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进军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可能会面临新的情况,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并呈多样化趋势。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新经济时代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深入剖析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及时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创新财务管理机制,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这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首要任务,也是做强中小企业的关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管理模式僵化,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较为陈旧,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的管理者。而且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存在严重的集权、家族化管理问题。企业管理者往往将企业作为整个家庭财产的延伸,为了全面控制而不愿分散所有权,且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普遍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有效机制中,对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往往得不到应用。这种情况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失去许多成长的机会。
  1.2财务管理制度残缺,内部控制机制弱化
  中小企业管理人才普遍相对短缺,管理机构简单,财务管理制度残缺,内部控制机制弱化,具体体现在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等方面缺少规定而造成了财务管理诸多问题。不少中小企业也没有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有内审机构,其职能也已严重弱化,而且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能正确评价财务信息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绩效。
  1.3高素质财务人员缺乏,财务管理规范困难
  中小企业管理者往往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聘请的财务人员一般素质不高又身兼数职,且企业很少对财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有的中小企业财务人员虽然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存在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轻视后续财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动态分析的问题。财务人员根本不善于财务分析,更提不出有利于企业长久良性发展的合理化财务建议,在一定程度上给财务管理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1.4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严重不足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环境并不宽松,融资困难、资金紧缺仍然是困扰中小企业的难题。这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自有资金不足,经营的不确定性及倒闭率高,加上它在市场变化和经济波动中显现的脆弱性,造成中小企业信誉不高,信用等级普遍较低,因此大多无法直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筹资。
  1.5缺乏科学财务控制,资金运营机制软化
  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力普遍薄弱,资金运营机制软化,造成资金闲置或浪费,严重影响资金周转,降低了企业获利能力。其主要表现,一是有些中小企业认为现金(包括银行存款等)越多越好,使得预留比例过高,部分资金没有参与生产经营周转,出现资金闲置;有些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不能很好地根据企业的需要来配置,常常使经营急需的资金短缺,造成财务困难。二是中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往往没有制定严格的赊销政策而较多地采取商业信用促销,出现大量的应收账款,但由于严格管理方式的缺乏,致使应收账款回收困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
  2.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强财务管理已成为迫切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相应措施。
  2.1变革企业管理模式,确立财务管理战略核心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培养外向观念,在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企业产权制度,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因此,通过规范的产权改革,一方面可以解决所有权过分集中的问题,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防止“一股独大”,另一方面可以建立起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在建立新的产权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和决策机制,可为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2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机制
  为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中小企业要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完善和自律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为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提供制度保障。中小企业要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按照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有效的内部相互制衡机制,企业的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岗位应充分分离;严格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并且通过对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反馈,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
  2.3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秩序
  在建立财务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建设一支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全面的业务知识和熟练技能的财务人员队伍是实施良好的财务管理的重要条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制定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引进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合理地用好财务人员,使他们能够出色地完成企业的理财工作。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所聘请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
  2.4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寻求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缺乏资金,企业将寸步难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使其和谐发展,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创造条件。政府要从税收、财政支出、贷款援助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体系,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可通过政策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时的担保问题。
  2.5切实加强财务控制,苦练内功强化资金运营管理
  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涉及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控制好资金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中小企业应切实加强财务控制,苦练内功强化资金运营管理。为获得最佳经营效果,应准确预测资金收回(下转第365页)(上接第355页)和支付的时间,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合理地进行营运资金和固定资金的有效分配。中小企业要合理确定营运资金的需要量,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挖掘资金潜力,加速营运资金的流动和周转,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结论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财务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使其在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时面临巨大困难。本文在深入剖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旨在改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以促进其改革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银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6(3).
  [2]王帅.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调查与思考[J].财会通讯.200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25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