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故都的秋》课例评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冬英

  笔者听过很多节一菲老师的课,无论是缠绵悱恻的《边城》,还是柔情似水的《子衿》;无论是金戈铁马的《周亚夫军细柳》,还是优雅动人的《归园田居》;无论是大气厚重的《平凡的世界》,还是清新怡人的《朝花夕拾》。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的风采,每一节课有每一节课的美态。
  她的导入,一如既往的简洁利落,从不枝枝蔓蔓,拖泥带水。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散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然后直接呈现刘海粟对郁达夫的中肯评价: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
  不知不觉,“诗意语文”的气质便氤氲开来。学生从这美妙的语言中能够轻易地咂摸到郁达夫的散文。正如苏轼盛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画本同源,在郁达夫的散文中,山水被寄予深情,心灵辐射体验,生命如画般绚烂。
  一菲老师的课堂从来不缺少学生静心读书的时间。这是她用得最为娴熟,也是最能呈现“诗意语文”美态的一种手法。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的点拨若隐若现。掌握文章的一般规律,散文不外乎有这样几种结构方式:总分总、递进式,可以圈点勾画,跳读,抓关键句子。
  学生马上领略到了一菲老师的用心所在,迅速概括出五幅秋景图:秋院图、秋蕊图、秋蝉图、秋雨图、秋果图。
  厘清了文章的脉络,一菲老师迅速带领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她要的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度把握,是学生看到精美文字时的“欢喜心”,更是学生对这些文字的独到之处的解析和代入感,总之,她要和学生们一起在郁达夫的世界里起起伏伏。
  探讨小品文的细、清、真,这个话题很大,她巧妙地把问题放小:任选一幅你喜欢的图,可以从色彩、视角、动静、细节、炼字等角度进行赏析。和学生快速探讨了什么叫“炼字”,这个班的学生必须得提上一笔,他们的班级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清北班。笔者喜欢他们,绝不是他们头上的即将踏入名校的光环,而是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于是,学生的大脑在教师的巧妙引导下訇然中开:有人喜欢秋院图中的“一丝一絲”和“漏”这两个词语,从“炼字”的角度来鉴赏,把日光写得有了一种具体的形态,比较真实,更好地让人感受到了日光的温暖。
  学生极高的文学素养在这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也许他们从未接受过“诗意语文”的熏陶,但火候到了,学生心底深处对美的向往开始被激发,教师又怎会让学生专美于前,一菲老师从花的名字的解读开始用情,一场美学之旅就此展开。由普普通通的牵牛花,她联想到了紫式部及其《源氏物语》,她联想到了夕颜和她的容貌、命运、花的生命长度—十二小时,更有那足以回荡千古的感慨,不仅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还是苏轼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有一种昆虫,朝生暮死叫作蜉蝣。有一种花,朝生夕死,它的名字叫夕颜,牵牛花静对着,一个人、一位诗人、一位散文家、一位才子。
  1934年的郁达夫,读出了故都的悲凉,无独有偶,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位红透上海滩的才女作家、传奇作家,永远的张爱玲,对那样的乱世,那样的时代,对上海,对沦陷的香港,面对她自己的生命与爱情,她读出的不是悲凉,而是苍凉。小女子的孤岛文学、沦陷文学与厚重凝然的家国情怀相比,终究是逊了一筹。
  有人心悦秋雨图,喜欢那句“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了索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因为一个个“又”字可以看出故都的雨,返而往复、忽来忽去的特点。雨中的都市闲人穿着青布单衣,咬着烟管,站在桥边,然后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可以看出故都闲人的那种闲适的特点。
  一菲老师这时不准备奏出课堂的强音,所以她清清淡淡带领学生探讨拟声词“索列索落”把“都市闲人”延迟了一下。不是拟声词的运用活泼跳跃,不是拟声词的引用需要艺高人胆大,剑走偏锋,一菲老师明明也在剑走偏锋,险到了极处,也美到了极处,于是,源头活水倏然而至,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来了,只为衬托郁达夫笔下那故都的秋雨。
  有人爱上秋槐图,体味那视觉与触觉的美妙结合。
  高三的孩子是淘气的,也是绅士的,一个男生说:“老师,请允许我请教您一个问题。‘他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为什么不把这些话直接省去,写成脚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为细致柔软的触觉’,您觉得这样和原文比起来如何?”
