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现状、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较低,主要表现为较低水平的职业搜寻能力、职业技能能力和职业耐受能力。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不仅受到性别、年龄、失地前职业经历等核心要素的影响,也受到心理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等个体主观因素和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介入,转变失地农民的就业观念、提高文化水平、拓宽社会支持网、加强人际互动、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能力相关培训、搭建政府及社会的沟通渠道,这是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社工介入
  中图分类号: F323.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3-0040-08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成为了“上班无岗、务农无地、保障无份”的“三无”人员[1],成为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并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现阶段,国家正大力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障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改革开放的红利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社会公平。因此,关注并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显重要和迫切。就业乃民生之本,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回应并满足其就业诉求,是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失地农民的再就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搜寻能力、职业技能能力和职业耐受能力。下面結合本次在甘肃兰州市X失地农民聚集区开展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对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X聚居区是伴随当地政府大规模的征地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形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其就业状况
  笔者在此次调研中一共发放了340份问卷,实际回收336份,有效问卷336份。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在性别方面,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样本总量的43%和57%;在年龄方面,20~50岁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88%,与就业年龄段基本吻合,且集中在41~50岁之间的年龄群体占了样本总量的一半以上;在婚姻状况方面,样本中已婚和未婚占比分别为81%和19%。在文化程度方面,小学及其以下、初中文化、高中及中专文化、大专及以上文化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3%、45%、26%和6%。可见,失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从失地前务农的年限来看,失地农民的务农年限一般较长。其中,务农时间在0~5年的占38%;6~10年的占7%,10年以上的占55%。失地前处于学习阶段、在家务农、在外务工和自行创业的分别占到样本总数的4%、72%、22%和2%。
  在336份有效样本中,无业人数占到总数的34.6%,由此可见,失地农民失业率远高于城镇人口失业率。其中,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其它中就业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0.32%、22.89%和65.79%。失地农民的非农就业主要集中于所需知识技能少、劳动强度大、收入报酬较低的行业,例如保安、保洁、养护、制造、建筑、运输或餐饮服务业,并且工作流动性大,劳动关系很不稳定,劳动权益保障度低。虽然就业情况不仅仅取决于就业能力,但不理想的就业情况往往是由于较低的就业能力所致。所以,凡此种种足以说明,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比较低。
  (二)失地农民职业搜寻能力
  职业搜寻能力是指个体通过某种途径获得就业信息而实现就业的能力。乔治·斯蒂格勒较早认识到,供给和需求结合的问题不容忽视。他从信息的获取入手探讨了价格搜寻过程的成本和收益问题[2]。同样,在人力市场上,也存在通过职业信息的传递而实现供需匹配的问题。为实现再就业而进行的职业信息搜寻本质上属于职业信息的传递过程。是否拥有丰富的搜寻渠道和是否掌握较为完善与便捷的搜寻方法与技能,直接关系着就业能力的高低。失地农民的职业搜寻能力可以从职业搜寻渠道以及自主性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此本研究设计了问题3“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哪种途径来获取求职相关信息”和问题4“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寻求过哪些帮助”。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表1和表2。
  由表1可以看出,失地农民职业搜寻渠道单一,主要是通过亲朋好友及其他个人关系获取就业信息。职业搜寻渠道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渠道太少,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就不会高。
  职业搜寻自主性是指个体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就业。由表2可以看出,失地农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主动寻求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和其他人的帮助的只占很少一部分,更多的人喜欢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即局限于对身边现有资源的简单运用。可见,失地农民职业搜寻自主性不强。
  (三)失地农民职业技能能力
  职业技能能力是指脱离了传统农业生产领域的失地农民进入到一个新的生产与服务领域所必需的岗位操作技能和岗位辅助技能。前者如从事财务工作所必需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后者如一般岗位均需要的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现代工业、服务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他们所掌握职业技能种类的多少,影响着其就业选择面;所掌握职业技能娴熟程度以及知识含量的多寡,影响着其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的可发展性。
  我们设计如下问题来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水平进行考察。对数据分析处理得到表3~6。
