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EFR方法对慕课未来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廖永鹏

  摘 要 慕课究竟是昙花一现最终收拢到普通网络课程,还是可以作为补充现有高等教育的巨大拓展库,为提高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和学习效率提供便捷?为探讨以上这些问题,笔者基于特克斯特EFR方法對于慕课的可能未来作三种假设分析。
  关键词 慕课 EFR 方法 未来的假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9.07.010
  Exploration on the Future of MOOC Based on EFR Method
  LIAO Yongpe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Whether it is a flash in the pan and eventually closed to the general network curriculum, or can it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to the existing larg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o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In order to explore these problems, the author makes three hypothetical analyses on the possible future of MOOC based on the Turkster EFR method.
  Keywords MOOC; EFR method; future assumptions
  1 背景
  慕课,也被称为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从2012年起引起国内外多方的关注。而在我国,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概念也随之诞生,例如比慕课更小更模块化的概念-微课,以及运用慕课实现的创新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最后还有整合这些概念的智慧课堂、智慧教学方式等。对于慕课的探究以及如何使慕课本土化,使其更加贴合中国教育的发展,这些都不断地被讨论。而围绕慕课完成课程后证书认可度以及其学分是否得到学院承认,课程实用性等问题与挑战也是关注的重点。慕课究竟是在满地开花之后昙花一现:作为远程网络教育的一个小分支迅速收拢回归到传统的网络教育模式当中?还是可以作为补充现有高等教育的巨大拓展库,为提高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和学习效率提供便捷?为探讨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将运用罗伯特 特克斯特的Ethnographic Futures Research (EFR)民族志向未来分析研究方法对慕课的未来进行三种假设,分别是最乐观未来的假设,最悲观未来的假设,以及最可能未来的假设分析。
  2 慕课最为乐观的未来
  乐观来说,慕课将会在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其一,慕课将会为高等院校提供助力,促成更灵活的学习方式。从慕课主要的海外平台供应商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大学、机构及组织已与这些平台供应商签署了相应的合作协议,陆续在平台上发布大学或者企业的慕课课程。而在慕课的始祖级平台,coursera和edx现有课程数量相当庞大,分别为2,400 和1,800门。而在国内,为了打造中国特色的慕课平台,MOOC学院,学堂在线,慕课网,中国大学MOOC也在不断努力,让以普通话为主要授课语言的慕课课程不断得到扩充。如MOOC学院收录了Coursera, edx, Udacity 三大供应商的部分课程,学生能够对这些课程进行评分。而学堂在线是以清华大学牵头,连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中国名校打造的中文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截至2016年10月,学堂在线拥有的慕课数量也已经超过1000门。这些课程的涌现,极大程度丰富了学生课外兴趣学科的延申和探索。   其二,学习慕课未来能够实现学分认证。在2012年的时候,对公众来说,慕课还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词,而对慕课的学员,学习和完成慕课大多只是为了技能提升、尝鲜,或是增加求职机会。完成慕课考核相关要求后,学员只能获得平台或者授课学院颁发的课程证书。
  而近年来,由于慕课的深化发展与高等院校、大型机构、公司的合作,高等院校将为慕课打开学分互通的绿色通道,逐渐进行相关课程与各学科的学分认可的大门。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是首间试行接受这一学分认证以及转换的学校。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该校创立了全球大一新生学院,允许全球学习者通过edx慕课平台修读高达12门的大一新生课程。如果学生希望获得学分,达到成绩标准后,只需要支付每学分不到200美元的费用即可获得此学校对应课程的学分。学校表明此系列慕课课程学分与在校面授的学分不作区别。而在硕士阶段,Udacity 和佐治亚理工学院(GIT) 早在2014年已经开展慕课形式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以Udacity的慕课平台为依托,GIT将整个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慕课化。