  这是教师经常设疑询问学生的典型题目,今天学生将问题抛给了老师,现场气氛更为活泼灵动,宽松柔和,每个学生的脸上都带着笑意,等着老师的回答。一菲老师此时的笑容更为明媚,她先评价孩子的问题:“他在强调,用一个倒装句强调,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无声无息,那么细腻、那么缠绵,故都的秋思。”
  紧接着她追问学生:“我想问问你,你听过这样的儿歌吗?槐树、槐树底下搭戏台。紧接着她追问学生:读过老舍或林海音吗?林海音后来到了台湾,写出《城南旧事》,郁达夫有10年的日本留学经历,生于大陆、长于大陆,为什么?”
  此时,学生已被教师反复铺陈深深打动,自然而然答出:“因为两个人的人生经历有一定的相似性,有同样的思念之情,造就了非常相似的风格。”在这里,课堂中有了一个小高潮,教师没有陶醉在师生的美美与共里,她有着更深远的引导。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什么最难,不是背诵,不是默写,甚至不是写作文,而是鉴赏,文学鉴赏在大学里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也是所有科目中可以与古代汉语相媲美的科目,没有大量的阅读积淀和导师独到的指引是很难深入理解的。
  这位同学显然领悟到了一菲老师的用意所在,在细腻的对比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杜甫的苍茫广阔和郁达夫的凄清萧瑟,触到了文本的最深处,而且初步接触到了美学的端倪,领悟到了世间的美本就两种,阳刚之美者,如雷如霆如长风出涧。婉约之美者,如烟如霞,如幽林曲涧。   有人獨爱秋蝉图,前勾后连骆宾王的《咏蝉》,通过意象体现出作者对秋的感慨……在这段讲述中,我完全明白这节课的深意,因为学生已经完全被老师带入语言文字的家园,诗情画意的家园,重建对文字的把握和升华。我相信,学生在听完这节课后,会蓦然发现,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这样欲罢不能,如同太极拳,一个又一个回旋中,语言文字居然可以如此直击人心,让人心醉又让人心碎。
  一菲老师对“家虫”的解读、对“都市闲人”的解读是神来之笔,《豳风》来了,《诗经》来了,易中天来了,《北平的四季》来了,《江南的冬景》来了,倪瓒花不开水不流的画图来了,语文课是如此空旷阔大、无垠无际。
  一菲老师把听课者带入美妙的境界,却从来不曾忘记那不该被忘记的“都市闲人”,这的确是个难点,怎么理解呢?当时的笔者一边听,一边万分忍不住地胡思乱想,想刘鹗的《老残游记》,一菲老师就如同白妞王小玉说书,不能更好了吧,不,还能,不能更绝妙了吧,不,仍能。都市闲人,宝玉是富贵闲人,苏轼在《承天寺夜游》时也说自己是闲人,同是闲人,一菲老师怎么讲出独特的这一个?
  她就是跳出窠臼,她就是与众不同,她就是紧紧抓住文脉溯本追源,她抓住闲人衣服的颜色,她抓住那烟管的种类,她抓住那烟管里的内涵,她抓住那极具神韵的“咬”的动作,被迫的闲的心酸,麻木的闲的哀其不幸,愚昧的闲的怒其不争,沉痛的闲的槌心之悲,鲁迅的《三闲集》《彷徨》、郁达夫的《沉沦》全被精准地拉来印证作者的思绪,多好!“小我”立体了,“大我”立起了。
  四面边声连角起的30年代,风雨飘摇,与鲁迅情感甚笃的郁达夫既可以挥笔写就《故都的秋》,也可以金刚怒目如《怀鲁迅》喊出民族的最强音:“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一部好的电影、一部让人心动的小说、一曲动人的乐曲、一幅传世的名画、一首风流千古的诗篇,都有一个结尾让人今生今世怀念不已,如高加林在结尾处高喊一句故土,如《史记》中往往激荡人心的太史公曰,如阿长与山海经中最后一句的长叹,都会让人有余音绕梁之感,这节课亦是如此:
  如果是一部电影,结尾处我们要加上这样几行字,触目惊心的几行字。1934年郁达夫写就《故都的秋》,两年后,北平沦陷。十年后,郁达夫于苏门答腊丛林舍生取义,他既有看云的闲情,又有热血的肝胆。中国士大夫的担当,如李大钊先生所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八年后,郁达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这就是《故都的秋》,永远的故都、故园,我们的家园。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管城二中)
  责任编辑:李莎
  lis@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890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