  根据表3、5与6可知,大部分的失地农民掌握了一定职业技能,但是熟练程度不高,并且大部分失地农民只初步掌握一到两项职业技能,由此可见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单一。由表4可知,接近半数的失地农民没有接受过就业技能培训,失地农民的职业技能知识含量少。
  (四)失地农民职业耐受能力
  职业耐受能力是指劳动者的职业风险意识和职业抗压能力,比如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做过规划,是否能够应对职业所带来的压力。劳动者如果具备良好的职业风险意识,就能做到未雨绸缪,从而在职业生涯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职业风险意识的强弱是衡量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职业抗压能力越强的人,对职业适应性也越强,主动离职度越低,因此就业能力就越高。我们设计以下问题对失地农民职业耐受能力进行研究,对数据分析处理得到表7、8和9如下:   由表7可知,超过三成的失地农民没有对自己的职业做过规划,可见,失地农民的职业风险意识较弱。结合表8和表9可以看到,认为当前职业压力很大或者比较大的占总人数的34.8%;并且,认为自己比较不能和完全不能应对当前职业带来的压力的有118人,占样本容量的50%。可见,失地农民的职业抗压能力较弱。
  二、失地农民就业能力问题影响因素分析
  从性别上看,无业人数中,女性占到了76%,可见,男性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相对较高;从年龄上看,在就业人数中,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样态,30~50岁这个年龄段的失地农民再就业率水平最高;从婚姻状况看,116名无业失地农民中有86%为已婚,而实现了再就业的220名失地农民中已婚群体同样占到了78%之高的比例;从文化程度上看,处于无业状态的主要为小学及其以下、初中文化这两部分人群,分别占到总数的41%和34%,由此可见,文化程度是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主要因素;从失地前职业经历看,无业人群中87%为失地前一直在家务农的农民,失地前处于学习阶段、在外务工和自行创业这两部分人群分别仅占无业总人数的8%和5%,可见失地前的职业经历对其再就业能力影响显著;尤其是务农时间长短对是否实现再就业影响显著,长时间在家务农不利于再就业。针对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即职业搜寻自主性不强、职业搜寻渠道单一、职业技能欠缺、职业技能知识含量少、职业风险意识较弱和职业抗压能力较弱,下面主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对失地农民就业能力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可以从个人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心理资本
  乐观、韧性等积极心态能够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提升。强化积极情绪,保持乐观精神;正确看待挫折,消除消极心理,增强韧性素质;常怀感恩和回报之心,克服功利和索取心态这将使失地农民更富有成长性和就业竞争力[3]。
  较低的社会认可度会造成失地农民心理障碍,影响其就业能力,尤其是其中的职业抗压能力。城郊失地农民,在农闲时分也会进入城市从事一些非农工作,积累了一些城市生活与工作经验,尤其是其中的青年人,他们更愿意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然而由于缺乏生活的磨砺而朝气有余,坚韧性不足,心理承受力较差,这使得他们时常更换工作。而就业能力中的职业技能和耐受力需要有一个長期积累的过程,频繁跳槽既导致他们职业技能不能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提升,而且也助长了觉得不适应就走的消极逃避心理,使得其职业抗压力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状态。
  2.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可分为身体文化形态、客观文化形态和制度文化形态。身体文化资本积累会提高失地农民拓展社会资源的能力,因为它一方面有助于其能力符号资源的获得,另一方面有助于其社会关系网络的丰富。客观化文化资本积累会扩展失地农民职业获得的机会。首先,文化产业发展为失地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其次,文化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失地农民获得职业的质量[4]。文化资本积累越雄厚,就业能力提升也就越顺畅,学历水平是最显而易见的文化资本,对此我们通过学历水平来测量文化资本水平。对数据处理得到表10。
  由此可知,失地农民的文化资本占有量普遍较低,这会直接影响对具有知识含量的职业技能的掌握,从而制约其职业发展的空间。
  3.社会资本
  由于受到教育水平的制约和户籍身份的限制,失地农民社会交往面不广,所占有的就业社会资源较少,他们通常与能促进其地位上升的城市社会关系网隔绝,难以获得优质社会资源,因而就业社会支持严重不足,在就业的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个人的社会资本积累越丰富,在就业能力提升上可利用的社会网络就更广。为此我们设计问题5“您觉得您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属于哪一种水平”和6“您可以经常联系的朋友有几个”来对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水平进行考察。对数据处理得到表11和12。
  将问题5与就业情况进行交叉分析得到表13。卡方值为0.013,小于0.05,由此可知,人际交往情况和就业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人际交往越广越,则就业率越高。而由表11和12可知,失地农民人际交往范围狭窄,这会直接影响其社会资本存量,这也是导致失地农民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少的直接原因。
  (二)客观因素
  我们主要从家庭、社会与政府三个方面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客观因素进行研究。
  1.家庭因素
  家庭是我们最早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会影响到“三观”的形成,会影响到个人心理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从而会影响到其就业能力。就业能力受家庭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以一定的家庭经济水平为基础。例如,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的失地农民来自偏远地区,他们未曾接受良好的教育,外语、计算机水平一般较差,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组织能力也不足,爱好不广泛、特长较欠缺,实践创新能力较弱;他们有的存在自卑、压抑和焦躁的心理情绪,性格孤僻内向,这些负向的心理状态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心态,进而影响其就业能力。失地农民基本上没有特殊的家庭背景,在其就业过程中,往往很难依托家庭通过“走关系、找熟人”找到理想工作。
  我们设计以下问题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家庭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表14。由此可知,失地农民中的大部分在寻找工作获得了家人的鼓励与支持。
  2.社会因素
  能够获取较多社会支持的个体相应的也会拥有更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在这些有助于个体发展的社会资源的引导下,他们的个人能力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个体获取的社会支持越多,其就业能力的发展水平也会更好[5]。通过对问题16回答情况的总结得到表15。
