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玮玮

  摘  要: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进步发展,对企业的生存和进步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提升企业在经济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就需要企业不断增强自身对于企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为企业发展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上述社会发展需求,需要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加强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实现企业发展的优化和推进。
  关键词:创新型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c)-0255-02
  在当代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的目标也逐渐由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中,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还要重视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应用能力以及不断的创新发展能力。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目标,也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从而为企业注入创新型管理人才的新鲜血液,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具备高水平的竞争力。
  1  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意义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各个企业得以有效壮大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目前,国内外较为正规的企业中,都设置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见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且企业对于高水平、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紧迫[1]。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建设者的责任,因此,在教育实践中也要重视企业的这种需求,从而能够使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求和目标,为企业的有效经营管理提供保障。高校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模式,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这在当代的教育革新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1 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往往只重视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认识都是基于知识表面的,并没有深层次地去领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和价值。而传统的知识教育模式,也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降低了学生对于专业能力的综合提高效果。而将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够在充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中,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内容的实际应用能力[2]。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能够使学生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体系学习,通过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得到提高,进行实现新课改对高校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
  1.2 能够有效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能够在高校为社会输送专业型人才的进程中,实现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从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中,对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3]。通过在高校教育中不断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革新,在培养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时,形成创新化教育改革,不但能够培养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的优秀人才,同时也能够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复合人才。通过这样一种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社会的有序发展形成了较强的推动力,并能够提升社会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2  培养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2.1 人才的培养要以新教改目标为基础
  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培养,要以国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基础进行。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国家教育机构在长期对社会发展以及企业需求的深入调查和研究中,形成的具有国家建设发展全局观的高校教育方向指导。新教改目标具有非常高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因此,高校的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模式发展,需要根据新教改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立。首先,在设立人才培养目标时,要积极重视当代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能够适合学生的个人价值提升的要求,符合高校学生的成长规律[4]。其次,要重视实践基地建设与教育体系的结合。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要重视产学结合路径的应用,在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要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共建式教学,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从而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形式。最后,要不断完善目前高校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方法以及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2 创建适合人才培养的环境氛围
  有效的高校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的保证。因此,高校为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力资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重视对人才培养环境的创建。学校营造适合的环境和氛围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的紧密联系性,保证学生校内学习时间与校外企业实践的时间互相协调,避免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冲突而影响人才培养效果[5]。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需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老师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外,还要积极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从多个方面为学生营造和谐融洽的创新型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提升自身能力的学习中。
  2.3 改进高校的师生管理机制
  为实现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积极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依据人才培养的标准以及社会需求,改进目前的师生管理机制。由于传统的高校师生管理机制中,人才培养的核心角色是老师,而忽视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之下。这种情况与现代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相违背,因此,需要高校积极改进师生管理机制,给学生更多的创新空间,而高校老师的角色逐渐由管理转变为指导[6]。通过这样一种机制的革新,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内容的创新意识,并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和发展。高校在考核评分机制中,除了知识成绩之外,还需要增加学生创新成果的成绩评价和实践成果的评价,从而使管理机制能够更加全面和有效,使高校的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贯彻落实。
  3  结语
  未来的社会建设和企业发展中,离不开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这就需要当代的高校教育中,要完善和优化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基础上,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效结合,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并不断改进师生管理机制,充分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 伍锐.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改革[J].智库时代,2019(14):152,155.
  [2] 商艳芳.浅析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11):98-99.
  [3] 張瑾.探析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财经界,2018(8):94.
  [4] 韦诗麓.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4):224-225.
  [5] 张雪飞,翟羽,聂文海,等.基于默会知识的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四川劳动保障,2017(S2):72-73.
  [6] 阚文婷.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市场论坛,2017(5):91-9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4288.htm