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突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突发创伤患者心理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突发性创伤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患者心理特点,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0%,观察组抑郁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创伤患者针对心理特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对预后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突发创伤;心理护理;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188-01
  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公众生活水平发生了较大转变,交通运输业、工业、建筑业不断发达,突发性创伤患者逐年增多,由此伴发的心理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对创伤紧急救治的同时,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是改善患者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60例,均为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突发性创伤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分析患者心理特点,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回顾相关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患者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16-63岁,平均(39.6±4.7)岁。受伤部位:腹部伤3例,颅脑损伤22例,胸部伤1例,四肢伤14例,多发伤18例,其它2例。致伤原因:高处坠地伤14例,交通意外伤35例,挤压伤5例,其它6例。闭合性损伤45例,开放性损伤15例。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P>005),无明显差异。
  1.2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分析心理特征,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心理特征分析:焦虑、恐惧:患者多为突发性创伤,事故发生时无思想准备,多剧烈疼痛,鲜血淋漓,创伤危重复杂,无亲属陪伴,加之医院环境陌生,易产生紧张不安、恐惧、焦虑情绪。易怒、疼痛:患者多有程度不等的疼痛感,导致恐惧心理产生,使疼痛进一步加重。多以仇恨、愤怒、呻吟为主要表现,在医护人员治疗过程中转化成不满意情绪发泄,易怒易暴,较难自控。低落情绪:部分患者担心因病残失去自理能力及工作能力,且高昂的医疗费用支付存在一定难度,害怕被家庭及社会遗弃,不安全感较为严重,情绪低落,甚至放弃治疗。依赖与渴望:患者多希望获得关心、同情、支持及良好治疗,易产生依赖心理。
  1.2心理护理干预:果断处理,提高患者安全感:护理人员需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及扎实的专业基础,以使患者获得充分的安全感,把握时机及时手术,提高救治效果,使患者获得较好的心理安慰。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需轻柔、操作准确无误,行动敏捷,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2]。解决患者困难:患者常遇的问题包括环境舒适度、常用物品及食物结构等。需针对患者特殊性,顾及其饮食习惯。并保证病房安静,减少探视,使患者及家属感到温暖,消除顾虑心理。加强沟通:增加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加强沟通,是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方便、简易的情感交流方式,也是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护理人员需真诚对待患者,通过友好、自然、亲切的言行,提高患者的被关怀和被尊重感,行必要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安情绪,保持乐观心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谐护患关系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利于提高心理护理效果。护理人员依据不同患者的性格特点,采用姿势、表情、言语等多方面的交流,向患者讲解必要的医学知识,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勇气,以加快康复进程。
  1.3观察指标: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并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满意度进行调查,SAS和SDS总分均为20-80分,>40分焦虑,反之无。
  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0%,观察组抑郁及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在医疗体制不断改革的新形势下,医学护理模式也之不断发展和完善,已从以往的功能制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制转变,除重视疾病本身的护理外,社会、精神、心理方法的护理渐引起广泛关注,是使患者获得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3]。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分析突发创伤患者的心理特征,如焦虑、抑郁、烦躁、不安全感等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解决患者困难,加强沟通,建立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水平等,结果显示,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突发创伤患者针对心理特征,加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对预后的改善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影.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2):207-208
  [2]梁立.提高护士人文修养 体现护理人文关怀[J].护理与康复,2008,5(1):3-5
  [3]胡伦玉.突发创伤患者的心理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6):569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4641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