  由此可见,社会对于失地农民再就业和就业能力提升方面给予的支持不够。   3.政府因素
  就业是民生之本, 促进就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6]。为了测定政府在失地农民再就业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设计了问题17、18。对数据处理得到表16和17如下:
  由此可见,政府相关部门为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而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所发挥作用非常有限。
  三、失地农民就业能力提升的社工介入
  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的渠道很多,例如通过机构培训、个人学习和政府支持三者的联动发力[7]。有学者从制度角度进行思考,认为征地制度、培训制度、保障制度三大制度齐头并进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有效措施[8];有学者从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入手,主张对失地农民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训[9];有学者主张从构建失地农民的创业支持体系入手,对失地农民进行创业辅导,在创业机会、创业资金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全方位地促进失地农民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10]。下面侧重就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来帮助提升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进行思考。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方法和技巧,帮助遭遇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促进其正常生活的过程[11]。其一,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实现对失地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进而提升其就业能力。就业观念是关涉个人是否从事、如何从事以及从事何种工作的主观心理认知。传统的就业观念会限制就业的选择面,进而影响就业能力的提高。现在真正再就业困难的是那些“2030”[12]的年轻失地农民,因为一方面,他们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另一方面,他们缺少实践操作经验和专业技能,所以只能找一些简单地体力活,或者是从学徒干起。但是他们又缺少他们父辈所拥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坚守毅力,再加之受现代媒体的影响,他们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和认清社会现实,对自己未来职业抱有超出他们自身能力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预期。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认知辅导、情绪疏导、技能训练等来改变失地农民所存在的错误的就业观念和工作思想,帮助他们提升职业耐受能力。其二,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来试图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和技能水平,进而提升其就业能力。失地农民的文化技能水平越高,就业适应性就越强,就业能力就越高。社会工作者在针对有需要的失地农民进行服务的时候,应帮助他们将书本知识与岗位所需要的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行针对性的岗前技能教育。此外,在当今社会,仅有技能尚不足以胜任一份工作,还需要起码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一定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情绪管理与控制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扮演指导者、督促者、面试官的角色,可以在服务中期和后期通過一系列的测试,比如笔试和面试来检验失地农民的学习质量。
  (二)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是经由社会工作者的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11]。下面主要从拓宽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和加强失地农民的人际互动两个方面来思考如何运用小组社会工作来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
  大量研究证明,作为能够为人们带来价值与资源的社会资本,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为个人就业提供经济、精神与信息支持,从而有助于提升其就业能力[13]。所以,针对有相同需求的失地农民,社会工作者可以将这些失地农民组织成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立之初,由社会工作者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制订小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确定学习活动场地和时间,帮助小组成员达成对小组工作的正确期望。通过一系列的小组活动,使得小组成员之间的联系得到加强,从而起到发展与拓宽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的目的。
  广泛与频繁的人际互动可以加深失地农民之间的联系,实现信息共享、相互学习,从而取长补短、完善自身和提升就业能力。为加强失地农民的人际互动,社会工作者需要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注意每个小组成员的发言,积极回应小组成员的诉求,适当结合自身经历对失地农民进行表露,帮助小组成员梳理他们的发言内容。失地农民也应该积极配合社会工作者的一系列措施,在其他人发言的同时,注重倾听并给予认可,如果意见不一,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继续探讨,这样可以加强失地农民的人际互动。
  (三)社区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11]。下面主要从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培训、搭建政府及社会的沟通渠道三个方面来对如何运用社区社会工作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进行思考。
  (1)完善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拓宽失地农民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与改善获取就业信息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节约工作机会搜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进而提升其就业能力。失地农民依托于政府在征地后的安置房进行生活,这些安置房成片连接起来,形成安置小区,为开展社区社会工作提供了场地基础。一个社区往往包括多个安置小区,基于此,可以采用地区发展模式,帮助社区成员组建属于自己的就业服务自治组织,例如,就业服务管理会。初期,由社会工作者帮助完成对管理会领导人员的筛选及培训工作;后期则由失地农民自发选举,社会工作者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建立就业服务管理会,可以调动失地农民的就业积极性,通过相互沟通交流,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
