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大学语文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当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转变和持续走低的阅读量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素养课,要承担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责任。通过课堂上的熏陶、教师对阅读的引导、课后学习资源的优化三个方面,发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阅读;兴趣
   现代社会,由于网络的普及和数字化媒体的发展, 人们阅读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 2017年我国成年人年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66本。持续走低的阅读率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人的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广泛的、高质量的阅读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认知,也能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现在很多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刷朋友圈、打游戏、看抖音等事情上,只有少部分学生有坚持借阅纸质书,但一般也仅限定在一些比较流行的作品。大部分的大学生普遍都缺乏阅读的引导,不太知道如何选择、欣赏作品。应该说,国内高校阅读现状不容乐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阅读是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校的一门重要人文素养课,应承担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责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一、课堂熏陶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课堂的熏陶在无形中让学生爱上阅读。首先,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年龄都还比较小,喜欢模仿身边的人,老师也是他们的模仿对象之一。所以教师的言行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跟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情况、心得体会,学生自然也会被吸引、感染,也会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如果老师上课时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学生也会对老师产生敬佩心理,也会想要模仿,自然也会在课后充实自己,多读好书。其次,教师可以在自己的课堂上引入一些经典作品来讲。比如讲邀请函的时候,我就会用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来导入。学生在中小学时学过很多经典的古诗词。他们进入大学后没有那么多语文课了,所以很多对文学阅读就中断了。我在教学中穿插一些古诗词,他们就会觉得好像和中学时学的古诗词又联结起来了。有些学生就会在下课后来和我探讨,他们课后也会自己借一些古诗词类的书籍来看。这样的课堂就是给他们一个氛围,让他们无形中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兴趣。最后,让学生明白阅读的意义很重要。学生虽然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但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不一定清楚。所以,我一般开学第一堂课就会详细讲到这个。我会告诉学生,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思想、优雅的气质都和阅读分不开,也会举一些名人和现实生活的例子,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另外,在第一堂课给学生列一个书单,列一些经典书目,鼓励学生在大学四年完成阅读。
   二、阅读引导
   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阅读作品时,要起到好的引导者的作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文学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对话,文本才产生了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千万不能“满堂灌”和“一言堂”。教师要带领学生与文本对话,要打开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作多维度的思考,独立地思考。比如我给学生讲莫言的《蛙》节选部分的意义诠释,我就从五个视角来启发学生,计划生育政策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农民落后意识的批判;对姑姑性格的两重性的褒与贬;王肝、秦河的爱情表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不是单一的,学生也学会了在鉴赏一部作品时能多角度地思考。这是全面看问题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非常有意义。这种教学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老师的讲授,他们会主动思考。学生逐渐学会了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能力也越强,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之一。
   三、资源优化
   学生被网络吸引了注意力,导致没法专注于纸质书的阅读。作为老师首先不要完全否认网络阅读,利用好各种网络和媒体也可以做好引导工作。比如现在很多好的公众号,对学生的阅读也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老师可以推荐给他们。还有中央电视台有很多好的节目也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湖南卫视的《汉语桥》《神奇的汉字》等等。有的学生就是看《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对古诗词产生了兴趣,自己课后大量阅读诗词,还自己嘗试创作。无论哪种途径,只要有用就是好的。最重要的还是激发。让学生在产生兴趣之后,慢慢地自身产生需求,形成习惯。
   总的来说,无论是课堂熏陶,还是阅读引导、课后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最重要。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要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前提,通过设定阅读目标,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优化自主阅读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阅读训练,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阅读能力,从而在持续阅读的过程中深化思维,培养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公共基础部,广东 东莞 523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460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