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大学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更是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有效体现。而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校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及学习氛围的整体表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能够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且提供良好环节,进而让学生能够在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鉴于此,文章将首先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展开探讨,并着重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1-0121-03
  高校校园文化凭借其独特优势,在推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视作大学思政教育的有力媒介,在思政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因此,作为高校领导层应当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确保其对于思政教育的推动作用能够发挥到极致,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水平。那么,究竟要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去做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具体可实行哪些创新路径?这便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重点。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助力学生文化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肩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责任,而校园文化具备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见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1]具体体现为: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了价值观念教育。价值观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同样是文化的价值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校园文化属于人化产物,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与环境对学生形成隐性与显性的影响,助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二是,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了爱国教育。爱国教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之林永不倒的精神支柱,所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去发挥对学生爱国教育功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拳拳爱国之心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实际行动。三是,校园文化建设融合了意志教育与审美教育。在形形色色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有着诸多极具竞争性、创造性的活动开展,比如辩论赛、歌唱赛、运动会等,都是对参与人员意志品质的锻炼,激励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人文品质,懂得如何欣赏美与创造美,进而助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
  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单单涉及社会文化方面,更与政治层面息息相关,尤其是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校园中,其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观念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助力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人才的培养。[2]不难看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唯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之下,才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正确价值观相符,不会脱离正确方向,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面对多元化的文化背景更加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导向,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还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价值理论基础,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组织利用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组织成员的目的性影响,使其能够发展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的活动,能够明显看出这一教育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加之高校处在这一意识形态培养的前沿主阵地,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有巨大影响,可见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必定要坚持以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原则作为取向。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分析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利用环境育人功能
  1.利用校园基础建设
  高校基础建设指的是辅助学校完成教育活动的所有硬件设施,主要包含图文资料、活动场地、教室、图书馆、网络设备等。而这些基础建设的完善,能够为学生接受教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而在这一环境氛围中去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全面提升实效。[3]比如,在大学校园内会设置名人雕像,加上各种风格的建筑物呈现的美感,能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审美情趣进行良好培养;同时,在不同建筑物设置针对性的宣传标语,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在公共卫生间设置“节约用水”、图书馆设置“请将手机调成静音”等标语,能够使学生学会遵守公共秩序与社会公德;此外,还可利用校园内部的橱窗、宣传栏去张贴校训、编写校友事迹、展示校报校刊,等等,内容凸显学校人文特色与办学理念,从而体现激励学生努力向上的效果。
  2.利用校园景观建设
  校园的景观文化属于一种隐性文化,以提升校园环境品质为主要目的,同时凸显人本主义,确保校园的功能、环境及技术得到完美融合,从而实现有品位、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既然校园景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人们能够直观感受到,所以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可通过对校园环境中的山、水、园、林、道路等进行优化,让学生在美好校园景观中激发爱校之情,陶冶热爱自然、关爱社会的良好情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此外,美好且極具品位的校园景观除了能够发挥装点校园的功能之外,还附带历史、文化沉淀的价值,有着极大的隐性教育作用,通过物质文化的形态去影响学生思想,这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极为契合。所以,大学校园的景观文化建设应当立足于高文化品位,进而达到感染人、教育人、引导人的教育功能,助力人才的健康成长。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高精神育人价值
  1.加强校风建设
  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校风建设既是基础也是核心,唯有树立良好校风,才能对部分不良心态与行为倾向的学生展开良性引导。具体来讲,高校校风建设主要包含教师的教风与学生的学风,两者相辅相成,所以在校风建设工作中两方面都需加强。[4]其一,加强教风建设。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工作,全力促进教师严谨治学态度,以更为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去形成吸引学生的个人魅力,从而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其二,加强学风建设。实际上现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形式的思想主义正逐渐侵入校园,高校学风也因此出现危机。所以,现阶段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与行为准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助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   2.加强学术文化建设