适格学生可以在平台修读单个课程,也可以修读整个硕士项目课程。缴纳课程学费后,学生通过硕士项目所有慕课课程且达到学位要求后可获得GIT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 該学校传统面授式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学费大概为45,000美元,而全慕课形式的计算机科学硕士项目学费支出仅为7000美元。截止2019年1月,在coursera,edx,udacity 投放的学位学分课程项目共包括18个硕士项目,1个本科学项目。项目提供学校不乏帝国理工大学,巴黎高商,伊利诺伊大学这些世界名校。而慕课化的硕士项目当中,50%集中在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商科相关占38.9%, 公共卫生项目占11.1%。在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更多地项目进行慕课化,这种形式的学士项目或者硕士项目能够摆脱距离的限制,以更高性价比完成学历课程。
  3 慕课最为悲观的未来
  大学不认可慕课课程的学分转换。教育界里面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学者对于慕课课程的可持续性仍旧存疑。对传统课堂教学更为熟悉、更能发挥的教师可能会拒绝改变将所有课程慕课化。现在慕课还处于发展阶段,而慕课课程的运行对于很多开设慕课的学校来说也只是一个尝试,在平台上的投放、教学、监管更是第一次。本着质量课程的原则,也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学校本身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开设更多课程种类,及推出更成功的慕课实例才能用事实支撑对应的学校对应的专业是否拥有开设慕课的条件,或者慕课的学分是否能够兼容。在制定学分转换这个关键点上,规则的统一不一而足,谁来监督,谁来考核的问题也是困扰着广大利益相关者。而在此之前,慕课能转换学分多少无法精准地确认。其次,大学很难将慕课课程纳入其教学核心课程体系。每一门慕课课程都有其创立的原因,目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专业的核心课程往往需要连贯性,整合性,以及渐进性。单独一两门慕课很难构成体系,而现存的微认证项目也缺乏转换的参考体系。最后,如果慕课课程的学分大面积得到认可和转换,传统课程存在的必要性将会降低,进而影响学校对教学教辅人员的需求量,这也许是在国外,慕课受到大批教授及讲师抵制的其中一个原因。
  4 最有可能的未来
  整合前两种未来的可能性,部分高等学院将接受指定慕课课程的学分,例如只要学生修读的课程在已制定的慕课名单上。当然这份名单需要不断更新,且转换的学分应该注明适用专业。而部分学院将坚持不转换慕课课程的学分。
  慕课的教学模式有可能挑战教育中的鲍莫尔病,一个教育界的世纪难题。鲍莫尔病描述的现象是一些商业部门的生产力,如在零售行业、汽车制造业,这些行业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革新,生产力得到大幅度增长。而在一些主体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部门或行业的时候,如教育、护理这样的行业,生产力并没有随着科技进步而提升,这些行业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增长(Baumol,1993)。如果引入慕课的概念,在传统教学中一个讲师可以覆盖的学生是20至200人,而在慕课这个数量会转换成1千人,或者1万人的模式,从而提高教育产业的生产力。这意味着,如果慕课的注册上课人数达到一定数量,那么教授单个学生的成本将大大低于传统课堂环境下的成本。此外,部分大学会持比较审慎态度看待慕课的发展,毕竟慕课的开发和录制所花的时间、精力、人力、资源大概回事传统课程6倍甚至以上的时间。为了避免在慕课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不必要损失,待慕课充分得到验证再试行。总之,在现存条件下,每个学校会有符合学校发展的慕课政策。希望在不久将来,慕课的深度广度可以延伸到与我们的专业课程形成良好的搭配及整合,共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巩固,和演练。
  参考文献
  [1] 张秀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61所高校的调研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
  [2] 陈琳.中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教育研究,2012(04).
  [3] Baumol,W.J.(1993).Health care,education and the cost disease: A looming crisis for public choice. In?The next twenty-five years of public choice, 17-28. Springer Netherlands.
  [4] Textor,R.B.(1980).A handbook on ethnographic futures research.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5] Textor,R.B.(1995).The ethnographic futures research method: An application to Thailand.Futures,27(4):461-4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199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