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健康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心理健康课程是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维护和良好发展的主渠道。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逐渐成为德育课堂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从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信息化教学技术出发,旨在通过信息化教学设计,促成学生知识的内化,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激活师生互动关系,彰显心理课堂的互动主题。
  关键词 信息化 心理健康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2.050
  Informational Teaching Design of Mental Health Course
  CHENG Cheng
  (Advanced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Technician School, Shanghai 200437)
  Abstract Mental health curriculum is the main channel for students to carry out mental health maintenance and good developmen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rnet +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 of moral education classroom. Starting from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technology of mental health curriculum, this paper aims to promot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students' knowledge through informational teaching design, enhanc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initiative, activ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demonstrate the interactive theme of psychology class.
  Keywords informatization; mental health; teaching design
  “心理健康”是中等職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课前分类任务布置,课中情景体验、拖拽游戏设置,课后拓展训练指导,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学生识别并重构自身认知,培养科学合理、积极有效的正性思维模式,体现了德育课程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培养了学生内省与反思的良好习惯,利用各种时机、场合,形成了有利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氛围。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笔者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特色创新四个方面阐述本课信息化教学设计。
  1 教学分析
  1.1 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对象为中职二年级学生。我在“中职生自我意识现状与发展特点”的项目研究时发现,二年级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转折期。这一阶段学生对自身认知的关注日益增加,对他人评价的感知力逐渐下降。因此现阶段带领学生探究自身认知模式的科学合理性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将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能力,缺乏将碎片信息整合的能力,教学效果不理想。借助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源、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手段,以情境体验和游戏互动的教学方式,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升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性与认同感。
  1.2 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高教版《心理健康》的教学目标,本课设计为2个课时,由此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认知的概念,掌握不合理认知的类别;
  能力目标:学会识别不合理认知,学会重构自身认知的方法;
  情感目标:唤醒学生关注自己的意识,培养积极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并根据三个目标,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1.3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识别不合理认知。明确八种不合理认知,反思自身对学习、生活的一贯态度。
  (2)教学难点:重构合理信念。学会多方位、多角度看待问题,能够进行正向的自我心理调适。
  2教学过程
  2.1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推送视频《战争安魂曲》至组一,视频《美丽人生》至组二,两段视频分别反映战争的残酷性与战争中人性的美好。要求两组学生观看视频并完成讨论任务,帮助学生明确认知角度的多维性,为课堂学习做准备。课前预习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表达自身的观点,但仍有部分同学存在不合理认知。教育平台视频推送,学习情况数据采集与分析,帮助教师完成分类任务布置,分析教学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弥补了传统教学下忽视课前预习、对比教学的缺点。
  2.2 课中合作探究
  2.2.1 任务一:掌握认知的概念
  “小心你的坏念头”,要帮助学生掌握“念头”的概念。
  课堂上,利用现场投屏,展示课前任务中的代表观点,活跃课堂气氛,由此导入任务一。教师对比分析代表观点的异同,与学生一起将代表观点归类,引导学生发现归类结果与观看视频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了解认知的产生过程,掌握“念头”的概念。信息化手段应用加强了课前与课中知识衔接的紧密性,弥补了重点概念繁杂、枯燥,难以理解的缺点。   明确认知的概念,是识别不合理认知的关键切入点。“小心你的坏念头”,教学重点在“坏”,要帮助学生掌握“坏”念头的类型有哪些,由此导入任务二。
  2.2.2任务二:识别不合理认知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双歧图,要求学生识别图片中的事物,分享交流。教师指出识别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有效识别“黑白思维”的不合理认知。分组观看并讨论情景视频,引导学生提炼出其它七类不合理认知,掌握“坏念头”的八个种类。情景视频的应用摆脱了传统教学语言解说的抽象性,减弱了学生元认知能力较低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促使学生由境到心的知识内化。
  掌握不合理认知的类别,是重构合理认知的关键突破口。“小心你的坏念头”,教学难点在“小心”,以不合理认知“个人化归因”为例,引导学生学会重构合理认知的方法。由此导入任务三。
  2.2.3 任务三:重构合理认知
  以不合理认知“个人化归因”为例,培养学生对负性事件的正向认知能力。
  首先抛出“考试失利”话题,学生分组讨论失利原因,教师参与指导并结合讨论结果发起实时投票,了解学生的整体归因风格。接着通过“拖拽游戏”,邀请学生上台对投票率前八的原因进行“内部-外部、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的三维度划分,帮助学生明确在考试失利事件中,内部、稳定、不可控的归因倾向的阻碍作用,进而掌握积极、正向归因的方法。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增加了德育课堂的可操作性,“拖拽游戏”的教学方式将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活了师生互动关系。
  通过以上三阶段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本课程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符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社会心态的建设要求。
  2.3课后深化拓展
  推送“你是哪种沟通类型”的心理测试至移动学习平台,學生进行自测并获得测试结果与分析。教师按照测试结果对不同类型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不断探索,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3特色创新
  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小心你的坏念头”,主要围绕“识别和重构认知”这一主题进行讲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点抽象、枯燥,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抬头率不高、不接地气的问题突出。本次教学设计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打破了德育教学的灌输模式,丰富了德育课程的教学资源:(1)教学平台分类任务布置,对比任务结果导入课程,做到课前与课中的结合。(2)情景体验优化认知方式,增强学生认同感,唤醒情感共鸣。(3)小组投票反映学生整体认知倾向,有助于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开展。(4)“拖拽游戏”增添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彰显德育课程互动主题。
  4 教学效果
  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拓展了课堂的宽度与深度,提高了本学科知识的应用效能;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更注重知识的内化和情感的共鸣:
  (1)课前分类任务布置,借助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资源,扩大了教与学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知识铺垫;帮助教师分析教学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课中情景体验、小组讨论、游戏体验等活动设置,借助智慧教室将抽象化的认知具体化、可视化,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有效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3)课后拓展训练,针对性在线指导,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应用程度,有效督促并提升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今,易实现、可推广的信息化学习已渗透到德育各个课程中,教师手中的“信息化”教学武器越来越锋利,技术服务教学、教师服务于学生的理念越来越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旗帜越来越鲜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项目,项目资助编号:A-0203-18-6D0821
  参考文献
  [1] 张一春.信息化教学设计实力精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
  [2] 孙时进.心理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722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