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对外籍人才使用上的政策把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外来人才移民美国的原因,有些与普通移民相同。例如说,战后美国的外来人才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当然其中也有发达国家。移民大量迁移海外,是因为母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推动因素。移民进入美国,主要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但是,与普通的移民相比,外来人才迁移,也有他们自身的考虑。他们希望通过迁移到美国,主要是认为母国可以利用的发展机会受到限制。美国在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方面,都是二战后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美国国内存在着适合于技术人才发展的机会。美国完善发达的教育体系,相对较好的工作条件、薪资待遇和有利于子女的基础教育设施等,都对专业技术人才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然而,从美国这一方面讲,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先制定人才吸引政策的国家,其体系性最完善,结构也最为合理。因此可以说,美国的人才政策体系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明美国的拉力因素在吸引人才方面产生了更主要的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因为军队规模的膨胀,大量青壮年人才应征入伍,走向前线。国内人才培养链条出现断裂。1945年,美国学者提出了“人才赤字”的概念,建议成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实施举国性的人才培养体制。尽管美国政府在随后的相关政策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冷战的到来,战后美国科技与经济走上“国防安全化”的道路,国防科技研究带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造成了美国基础研究领域人才匮乏。同时,美国在战后20多年间也完成了从二战前在科技领域尾随欧洲,向战后引领世界潮流的最发达国家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高薪就业机会。最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向后工业化转变,经济结构升级的同时,制造业中技术含量的落后产业纷纷被淘汰,大量的新型高科技行业兴起。高薪职业纷纷问世,吸引了大量的高学历人才。同时,美国国内人才供不应求,是美国吸引外来人才的主要原因。
  当然,美国作为一个依靠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家,美国的领导人深知外来人才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20世纪之前的美国历史上,有超过百万科技人才进入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原子弹就是在爱因斯坦、费米等大批外国出生的科学家参与下完成的。参与原子弹的外国科学家来自15个国家,其中有40多人担任不同的领导职务。
  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其上任前就撰写了《移民国家》一书。该书在他遇刺后的1964年公开出版。其主要内容是呼吁实施更加开放性的移民政策,反对移民政策中的种族歧视。更重要的是,他在该书中,以较大的篇幅,全面肯定了外来移民对于美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历史贡献。他本人在该书中的主张和思想,对于他担任总统之后的美国移民政策和人才吸引政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当然,在美国政府为吸引外来人才的过程中,当呼吁制定开放性政策的同时,也有一些声音呼吁采取保护性的政策。这些声音背后所代表的国家利益集团是维护美国的劳工组织、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国家安全等等。
  在历史上,美国的工会组织及其代言人不厌其烦地呼吁,政府应该限制入境移民劳动的规模,保护美国的劳工利益,防止外来移民对美国劳工的工资、工作条件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禁止移民申请美国的福利,防止移民进入美国后,成为美国政府和社会团体的财政负担。所以,美国国会在1952年《移民法》中规定,凡申请入境后就业的移民和其他所有的外籍人,都必须申请就业许可,证明外籍人就业后,不会引起美国劳动的失业,或其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等方面的恶化。凡是入境后上岗会引起美国人的工资水平的下降、工作条件的恶化的移民,则不得入境。移民申请的职业,必须是美国人不会或不能从事的职业,或者是一些待聘工作岗位,美国人不愿意去做。至此,就业许可证成为美国政府保护其劳工利益的一道防火墙。
  其次,关注美国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人士主张,适当控制并限制每年外籍技术人才入境的规模,避免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外籍人才的严重依赖。因为过分依赖外来技术人才的危险在于,一旦美国与某一个国家,或者是某几个国家的关系处于紧张,甚至是交战状态的时候,关乎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外籍人才的来源很容易被掐断,进而使美国的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最后,关注美国国防科技泄密的人士、学者和智库专家,不断通过发表文章,提示美国国会在立法和政策上作出规定。不管是美国的高校,还是美国的企业,或者是美国的国家实验室,都应该优先招聘美国公民上岗。在高校,禁止国际留学生选择与国防安全相关的专业;企业在招聘劳工的时候,也必须招收美国公民。禁止外来人才,或其在美国生育的第一代后裔,从事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国防和敏感技术相关的工作,避免美国的技术流失国外后,在國际市场上与美国竞争,在战争中防止美国技术流失海外后,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现代美国社会生活概览》    主编:梁茂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351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