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通市通州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在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通州区农技推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技推广;问题;对策;江苏南通;通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0-0233-01
  通州区是南通市农业大区。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推广靠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1-2]。对于解决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破解农业科技人员技能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难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发展决定着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关键。
  1    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情况
  区级核定编制187人,实有174人,在编在岗174人,缺编13人。在编在岗174人员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93人,大专50人,中专及以下29人;男性100人,女性74人;推广研究员8人,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39人,初级职称及以下69人;50岁以上66人,35~50岁97人,35岁以下11人。镇级核定编制208人,实有199人,在编在岗199人,缺编9人。在编在岗199人员中:研究生3人,本科生118人,大专69人,中专及以下9人;男性104人,女性95人;高级职称22人,中级职81人,初级职称及以下96人;>50岁69人,35~50岁102人,<35岁28人。
  目前,区级农技推广人员基本平衡,在未来5~6年将有30人退休,而35岁以下较少,会出现职称分配不合理以及专业配备专业人员短缺的情况;乡镇农技人员高级职称只有22人,而初级以下的偏多,未来几年也将有大批的农技人员退休,这与推广中心的职能不相匹配,工作热情难有提高,年龄较大的农技人员激情不高,而年纪轻的农技人员还没熟练上手,创新意识不强、活力不足,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不相适应。
  2    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乡镇农技人员的专业配备不合理,队伍发展不稳定
  农技推广队伍老龄化,未来5~6年将有一大批人员退休,缺额比例严重。比如实施科技入户、补助项目的时候,收集统计的时候有些乡镇不能提供相关人员名单,有时一人兼几个专业,造成项目实施困难。近年来,随着区划调整,有些乡镇进行了合并,范围变大了,工作量也随之变多,而人员变化不大,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乡镇农技队伍不稳定,农技人员经常被镇政府借用在其他单位工作,比如抽调至办公室、宣传、拆迁、督查等其他岗位,而自身的本职工作被忽视,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展开,靠其他农技人员来接替,工作量的增加导致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普及工作滞后。
  2.2    资产管理模式有待加强与规范
  近年来,通州区已建成“五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综合服务中心。按照有先进的服务手段、有优良的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度、有稳定的财政保障“五有”建设标准,各个镇均建成了“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并通过了省级验收。“五有”农业服务中心的建成,显著提高了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服务能力。基層农技推广服务在指导农业生产、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品种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有乡镇出现农技推广机构办公及业务用房遭挤占、闲置,甚至被拍卖、拆迁,配置的办公、仪器设备也存在被平调、挪用等现象,同时在资产管理上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不规范等问题频繁出现。
  2.3    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平台利用率不高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运用农业APP也逐渐成为工作中的一部分。从刚开始的新鲜,慢慢就有些农技推广人员对APP的使用意愿不强,可能有的平台信息更新不及时,有些农技员年纪大,对新技术的使用和接收能力不强,指导别人更是有困难。以“农技耘”为例,要消耗自己的手机流量,会产生额外的流量费用,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使用的愿望就不强了。农民不会充分利用APP获取有效信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留下的农村从业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不高,使用智能手机有困难,好多使用的还是老人机,接收新信息的能力相对较弱,影响了农技推广的工作服务效率。
  2.4    缺乏激励措施,难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乡镇农技人员工作本身就繁重、琐碎,基础工作任务重,政府中心工作分配不合理,有些人工作量较大,经常要加班,而有些人做事被动,工作量省,但待遇同等,因而难以提高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5    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不足,业务提升能力不强
  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以及加强建设农技推广体系。基层技术人员存在知识更新能力不明显,同时,村级农技人才储备更加严峻,受限于编制、绝大部分村一级没有专职的农技员,都是支书、主任兼任,平时事务繁忙,村级农技推广服务工作不能有效及时地开展。虽然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队伍重视,每2年轮训1次对农技人员进行知识更新,但仍然有些乡镇不积极选派工作人员参加,理由是工作忙脱不开身。
  2.6    机制活力不强,基层农技人员服务热情有待提高
  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是农技人员收入的一部分,绩效工资体现在工作量及实际贡献等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体现,到年末一并到位,绩效待遇方面尚未有明显的差异,难以起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二是基层农技人员中初、中、高级配备不合理,10余人一个单位,只有一个高级职称,很多农技人员通过努力,取得了相应的职称资格,却只能收起来,出现职称评而不能聘的尴尬,就堵住了基层农技人员薪酬晋升的通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向上的工作动力。   3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队伍的建议
  3.1    加强体系建设
  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体制内机制创新,完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明确各农业部门的管理和指导责任,创新推广方式方法,强化考核和绩效管理。推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建立和实施岗位管理,实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有效履职[3]。
  3.2    加快农技队伍建设
  提升素质,优化队伍,增强农技推广为农民服务的能力。一是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落实好知识更新培训,保质保量从而提高农技人员的整体素质。根据产业发展和人员素质以及为农服务的科技需求,科学安排培训计划,因地制宜地创新培训方式,增加培训课程的实用性强和可操作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鼓励农技人员通过不同渠道方式提升自身的学历与专业理论及实践能力的提高。二是适时补充基层农技人员。通过公开招考、人才引进等方式,把一些热爱农业并愿意服务农业的毕业生吸引到农技推广的队伍中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农业相关专业的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可以参加。一方面快速充实农技推广力量队伍,另一方面扩大农业院校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农技推广的工作效率[4]。
  3.3    强化考核机制
  加大投入,强化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稳定的保障机制,对农技人员实行定编定岗,让他们有岗位,有责任。对人员的配备提出一个合理化的比例,对某些设置不合理的单位让区人才管理部门重新核定编制人员,缺员的及时招录,保障农技队伍的稳定。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完善以“专家定点联系到区、农技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三是加大农技人员福利的同时,也应考虑為基层农技人员提供良好、轻松的工作环境,加强区镇农技员之间的调动,深入一线,充发挥其自身的潜能。制定配套的考核办法,引入考核机制,提升农技人员技能。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面临重大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出现,家庭农场的壮大,这就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千变万化的农业农村的发展,必须提高相关人员业务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加强对基层农技人员的培养,深入一线,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中的推广、示范、引导作用。
  4    参考文献
  [1] 向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措施[J].农家参谋,2018(23):19.
  [2] 门威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8(22):135.
  [3] 张秋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研究[J].江西农业,2018(22):132.
  [4] 杜平.东港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6):237.
  作者简介   高丽丽(1982-),女,江苏南通人,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收稿日期   2019-02-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3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