  (2)提供就业能力相关培训。为了让失地农民熟练掌握就业所需的技能,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技能培训是必须的。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有意愿的失地农民集中到社区活动室,由社会工作者从学校、企业、协会邀请到具有相关培训资质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择业就业技能培训。例如,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基本行为礼仪规范,专业技能,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抗压与情绪疏通和管理能力。
  (3)搭建政府及社会的沟通渠道。单个人的力量薄弱而有限,多个人集合起来的力量则不容忽视。失地农民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具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需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响应与合理处置,那么很有可能逐步演化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此,政府需要借助社区社会工作而加强基层社会渗透能力与治理能力。政府主动的下沉服务是最好的治理手段。政府通过社会工作机构所提供的专业服务而与民众沟通、联系与履行自身职责。沟通渠道是连接各种资源的纽带,失地农民拥有与政府及社会的沟通渠道可以及时反映自身的诉求,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以便于完善自身,进而提升就业能力。在此,社会工作者应运用自身机构的优势帮助失地农民社区连接政府和社会的资源,搭建政府及社会的沟通渠道,让更多的失地农民走出社区,面向社会,进而充实自己,拓宽职业搜寻渠道,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考文献:
  [1]孙绪民. 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的多维透视[J].宏观经济管理, 2006,(12):57-58.
  [2]刘世定.经济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3-64.
  [3]王堯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 2013,(1):65-71.
  [4]汪卫平,叶忠.文化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持性的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15,(2):100-105.
  [5]何安明.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可就业能力的关系[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版), 2018,(3):1-4.
  [6]肖云, 杜毅.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政府责任的视角[J].当代青年研究,2008,(4):38-43.
  [7]Browder J. O., Carol J. Pierce Colfer. The Equitable Forest: Diversity, Community, and Resource Management[J]. Human Ecology, 2007,(3):379-380.
  [8]张媛媛,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家, 2004,(2):111-114.
  [9]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75-182.
  [10]郑风田,孙谨. 从生存到发展——论我国失地农民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经济学家, 2006,(1):54-61.
  [11]王思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4:89-139.
  [12]李亚妮.个案社会工作在“2030”失业青年就业中的应用[J].学理论, 2012,(25):77-78.
  [13]李诗和.失地农民再就业社会支持网络完善的社工介入研究[J].荆楚学刊, 2018,(3):22-30.
  Study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of Employment Ability of Land-Lost Farmers
  LI Shihe
  (College of Law,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China)
  Abstract:The reemployment ability of landless peasants is relatively low, which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the lower level of vocational search ability, vocational skills ability and vocational tolerance ability. The reemployment ability of land-lost peasants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core factors such as gender, age, occupation experience before land-lost, but also by individual su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psychological capital, cultur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and o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family, society and government.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of the lost farmers by changing the concept of employment, improving the cultural level, widening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 strengthening the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improving the community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 providing the training of the employment ability and building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society.
  Key words:  land-lost farmers; employab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66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