显特 异性,仅可提供诊断肺隔离症的重要线索,以便进一步检查。胸部CT平扫对于协助临床进行 肺隔离症的诊断极有价值,其横断面扫描有助于显示异常供血动脉,该征象具有定性诊断价 值,其高分辨率有利于清晰显示隔离肺内的细微结构,且CT检查方法无痛苦无危险。因此CT 检查在肺隔离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多数异常动脉在肺韧带内或与其平行,且其密 度与软组织相近,CT平扫检查难以辨认。另外有的异常血管来自膈肌动脉、腹主动脉、肋间 动脉等,加之CT平扫检查的局限性,就不能把这些异常血管全部包括进去,术前异常血管明 确率很低。本组4例中仅1例发现异常血管。胸部增强CT检查不仅能显示病变的形态特征及周 围病灶,且容易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大大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有作者指出胸部增强CT扫描可 明确到异常供血动脉的分叉位置,此乃CT检查诊断肺隔离症的金标准。本组病历增强CT加MR I对肺隔离症的诊断达到80% ,此外,MRI具有血管流空效应及多平面多角度观察的优点, 故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内部结构、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去向,同时可以进行三维重建成像 ,进一步了解毗邻关系,为手术治疗提供详尽的解剖信息。综上所述,对肺隔离症的影像检 查除常规X、CT平扫检查外,还应该采用其他影像学方法,特别是进行CT增强、MR检查,以 力求术前明确异常供血动脉位置,可在术中避免血管损伤[4]。
  
  参考文献
  [1] 李晨霞.肺隔离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8,12(86):748- 750
  [2] 陈芳华.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影像杂志,2008,11(6):134
  [3] 张惜阴主编.医学影像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3-215
  [4] 黄柴蓉,杜明昆,袁道源.医学影像学探索[J].中国影像技术,2009,4(5):31 2-314
  (收稿日期 2010-03-16)(编辑 何国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0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