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双创”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在我国高等院校早已普及,但成效甚微。在“双创”背景下,为社会培养更多“适销对路”的综合性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发展目标。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人才的深度孵化。本文主要从观念的改变、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体系的完善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双创”;高校教育;创新创业教育
  引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充分符合国家人才兴国计划,响应国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号召。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目的的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难以发挥出有效的培养作用。在“双创”背景下,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革,是响应国家全民创业号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一、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一个国家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必须动力,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大学生创业的现象更为普遍,例如美国有超过20%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而来自2017年的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不足5%,其中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率不足3%。此外,在创业的成功率上我国与发达国家间也留有很大的差距。美国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在30%左右,远远超过我们国家。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严重不足、成功率较低,这似乎很难满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截止到2017年,我国已有普通高校2613所,其中本科高校1243所占47.6%,专科高校共1388所,本专科在校生数2696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高校人数的不断突破,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强大的就业压力,人才供求间的矛盾剧增。“毕业就是失业”这一说法已经在我国流传多年,这种“失业”就可以理解为人才与社会需求间的严重不匹配。说明当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培养人才的类型、技能、专业等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尤其在创新创业能力上的差距更加明显。为解决上述问题,高等院校必须大力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老化守旧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二) 以教学改革为依托,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教学是高校的核心工作,脱离了教学活动来谈创新创业无异于纸上谈兵,其目标和效果不可能被实现。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宗旨就是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创新创业型人才。但一些高校仍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即准毕业生的岗前教育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对“教学”的忽视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发挥出实际的作用。因此在“双创”背景下,需要以创新创业为出发点,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优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为宗旨,输出更多社会“适销对路”的创新型人才。改革也就成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选择的路径。
  二、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应从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区域发展人才需求、学生自身水平和能力等因素,让教学改革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始终保证教学活动与人才培养要求间的高度配合。
  (一) 转变教学观念
  高校教师及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和思想水平是决定创新创业教育能否发挥出实际作用的基础,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校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创新创业观念贯穿于教学工作始终,教师应该将创新创业的新思想新举措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传递给学生,并逐渐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种固有思维,在学习及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创新创业能力,并勇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能力选择自主创业这一就业方式。创新创业教育应针对整个大学生群体,借助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思想“火种”,鼓励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让创新创业理念在学生中间不断被发酵、升华,构建出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的高校氛围,发展创客文化,只有这样,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目的才能被充分达成,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也能被深度实现。很多创客群都以高校为发源地,因此在高校轉变教学观念的同时,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置于高校的核心位置,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和必备的条件,努力推动高校创客文化的发展。
  (二) 完善教学体系
  培养新型创新创业人才需要配以科学的教学方案和完善的教学体系。在教学理论框架的指引下,开展教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所有有创意的”想法“变为现实,都是在学生同时具备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前提下才能实现,实现学生自主性、自主能力的提高。例如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家、企业管理者等来辅助本校创新创业教师。学院可以单独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学分为2分。在教学体系完善工作中,学院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阶梯式教学。该学院制定创新创业培养长期方案,依照循序渐进、有效衔接的方式,根据学生层级的变化配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常态。(2)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借助知识讲座、团队合作、沙盘模拟等方法开展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经历创业过程、熟悉创新方法,激发创新创业自信心。
  (三) 加强课程建设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工作要在明确教育目标的基础之上,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和完善,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可被用作创新创业教学的资源,提高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使学生在专业知识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因此进行课程建设时就要依照以上原则,对课程进行精准的设定和安排。例如,针对机械类、电气类、电子商务类等学科中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的专业学生,开设专门的职业规划课程,开设具备针对性的选修课与必修课互补,强化学生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结论:“双创”背景下,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创新人才缓解就业压力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宗旨。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转变教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理念与日常教学活动相融合,不断凸显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创业能力,最终实现我国人才兴国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剑. “双创”背景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T学院为例[J].现代交际,2018(17):159-161.
  [2]范琳. “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2):24-28.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64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038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