  高校是一个通过科研与反思获取知识且将知识分享给所有对之感兴趣的人的环境场所,其核心价值在于对真理与学位的探究。众所周知,一所高校的学术发展水平,受其学术文化建设的直接影响,甚至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学术研究深度与广度,也取决于其学术文化建设,唯有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术研究与学术体系,才能建设良好学术文化。[5]其中学术文化主要体现在精神与行为两个层面,其中精神层面的学术文化,指的是专家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对知识结构的认识与把握;而行为层面的学术文化,指的是学术研究过程中与其他研究者共同进行的互动、探讨与交流,等等。高校的学术文化建设,既要关注自身发展中的学术积累,还要重点关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学术新思想,所以通过加强学术文化建设可坚定学生对学术的尊重思想与认真科研的信念,使其从思想观念到具体行为方面,都能充分投入到学术研究工作当中。
  3.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在现代大学校园中,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大学生这一群体也是社会群体中受网络文化影响至深的主要群体,网络带给大学生全新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同时也对其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因此,高校有必要加强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对网络具备的独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网络文化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一定冲击,特别是部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思想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网络的发达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弱化,导致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向虚拟化、疏离化方向发展,许多学生因此对现实中的交往有所排斥,进而带来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鉴于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文化建设既存在机遇,也面临挑战,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引导对网络文化发展与学生身心成长发展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深入研究,特别是要如何高效利用网络文化去展开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6]笔者认为可通过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重视校园论坛文化、微博文化、豆瓣文化等方面的管理,从不同平台着手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大学生日常接触的网络社会都能够渗透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思想政治网络化的发展下,助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完善制度育人保障
  1.考核制度建设
  在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中,考核制度属于关键构成,所以对于学生考核的各项规章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制定,从而以切实可行的考核管理体系去建设制度文化。在考核制度建设中要格外重视其稳定性、发展性与系统性,不得随意立废,并且需结合新形势发展去不断完善,凸显其时代特色与可操作性。此外,还需强调考核制度的公正与透明,言出必行,违法必究,以严格执行去维护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并且为考核制度附加激励性质,提升制度文化功能性。[7]针对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考核制度的建设需要结合实情。首先,要对学生会、团委部门等组织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制定具备惩罚、奖励与选拔等功能的完善制度,从而驱使学生会成员更好地开展服务同学的工作,保证学生会工作的高效性、公正性与实干性。其次,要对学生综合测评制度进行完善。结合教育部出台的《管理规定》《行为准则》等文件精神,高校应当结合实情去制定对学生的综合测评制度,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与标准化,实现教育协调和学生素质提升的目标。最后,要对资助制度不断完善。做好国家助学贷款与国家奖助学金的方法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在此基础上去创建多元化、多渠道的经济资助模式,开展主题教育,主要分为感恩、诚信、励志与责任四个主题,在资助制度建设中做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组织制度建设
  在组织的发展运行中,优秀的组织文化能够发挥关键作用,可保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得以生存。而大学校园内的组织文化多以师生员工为主体,承载着办学实践活动,其中包括教学、科研、生产等活动。鉴于校园文化与大学组织文化的内在紧密联系,组织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备导向、渗透与支撑的作用。通常来讲,大学校园组织文化建设重点体现在党团组织与社团组织中,通过党团组织机构及其内部成员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的示范带头作用,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8];其他社团组织文化建设,也应当在组建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选聘指导教师,强化对社团的领导管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提供财力支持,为相关社团组织活动提供经费。总而言之,随着党团组织、社团组织的稳定发展,高校应当重视这部分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载体作用,借助组织制度的完善建设,发挥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与综合素养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实际上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属于同一个系统,目的都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人文素养。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高校应当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去不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而让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熏陶,逐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保证向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
  參考文献:
  [1]吐尔逊·巴克.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219-220.
  [2]王慧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4):117-119.
  [3]王朝昕.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浅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244-245.
  [4]李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4(3):88.
  [5]刘信义.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J].教育:文摘版:9.
  [6]张雪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创新途径分析[J].教育:文摘版:2.
  [7]赵瑜,吴一希,刘格格.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的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32):38-40.
  [8]温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6.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726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